胡金丹
【中圖分類號】R44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01
血液標本檢驗是臨床疾病治療與診斷的基本操作,通過血液樣本檢驗,能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測。根據檢驗結果,幫助患者選擇藥物,同時也能進行預后評估。但在臨床檢驗過程中,血液樣本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合格的情況,最終影響檢驗質量。通過分析血液標本不合格的影響因素,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進而提高臨床檢驗質量。
1血液標本不合格的影響因素
1.1.標本凝固情況
標本凝固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而標本凝固情況的發生,與檢驗人員相關,因檢驗人員并未按照操作規范對標本采集進行掌控,從而導致標本出現凝固,影響最終的檢驗結果。
1.2血液標本采集量少
為保證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在血液標本采集時,對血液采集量有一定的要求。若在標本采集階段,未按照規定進行血液采集,在實驗室檢驗過程中,由于缺少血液標本,從而需要重新采集,不利于檢驗工作的開展。
1.3.血液標本采集不規范
在血液標本采集階段,由于采血人員專業能力不強,并未按照標準采血步驟對患者采血,會使溶血情況發生。采血人員在采血時,拍打穿刺部位時用力過猛,導致最終的采集時間較長。采血人員無法準確進針,在標本采集之后并未搖勻,容易使血液樣本不合格。
1.4樣本送檢不及時
在對血樣本進行檢查時,有一定的時間要求。若醫務人員未及時將血液樣本送檢,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會影響最終結果的準確性。
1.5血液標本被污染
由于試管泄露,抗凝操作不合理,換管時間過早等因素的影響,容易使血液標本被污染,需要重新采集血液樣本若患者病情危急,重新采集會耽誤患者疾病確診時間,不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
2 提高血液樣本合格率的對策
2.1 加強血液采集的宣傳教育
為避免血液標本不合格,需要對受檢者進行宣傳教育,確保受檢者能夠對檢驗內容與注意事項進行了解。采集人員與醫生進行交流之后,通過分析受檢者的資料,指導受檢者進行采集前的準備。比如女性要盡量避免生理期。受檢者在采集之前應禁食,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對血液樣本造成影響。
2.2采血設備的定期檢查
采集人員在采集標本之前,需要對患者進行詢問,比如受檢者是否處于空腹狀態。采集人員也需要對采血設備進行檢查,避免因采血設備準備不完全而影響血液標本采集工作。按照規定的采血量采血,才能避免血液標本量少帶來的影響。在采血結束之后,需要將試管輕微晃動,使標本與抗凝劑混合,避免出現標本凝固的情況。
2.3標本正確采集方法
采集血液標本的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適合的解決方法,才能保證充足的采血量。同時,采集人員在標本采集之后及時送檢,在標本運送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做好避光處理。應在采血后4小時內送檢,時間過長會發生溶血情況,影響最終的檢查結果。若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無法在4小時內送檢,需要做好分離處理,做好保存措施。檢驗人員在收集到標本之后,需要按照檢測內容將標本進行分類,并做好標記,以免發生混淆。
2.4建立血液標本質量控制體系
為降低血液標本不合格率,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結合檢驗科室的實際情況,建立血液標本質量控制體系。通過對實驗前的標本質量進行控制,由檢驗科將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告知護理部,護理部以此為依據制定標本采集規范,確保護理人員能按照操作規范進行采血,由此能提高血液標本的合格率。
2.5采血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
通過定期培訓工作,針對血液采集知識、操作技能等內容,對采血人員進行培訓,既能有效提高采集人員的專業知識,又能提高采集人員操作水平。以此來避免因采集人員操作不當對某些標本造成的影響,最終提高血液標本臨床檢驗質量。
3 檢驗科血液標本采集時的注意事項
血液標本采集需要特別注意,才能確保血液標本的合格率,從而提高最終檢驗結果的準確性。①在靜脈采血時,注意靜脈血采集方法的應用,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瘀血靜脈擴張的情況。若止血帶壓迫靜脈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某些指標的檢查出現差錯,比如發生乳酸升高、PH值降低等情況。②在標本采集之后,需要注意溶血、雜質污染,采血時應用的采血器具需要按照規定進行消毒,確保無菌干燥,同時也要避免用力抽吸和推注,以免發生溶血情況。標本溶血的出現,會使紅細胞某些成分發生稀釋,影響最終的檢查結果。③注意樣本采集時間,最理想的血液采集時間是在早晨7點~8點,因此要保證標本采集時間的統一,達到監測的目的,采集后需要立即送檢。④臨床化學免疫檢驗通常利用非抗凝血標本,因此在樣本采集時,也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化學項目,患者需要空腹,采血量需要根據檢查項目進一步確定。⑤凝血樣本的采集時,需要確保患者處于平靜或空腹狀態,采血人員應技術熟練,以免造成患者發生組織損傷,減少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混入,從而提高最終的實驗檢查結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血液標本不合格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檢驗準確性。通過分析,發現造成血液標本不合格的因素較多,比如標本凝固、標本采集量少、采集不規范、送檢不及時等因素的作用下,會提高血液標本的不合格率。為此,加強對受檢者的宣傳教育,針對采血人員進行專業能力培訓,才能有效對血液標本采集工作進行規范,最終有效提高血液標本的合格率。
作者單位:成都市龍泉驛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