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靜
【摘 要】大學生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是我國實現中國夢的中流砥柱和中堅力量,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加強中國夢的認知教育,構建中國夢教育的良好環境,加強實踐鍛煉來加強大學生的中國夢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中國夢
【Abstract】Students' successors and builde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is the mainstay of our dreams and achieve China backbone, so th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dream of education is important, it can enhance the ideals and beliefs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to promote growth and success,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ents education. To dream of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China's dream by strengthening China's cognitive education, build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China's dream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exercise.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Chinese Dream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他稱,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中國夢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大學生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是我國實現中國夢的中流砥柱和中堅力量,因此要用中國夢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其樹立全面小康社會一定會實現的堅定信念,進而為中國夢的實現凝聚力量。
一、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的意義
1、中國夢教育能夠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時間活動中,即追求眼前的生活目標,渴望滿足眼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來的生產生活目標,期盼滿足更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信念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認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的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并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理想信念是大學生人生的航向標,指引著他們朝著奮斗目標前進,為大學生實現奮斗目標提供不竭的前進動力,使他們明白當代大學生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走一條什么樣的路,為什么而學習。人的理想有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之分,當代大學生在樹立高遠的個人理想的同時,要把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結合起來,找到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契合點。中國夢的提出使大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只有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大學生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理想,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也是每一個大學生個人理想的實現過程;同時中國夢的實現靠的是無數大學生的前仆后繼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們是實現我國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和中流砥柱,中國夢激勵著每一位大學生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不斷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中國夢激勵大學生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認真學習,勇于實踐,艱苦奮斗,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奮發圖強,不怕困難,將個人理想和中國夢的實現融入到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因此,要大力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中國夢教育,并將此作為大學生的不斷前行的目標,使大學生加強自身建設,堅定理想信念,積極投身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將自己的青春與祖國的繁榮緊密相連,將對中國夢的追尋成為自己自覺自愿的行為。
2、中國夢教育能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強大的動力支持,中國夢為大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中國夢教育使大學生明白自己的歷史使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青年大學生有著不同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的中國夢的提出,使大學生更加明確的自己的奮斗目標,自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中國夢聯系起來,在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過程中,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創造無愧于的自己和國家的人生業績。其次,中國夢教育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不斷前行的動力。一個人的不斷進步,需要各種各樣的動力支持,動力越足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越大。中國夢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更是青年大學生的夢想。中國夢的提出,使青年大學生將個人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結合起來,并將此作為不斷前行的動力,只有國家繁榮昌盛,個人的夢想和理想才會的得到實現。最后,中國夢教育是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要途徑。人的社會價值主要看他對社會對他人所具有的的價值。中國夢教育實際上一種價值觀教育,是人生的一種價值準求。從價值認知、價值情感、價值意志、價值行為等方面,全面深化深化對大學生的中國夢教育,推進全民族的精神價值升華,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而實現大學生的人生價值。
3、中國夢教育能夠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是社會中思想最活躍、心理最敏感的、最容易受到各種負面社會現象的影響特殊社會人群。在當今社會轉型期,個人主義、實用主義、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影響著大學生的發展。為此《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要通過開展“我的中國夢”征文大賽,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宣講,推進中國夢主題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活動,引導廣大學生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偉大而奮發學習、不懈奮斗,從而實現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中國夢教育為大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和人生提供了思想指導,使大學生理性地看待社會上出現各種問題、激進思潮和不良價值取向,教育他們自覺抵制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西方腐朽思想的腐蝕,使他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當代青年學生的政治素養起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的途徑研究
1、加強中國夢的認知教育是加強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前提
思想是理論的先導,要在大學生中進行中國夢教育,就必須搞好理論教育。毛澤東曾說過:“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大學生是實現中國的主力軍,也是未來社會發展和建設的中堅力量,因此發揮中國夢對大學生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加強對大學生中國夢理論教育。但“中國夢”的理論是不可能不學而知、不教而會的,因此需要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和途徑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的理論教育,才能使大學生在頭腦中將這一思想確立起來。可以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閱讀中國夢相關書籍、舉辦知識競賽等活動,綜合運用網絡、廣播、手機等媒體,開拓短信、微信、博客、微博和手機報等校園新興媒體引導渠道,廣泛向學生傳播中國夢的思想,做到中國夢教育入腦、入心,使學生對其的認識從感性認識階段上升到理性認識,不斷深化提高當代大學生對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為他們以后在工作和實踐中踐行中國夢提供充分理論依據和支撐。
2、構建中國夢教育的良好環境,這是加強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重要途徑
校園文化環境是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它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首先,以“中國夢”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依托校園文化載體,充分調動全體大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征文大賽、主題宣講、文藝演出、學術講座等活動,將中國夢教育融入到此中,形成自己特色的中國夢教育模式,并選出一批有特色、有深度、有創新的好的作品,發動全體同學廣泛進行學習,逐步形成學習中國夢的濃厚氛圍。使中國夢主題教育形象化、生動化、生活化,進而更好引導大學生自覺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緊密結合,激勵學生自覺加強專業學習,提升為實現中國夢作貢獻的本領。其次,要充分發揮典型的作用,在大學生中評選出一批“踐行中國夢”的典型形象,從而發揮典型的帶動作用,在全體學生中形成學習中國夢,踐行中國夢的良好氛圍,促進大學生對中國夢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內化為精神動力,轉化為具體行動,讓優秀的校園文化在大學生中國夢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進而使大學生將個人理想和中國夢兩者統一于自己學生、生活和事業中。
3、加強實踐鍛煉是加強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基本途徑
中國夢的最終實現靠的是一批批有志青年的實踐付出,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努力,再正確的觀念如果不付諸實施都是空談,因此,中國夢教育就必須貫穿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夢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推進全民族的精神價值升華,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引導大學生深入基層、立足基層,廣泛開展如黨史宣傳教育、形勢政策宣講、社會調研、科技攻關、支醫支農、社區服務、企業探訪、掛職鍛煉、法律援助、環境保護等教育,充分發揮學科特長,積極探索社會熱點問題,結合實際解決問題,能實實在在的為中國夢的實踐做出自己的貢獻。通過實地調研,也讓大學明白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個人的付出,只有國家的中國夢得到實現,個人的理想和夢想才能更快的實現,努力把自己變成中國夢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參考文獻】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中國夢”[N].人民日報,2012-11-30(1).
[3]布夫惹古.關于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中國夢教育的研究[J].魅力中國,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