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慧 羅子怡 周佳露 陳婷婷 楊惠芳
摘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解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歸浙商企業融資難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浙江省在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實踐中仍存在多重問題。為推進業務更好發展,本文基于政府、中介機構和企業三個視角,對當前海歸浙商企業融資面臨的困境與挑戰進行剖析,并為政府解決問題提出幾點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海歸人才;知識產權質押現狀
“浙商回歸”工程吸引眾多擁有知識產權的海歸人才來浙創業,為推動浙江省創新創業和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然而,海歸浙商企業在政策支持下蓬勃發展的同時,由于其處于初創階段,對資金的需求較大,且資產難以滿足商業銀行傳統信貸必要的抵押品要求,因此海歸浙商面臨融資難問題。而在各種解決方式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解決擁有知識產權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且已在我省取得一定成效。
本文基于對浙江省內海歸浙商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樣本調研,深度剖析該項業務在我省開展的現狀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海歸浙商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優化提出幾點建議。
1.浙江省海歸人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現狀
1.1政府政策推動情況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視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外部環境的建設。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后,2009年,浙江溫州成為第二批全國業務試點地區之一。2017年,為明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面的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浙江省政府制定推進專利質押融資工作方案,提升了知識產權運用和管理的能力,加速了知識成果應用和產業化的步伐。
除業務推動外,在配套政策方面,浙江省各市也在積極探索合適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來補貼企業在專利權質押融資中的各項費用。2019年,諸暨市市場監管局與當地銀行機構推出“銀行貸款+政府擔保+企業質押+財政補貼”模式,以助企業獲得貸款,同時為其提供財政貼息補助。
2020年初,疫情危機下,不少企業面臨資金困難。為此,我省發布通知以明確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的政策,進一步推進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在疫情下的開展。
1.2商業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開展情況
由于科技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輕資產、無有效抵押物的特點,商業銀行為幫助這些中小微企業解決資金不足等難題,不斷改革其經營理念,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方面,進行產品創新。溫州市推出“專品標”云平臺,銀行可以通過該平臺快速的獲取企業專利信息。以往,此類信托融資需要委托第三方機構認定資質,現在銀行可以直接界定企業專利,降低了銀企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融資風險,同時也加快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發放的速度。
疫情期間,浙江省多地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質擴面,加快政策兌現和登記辦理。各地銀行探索開發有經營優勢、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的知識產權融資新產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迅速。2020年6月,稠州銀行率先在全省推出首款純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品,有效的緩解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海歸浙商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案例
2.1案例1:
浙江金蟬布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偉擁有美國邁阿密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回國后,投身創業大潮。浙江金蟬布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9月21日,業務范圍包括家用紡織制成品制造、面料紡織加工,以及醫療器械的生產和銷售等等。該公司有1項發明專利和300多項設計專利,為支持疫情防控,該公司開辟7條口罩生產線,急需融資。在前期充分了解后,紹興市柯橋區市場監管局發現該企業擁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TPU全遮光面料”,于是為該企業制定了專門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方案,同時幫助企業向中國銀行柯橋支行爭取到了利率優惠,僅用四天就取得“知識產權助力復工復產專項貸款”3500萬元整,為企業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
2.2案例2:
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凌志敏于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獲得電子博士學位,隨后在美國加州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作為“省級千人計劃”創業人才在2010年創辦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昱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進行MLPE組件級電力電子的研發及產業化,所以公司在科技研發會進行大量的投資,這時專利權質押融資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從2015年起,昱能科技通過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方式,從中國農業銀行嘉興科技支行和嘉興銀行科技支行貸款了2300多萬元。這為企業進一步科研投入和產品開發提供了資金幫助。該公司在2019年將9項專利質押給了銀行,從而獲得質押融資金額3887萬元,成功貸款500萬元。此外,該公司還獲得了政府發放的貸款貼息。
3.當前海歸浙商知識產權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3.1法律制度不健全、不統一,宏觀環境缺少引導、氛圍
現階段關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缺乏高層級的立法且內容混雜,部門規章缺乏統一,尚未出臺一部統一的管理條例。當前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多是停留在試點的方式,推動力不足。此外,政府所出臺的相關政策較分散,可操作性較差。這些都使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廣泛推行存在著較大困難。
3.2缺乏全國性統一成熟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我國知識產權市場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存在的交易制度與程序不健全等問題直接制約了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形成一個完善、統一和成熟的交易市場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活動能夠正常進行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質押知識產權的交易通道滯逾或不透明會增加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從而使得金融機構只能相應提高提供貸款的門檻,最終加劇小微企業融資難,形成惡性循環。
3.3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融資物評估難
由于知識產權自身的穩定性差、技術被替代的風險大和單單就知識產權自身評估而言受其他眾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知識產權評估難度較大。運用傳統收益法和凈現值法等進行評估精準度不足,缺乏有效的專利價值評估體系,使得質押融資一開始就寸步難行。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機構的能力參差不齊、數量設置不夠、所能提供的服務有限,這些都有待進一步完善,進而讓銀行貸款有理有據有保障。
3.4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大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利益相關者和本身受風險的影響程度都很大,并且質押融資的各個時期都存在著顯性或者隱性的風險,且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變發展,再加之該領域市場尚不完善,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由于信息獲得有限、信息不對稱性嚴重、風險高收益高的機制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些風險都會嚴重阻礙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發展,而如何分散這些風險就格外重要。
4.解決海歸浙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問題的對策建議
4.1政府方面
4.1.1充分發揮政府引導的作用。政府可以進一步完善對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制度和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并積極建立完善的小微企業扶持政策體系。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小微企業發展的特征進行產品創新,最大化降低貸款門檻,建立綠色通道,充分為小微企業降低貸款成本。通過鼓勵金融和保險、擔保機構相互協調,為小微企業通過知識產質押融資提供幫助。
4.1.2建設知識產權公開交易市場。努力建設開放、公平、競爭、信息化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完善和健全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內部組織和管理運行系統規范。
4.1.3加強對企業信用管理。政府要加大對市場的監控力度,減少知識產權因缺乏保護而發展成濫用的現象。
4.2金融機構方面
4.2.1建立市場化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首先,制定合理的評估方法,組織專業評估人員成立規范化評估機構,對工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知識素養能力培訓。其次,大力進行專業人才引進,成立專業評估機構需要大量有豐富評估經驗、較強業務處理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最后,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銀行自身豐富的信息來源渠道優勢,建立知識產權數據管理平臺,以及各大銀行的信息共享機制。
4.2.2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控制機制。刺激質押融資產品創新,利用多樣化的工具進行風險分散。運用多種形式擔保多方位控制業務風險,并且擴大擔保機構的數量和規模,避免擔保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從而制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行翀,李正明.浙江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現狀及問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06):39-40.
[2]楊惠芳,張徐毓.海歸浙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問題及對策探討——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7(03):29-32.
[3]楊蓮芬,董曉安.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愿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14,41(02):238-244.
注:本文得到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暨新苗人才計劃《浙江省海歸人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效果及優化研究》(2020R417025)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