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彩群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01
康復學是臨床醫學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祻?,顧名思義,即是通過合理調用各種措施,減輕乃至消除疾病對于患者個體、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所造成的影響,使患者維持健康狀態,恢復基本的社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獨立能力,使患者得以早日回歸社會生活之中。精神分裂是精神障礙的一種:是指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總稱。常見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征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許多精神障礙患者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意志減退,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常見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礙、更年期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障礙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障礙等。精神病患者想要康復的話,還是要需要進行一些積極的治療是比較好的,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有些患者進行積極的治療,治療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有些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長期的來進行一些藥物的治療,而且有加速遺傳性的精神分裂癥,這個治療的時候可能也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但是積極的治療一定能夠得到改善。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精神疾病,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均需住院接受相當一段時間的療養,以穩定患者精神狀態,糾正其不良行為,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在此,本文從康復期護理的角度出發,簡要談談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的護理工作。
1 精神分裂癥患者有哪些基本特征?
據有關統計資料可知,大多數精神分裂癥患者均是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人群,引發精神分裂癥的病因相對繁多,包括婚姻、學習、工作、經濟等等;精神分裂癥以30歲以上人群較多,其中因家庭經濟問題或是婚姻問題疾病的幾率較高。那么,針對于這一數據資料,我們大致可以得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作為參考,展開護理工作。
2 該如何加強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護理工作?
首先,需要加強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健康教育,定期展開精神衛生知識教育,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心理治療師進行授課,提高患者對于精神分裂癥的認識,促使患者有維護自身精神衛生的意識。
其次,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并對患者的心理因素進行分析,根據不同的情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解決患者心理問題,維護患者心理穩定,同時密切關注患者在心理護理過程之中的精神狀態,一旦患者精神狀態出現較為嚴重的波動,應當即刻停止心理護理,并重新評估患者心理活動,予以正確的指導。此外,對于部分存在妄想或是被害妄想的患者,應當予以穩定的鼓勵以及關懷,充分理解、尊重患者,給予充足的安慰;如在護理過程之中,患者表現出較為強烈的爭辯情緒,應當極力避免與患者產生爭執,協助患者穩定精神狀態,使患者能夠平靜的看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
3 加強康復訓練,預防精神衰退
在康復訓練之中,日常行為技能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護理人員應當督促患者每日堅持洗臉、刷牙、整理床鋪等,養成患者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使患者保持一個較為整潔、精神的狀態。
其次,音樂療法是康復訓練之中行之有效的一個護理方法,在明確當前康復目標后,充分利用音樂與患者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關系,聆聽患者訴求,分析患者心理狀態,幫助患者穩定精神,改善患者個體狀況。在音樂療法之中,聆聽法以及再造法均是不錯的選擇。在聆聽法的應用之中,可充分通過催眠音樂讓患者處于一個較為安靜的狀態,繼而充分利用與患者情緒相似的音樂,逐步引導出患者的共感,讓患者在音樂環境之中漸漸摸索出自己問題的所在。而在再造法的應用之中,主要是引導患者進行一些充滿節奏感的練習,通過一些輕緩、愉快的節奏,來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的情緒。
再者,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諸如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促進患者體能恢復的同時,也能有效愉悅患者身心。同時也可以根據患者個人喜好,教導患者進行一些手工制作的方法,譬如編織、剪紙等等,由淺入深。使患者能夠在編織的過程之中潛心靜氣,穩定心神,對于患者制作的成品應當予以鼓勵與表揚,以提高患者的成就感與信心。
最后,廣泛邀請患者家屬以及社會進行配合,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并加強對于患者的系統性培訓,提高患者對于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詳細告知患者精神疾病治療的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之中的注意事項。此外,與患者家屬保持密切的聯系,聽取患者家屬的反饋,耐心、細致的解答患者家屬的疑惑,給出誠實、可靠的建議,建立彼此間良好的關系。
總而言之,為了加強對于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工作,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護理措施,加強康復訓練,預防精神衰退。使其趨于精細化、個性化、有序化,以維護患者精神穩定為主,改善患者社會能力為輔,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作者單位:資陽市精神病醫院,四川資陽? 6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