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01
高血壓疾病作為一種慢性的血管病變,近幾年該病的發病幾率迅速升高,且老年人群中約有一半的人都患有高血壓疾病。高血壓疾病患者在疾病初期并不會出現顯著的臨床癥狀,而隨著高血壓疾病的不斷發展,會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導致患者發生一系列并發癥的可能,對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現階段,我國患有高血壓的人群約在4億左右,可以說平均4個人里就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高血壓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群的健康殺手。但是,很多高血壓病人對于這種疾病還缺少正確的認知,不愿遵從醫囑進行治療,往往按照自己的行為習慣進行吃藥以及護理,這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病情恢復,同時也留下了一些潛在的危害。想要提升高血壓患者的用藥護理,就需要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并對患者進行干預提升患者的遵醫性。那么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患者服藥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患者如何正確用藥呢?怎么提升高血壓患者的用藥遵醫性呢?
1 高血壓患者用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人體內血壓每天都有著不通的波動規律,人體一天24小時內存在兩個血壓高峰階段,通常是上午的6-10點以及下午的4-8點。因此,高血壓患者通常在這兩個高峰階段的前半個小時進行藥物的服用,藥物能夠起到高效的降壓作用,但是這并不是絕對的,也存在部分比較特殊的時候。例如,患者在凌晨的時候出現血壓上升的情況,那么患者就需要在患者睡前再加藥一次。大多數人夜間急性降壓藥物會比白天降低大概20%左右,所以患者進行睡前服藥能可能會導致患者血壓出現大幅度降低的情況。因此,患者進行服藥之前需要仔細詢問醫生,是否需要增加服藥次數。
患有高血壓的患者需要明白,并不是降血壓降到最低效果最快的藥物就是好藥。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著最適合自己的、對自身血壓情況較好的藥物,能夠穩定自身血壓波動的藥物才是一個合適自己的藥物。患者進行藥物控制血壓的時候,也需要適當增加自身的運動鍛煉,保證輕松愉悅的狀態,高效地控制住自身的血壓。
患者進行高血壓藥物服用的時候,需要嚴格遵照醫囑進行服用,不能夠自行進行藥物劑量的更改。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應該從小劑量的降壓藥物開始服用,黨自身的血壓恢復正常狀態時,獲得醫生許可后可以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最終找到一個能夠控制住自身血壓情況的藥物劑量。高血壓患者需要定時定量的服用藥物,不能夠沒有出現高血壓狀態就不服用藥物,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高血壓患者自行停藥不但能夠導致患者重新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還會導致患者的血壓呈反彈上升的情況。患者貿然增加藥物的劑量同樣不可取,患者服用大量藥物自身出現血壓驟降的情況,導致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 高血壓患者不同藥物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2.1短效降壓藥物
患者常服用的短效降壓藥物包括:硝苯地平以及尼群地平等。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的時候,患者大約能夠維持五個小時血壓的正常狀態,患者服用尼群地平大約能夠維持血壓處于正常狀態6-8小時。因此,患者進行降壓藥物的服用通常是六個小時一次。短效降壓藥物對患者血壓維持的時間不長,但是藥物效果作用于人體較快。例如,硝苯地平藥物大約十分鐘作用就能起效,尼群地平則半個小時患者就會處于正常血壓的轉態。
2.2中效降壓藥物
高血壓患者常用中效降壓藥物包括:依那普利、美托洛爾以及非洛地平等藥物,此種藥物通常在患者人體作用時間為10-12個小時作用。例如,高血壓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緩釋藥物的時候,人體內藥物濃度通常能夠維持在12閣下懊悔以上,服用依那普利的患者,體內藥物作用時間通常在11小時左右。服用中效降壓藥物的患者通常每天服用兩次即可。因此,建議服用此種藥物的患者在每天上午6-7點以及下午16-17點服用即可。
2.3長效降壓藥物
高血壓患者常用的長效降壓藥物有:氨氯地平、沙坦類藥物以及貝那普利等。長效降壓藥物能夠維持患者正常血壓狀態在24小時以上。長效降壓藥物對患者起到穩定降壓所需時間也相對較長,通常需要4-7天作用。服用長效降壓藥物的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即可。患者為了保證自身血壓處于穩定狀態,通常會在早上的6-7點服用降壓藥物。
2.4緩釋降壓藥物
通常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服用的緩釋降壓藥物都不可以進行壓碎服用或者咀嚼服用。
3 提升高血壓病人遵醫行為的方法
醫護人員需要尊重病人的主體地位,將病人當作教育的中心,向病人與病人家屬講解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結合病人的疾病特點以及健康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并通過教育活動達到二級預防這一目的,從而促進病人的身心健康。醫護人員可以采取書面指導、個別咨詢、集體指導等形式進行健康宣教工作,增強高血壓病人對于這一疾病的并發癥、潛在危險、藥物副作用、預后治療等知識的了解,拓展病人的知識視野,使高血壓病人形成良好的治療信念,遵循醫囑進行服藥、嚴格控制體重、日常低脂飲食、調節自身情緒、加強體育鍛煉,從而又要控制高血壓病情的發展。此外,醫護人員應當與高血壓病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從而促進相關護理活動的開展,讓病人主動配合醫護人員治療、遵醫囑服藥。
除此之外,由于高血壓病人需要終身治療高血壓這一疾病,過于復雜的治療方法會影響到病人的配合情況。同時,若治療方案太過復雜,會使高血壓病人產生心理壓力,難以長久的堅持下去,尤其是一些經濟條件較差、年齡較大的高血壓病人。因此,醫生應適當簡化治療方法并具體實際的行為護理內容,其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點:①行為檢測:醫護人員需要引導病人堅持記錄服藥日記以及自我觀察記錄。②控制與刺激:醫護人員需要把病人的日常生活習慣與服藥行為進行聯系,可以讓病人采取設定鬧鈴的形式提醒服藥,以免錯過服藥時間。③強化行為:當病人遵醫囑行為十分良好時,醫護人員以及家屬應當以及相關的鼓勵與肯定,情況反之應當給予批評。④需要讓病人了解測量血壓“三定”的重要性,以此保障血壓值測量的精準性,最終圓滿達到預期治療的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人民醫院,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62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