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01
自人類誕生之日起,疾病便如同夢魘一般始終如影隨形。而與疾病同行的,還有人類對疾病的檢查方式,早在數千年前,偉大的中國人民便已經發明了“望聞問切”的診斷方式。隨著時間的流逝,到達近代后,人們對于疾病有了更為全新的認識。而近現代醫學的崛起,間接也推動了醫療檢查、診斷方式的發展。如出凝血檢測,便屬于近現代醫學發展的結果。
出凝血檢測顧名思義,其屬于一種常規的醫療檢測手段。眾所周知,人類的許多疾病與血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借助對出血、凝血問題的檢測探究,其中約90%的問題,大體上都可以通過血凝學實驗進行確定。具體的檢測方式在醫學領域,通常又被稱為“凝血四項”這種間,四項主要由“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以及“纖維蛋白原”所構成。
通常的情況下,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都需要進行出凝血檢測,其本質上有助于醫生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從而使醫生在手術開展前做好準備,避免術中大出血的情況發生。人體的止血功能對于人來講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當人遭遇意外受傷等情況,出現流血的時候。人體的止血功能可以快速反應,進而依托血液凝固的方式,對傷口進行堵塞,以此起到止血的目的,繼而避免患者血液大量流失的情況發生。所以,在醫生要進行手術前,出凝血檢測屬于必須要做的一個常規檢測。
可見,出凝血檢測屬于現代醫學領域,經常會涉及到的一種檢測方式。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關于出凝血檢測的相關細節業已成為了醫學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點。那么,在進行出凝血檢測的過程中,究竟應該注意哪些相關的細節?
1 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采集標本前,醫生應囑咐患者處于空腹以及平靜的狀態,并告知患者要避免情緒激動、神經緊張以及劇烈運動等情況的發生。這是因為,以上的情況往往會導致人體出現血小板增多以及血小板、凝血同纖維活性增強的問題。其次,醫務人員在進行血液樣本采集的過程中,應控制好止血帶綁扎的時間,如果綁扎時間過長的話,其必然會使得人體中的因子Ⅷ與組織纖溶酶源激活劑出現釋放、活化的情況。
最后,在進行標本采集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以及塑料試管等等,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規避血小板與凝血因子活化等情況的發生。而在進針的時候,應保證進針的順利。另外,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醫護人員在第一支注射器采血達到2ml之后,便應該換一支注射采取實驗用血。此種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有效避免所采集的血液中,混入一定量的組織液。總之,標本采集環節實際上屬于出凝血檢測的一個基礎,其對出凝血檢測的準確性來講,有著決定性影響。所以,醫護人員在進行標本采集的過程中,應注重采集的注意事項,以此來為之后的檢測提供良好前提。
2 標本的儲存與運輸事項
在完成以上標本采集工作之后,應馬上將采集到的標本打入塑料、硅化的試管之中,并保證其密閉性。這是因為,如果封閉不嚴密的話,其便很有可能導致標本出現揮發、PH增高等情況,這則會導致APTT、PT的延長。其次,醫護人員應及早分離血漿,通常情況下,標本采集后的兩個小時內分離血漿,最為適宜。而對于一些需要儲存的血漿標本,應將其裝進帶有塞子的試管之中,并將其放置到-20℃的儲藏箱內進行儲存。
而在取出的時候,應避免其在室溫環境下融化,需將其放置到37℃的水中輕輕搖動,以此來達到迅速融化的目的。最后,標本在運送的過程中,應在室溫環境下進行。這是因為,低溫會對標本中的血小板造成影響,而必須要低溫運送的標本,則需要將溫度維持在4℃之下進行運送,以防標本中的因子被降解。
3 試劑的選擇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進行出凝血檢測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抗凝劑為檸檬酸鈉。醫學實踐表明,此種抗凝劑能夠有效避免因子V與VII的活化。而在核定抗凝劑應用劑量時,醫護人員應依據相關計算公式進行具體范圍的界定。而在檢測試劑的選擇上,醫護人員應具體按照儀器的性能,選用同其匹配的試劑。如檢測儀器為進口儀器,那就需要依靠進口試劑,進行相關的檢測。反之,必然會導致檢測數據的不穩定。而在復溶試劑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現配的復溶試劑,因為復溶試劑如果放置時間過程過長,其對檢測準確性的影響就會越大。這里需另外說明的是,暫時不用的復溶試劑應及時放置到低溫環境中進行儲存。
4 儀器設備的注意
醫學實踐表明,儀器狀態是否良好,對于實驗的檢測結果來講,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這過程中,需要切實保障儀器設備運行的良好。這中間,醫護人員應將全自動凝血儀,放置到通風以及避光的室內,并且還要保證室內溫度維持在25℃前后。而在其開機前,應做好同其相關的檢查準備工作,即保證儀器的各個部件不存在異常的情況,并且做好每天的保養工作,期間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對其進行維修,從而確保儀器運行的有效性。
總之,出凝血檢測屬于一種常規性的檢測活動。所以,為保障檢測的準確性,醫護人員需以客觀實際為出發點,完善出凝血檢測各個層面的細節工作,這樣便能有效保障相關檢測數據的有效性,從而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基礎,繼而幫助每一位患者擁抱健康人生。
作者單位: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檢驗科,四川成都? 6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