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高頻彩超診斷小兒結腸息肉的臨床價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結腸息肉疑似患兒中選取60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對所有患兒進行腹部高頻彩超檢查,以結腸鏡檢查為金標準,評價腹部高頻彩超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比較2種診斷方法對不同直徑、不同分布的息肉的檢出情況。結果:60例患兒中,結腸鏡檢出結腸息肉49例,腹部高頻彩超檢出48例。以結腸鏡檢查為金標準,腹部高頻彩超的靈敏度為95.9%,特異度為90.9%,診斷準確率為95.0%。結腸鏡檢出結腸息肉55個,腹部高頻彩超檢出53個,2種診斷方法對不同直徑、不同位置分布的息肉檢出率差異不明顯(P>0.05)。結論:腹部高頻彩超診斷小兒結腸息肉的準確性高,對于息肉數量、直徑、位置分布的診斷結果和結腸鏡相近,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小兒結腸息肉;腹部高頻彩超;準確性;位置分布
【中圖分類號】R445.1;R72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1
結腸息肉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泛指結腸粘膜層隆起性病變,分為腫瘤性、非腫瘤性兩類,小兒是高發群體。臨床診斷時,結腸鏡是金標準,但檢查具有侵入性,容易損傷腸壁,造成出血、穿孔,患兒不易接受[1]。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進步,高頻彩超的應用更加普遍,具有無痛、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的優點。文中選取60例患兒作為對象,采用腹部高頻彩超診斷小兒結腸息肉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資料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小兒結腸息肉疑似病例中選取60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包括男性38例(63.3%)、女性22例(36.7%);年齡位于2-11歲,平均(6.3±1.8)歲;病程3-24h,平均(11.5±2.4)h。患兒癥狀表現:腹痛17例、便血24例、皮膚和黏膜色素沉著13例、其他6例。
1.2納排標準
(1)診斷標準[2]:經結腸鏡檢查確診。(2)納入要求:患兒均為初次發病,臨床資料齊全;家長知曉本次研究,依從性較好。(3)排除的患兒有:精神病史或認知障礙,感染性腹瀉,腹部手術史,肥胖患兒等。
1.3 方法
對60例患兒進行腹部高頻彩超檢查,檢查前的準備工作有:健康教育、清潔腸道、心理疏導。
1.3.1 儀器設備
儀器選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為HDI 5000,由美國飛利浦公司生產,探頭頻率為1-5MHz。
1.3.2 檢查方法
指導患兒取平臥位,探頭涂抹耦合劑后放在患兒腹部并適當加壓,按照順時針、逆時針方向,依次探查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乙狀結腸,采用多方位、多切面掃描。然后將探頭放在肛門處,進行冠狀面、矢狀面掃查,觀察直腸遠端情況。發現病灶后,觀察大小、形態、部位,以及血供和內部回聲,采集圖像信息。
1.4觀察指標
以結腸鏡檢查為金標準,評價腹部高頻彩超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比較2種診斷方法對不同直徑、不同分布的息肉的檢出情況。結腸息肉的聲像圖特征是:息肉附著于結腸粘膜表面、向腔內凸起,形狀為橢圓形、球形或分葉狀;息肉表面光滑,內部回聲不均勻,呈現為中等或低回聲的實質團塊,伴有不規則的無回聲區;息肉內血流信號豐富,以蒂狀、條束狀為主。
1.5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計數類資料以n(%)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類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腹部高頻彩超檢查結果
60例患兒中,結腸鏡檢出結腸息肉49例,腹部高頻彩超檢出48例。以結腸鏡檢查為金標準,腹部高頻彩超的靈敏度為95.9%(47/49),特異度為90.9%(10/11),診斷準確率為95.0%(57/60)。見表1。
2.2 息肉直徑診斷結果比較
結腸鏡檢出結腸息肉55個,腹部高頻彩超檢出53個,2種診斷方法對不同直徑的息肉檢出率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2。
2.3 息肉分布診斷結果比較
2種診斷方法對不同位置分布的息肉檢出率差異不明顯(P>0.05)。見表3。
3討論
結腸息肉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確定病理性質后,就改為病理診斷學名稱,例如結腸管狀腺瘤、結腸炎性息肉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為2%-20%,3-6歲的兒童最為常見,發病后的癥狀主要有便血、腹痛、腹瀉等。由于結腸息肉存在一定的惡變風險,因此應該早診斷、早干預,徹底清除病灶,恢復正常的腸道功能,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
總結腹部高頻彩超的應用優勢有:①檢查過程安全無創,不僅操作方便,而且價格低廉,可以重復檢查;②高頻探頭能全面觀察結腸情況,發現腸壁的微小變化,提高息肉檢出率,明確息肉的形態、大小、位置;③利用多普勒技術,能獲得病灶的血流信息,了解病灶和腸壁黏膜的關系,為治療提供依據。當然,受到息肉位置、腸內容物、腸氣等因素的干擾,檢查時仍存在一定漏診率,提示醫師重點關注。綜上,腹部高頻彩超診斷小兒結腸息肉的準確性高,對于息肉數量、直徑、位置分布的診斷結果和結腸鏡相近,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花立春,唐穎,陳俊,等.腹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小兒結腸息肉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藥,2018,58(28):71-73.
[2]駱繼芳,許川一.超聲診斷小兒結腸息肉合并腸套疊的價值[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1):142-143.
作者單位: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內江? 6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