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給記者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體育記者為了適應媒體時代的飛速發展,在采訪報道中必須轉換角色,適應大眾的需求。體育新聞現場采訪有面對面交流、時間短和氣氛緊張等諸多特征,因此,體育新聞記者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采用正確的采訪態度和采訪方式,有針對性地設計采訪的內容,更好地進行體育采訪。
關鍵詞:體育新聞記者;角色定位;獨特視角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5-0167-01
新聞記者需要有效適應新技術和新環境,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體育新聞的記者如果在堅守法律法規和道德標準的基礎上,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維護公眾利益,做好體育賽事的采訪,并且具有獨特的個人魅力,在體育新聞采訪過程中就能夠獲得更廣泛的認可。而如果體育新聞記者違反了法律道德,很小的失誤造成的影響也會擴大。因此他們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只有快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運用獨特的視角做好采訪,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
一、體育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
(一)本質角色是專業新聞人
體育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一定要準確,他們的本質角色是新聞人。[1]體育新聞記者需要在體育比賽現場對運動員、教練員、組織人員和現場觀眾等進行實時互動采訪,這個采訪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而是受媒體單位派遣,需要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滿足觀眾對信息的需求,實現信息傳播價值與經濟效益的行為。這就決定了體育記者要時刻牢記自己是新聞人的重要角色定位,把握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核心,有責任、有目的、有計劃地在不同體育現場,用自己新聞記者的專業性做好新聞采訪,和不同的體育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
(二)必要的角色是媒體朋友
體育新聞記者是作為媒體朋友來到體育賽場進行采訪的,雖然新聞人是他們的核心角色,但如果直接以新聞人的角色進行采訪,就會使整個采訪變得非常生硬無趣。在體育現場的采訪,體育運動員是主要的采訪對象,運動員在進行了激烈的比賽后,面對采訪鏡頭往往會顯得有些僵硬,這時就需要新聞記者活躍好氣氛。[2]對于不善于表達、在鏡頭面前容易緊張的運動員來說,如果缺乏體育記者的有效引導,很容易出現尷尬的場景。因此,體育新聞記者要將自己定位為媒體朋友,對體育直播采訪的態度和采訪話語進行技巧處理,使自然輕松的氣氛流動在新聞記者和被采訪人之間,形成融洽的采訪氛圍,這樣既能滿足獲取信息的需求、實現節目價值,又能良好地進行溝通。
(三)間接的角色是觀眾代言人
體育新聞記者也是觀眾代言人,能夠在體育比賽現場對相關人員進行直接采訪。在采訪之前,體育新聞記者就對觀眾的需求開展了調查,所詢問的問題大部分都是觀眾關注的。因此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不僅要結合現場的氛圍來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提前了解觀眾所了解的信息,靈活設定采訪內容,這樣才能夠使新聞節目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四)體育新聞記者是輿論引導者
在當前多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的采訪很容易引導大眾輿論。尤其是體育新聞記者,他們所面臨的賽事不僅有國內的體育賽事,還有國際上的體育賽事,因此。他們在現場提出問題所采取的態度,直接決定體育新聞節目的思想觀念和內容取向,甚至嚴重影響體育新聞、輿論導向以及社會大眾的思想和運動審美。[3]大部分觀眾對體育運動員的了解都是通過體育新聞,對體育的各種信息情況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新聞,體育新聞記者從源頭上決定著體育新聞的輿論導向和輿論價值。
因此在采訪的過程中,體育新聞記者要堅守新聞人的本質角色,扮演媒體朋友的必要角色,做好觀眾代言人的角色,把握好輿論引導者的角色,進行合適的體育采訪。
二、體育新聞記者采訪的獨特視角
(一)要有明確的采訪立意
古人在寫作的時候是非常講究立意的,唐代文學家杜牧說過,凡為文以立意為主,這里的立意是指文章的主體。而對體育新聞采訪而言,體育新聞記者提出的觀點就是立意。[4]要做好優質的體育新聞采訪,需要運用獨特的視角做好分析,將體育與文化緊密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更深入地挖掘體育新聞體育賽事背后的文化內涵,做出更好的體育新聞采訪,才能夠吸引受眾的興趣。最重大的運動賽事莫過于奧運會,在奧運會的體育采訪中,要從獨特的視角確定好立意。因此新聞記者采訪要有獨特的視角,就需要有明確的采訪立意。在采訪前,只有確定好了立意,才能夠針對立意進行更深入的采訪。例如體育新聞采訪想要以挖掘體育背后的文化價值為立意,就可以從運動員的居住和生活方面進行采訪。在運動會場上,大多數人的視線都聚焦在運動員個體上,關注他們的賽前備戰以及比賽場館,如果要尋找獨特的視角,可以從他們居住的運動村展開探究。圍繞運動村進行采訪,可以更深層次地挖掘運動村背后不同地區代表團的文化習俗,使簡單的體育新聞采訪擁有更有內涵的文化價值。
(二)以小見大,緊抓細節
要想做好體育新聞的獨特視角采訪,就需要從細節入手,抓住重點,以小見大。對細節的捕捉,可以有效地推動體育采訪良好進行。[5]例如里約奧運會中,第7次踏上奧運賽場的烏茲別克斯坦體育名將丘索維金娜,這位擁有41歲高齡卻滿帶傷病的母親,在奧運賽場上奮斗至今,她本身的故事特別值得進行人物采訪。很多記者都會帶著同情的目光或者探究的問題來對她進行采訪,在采訪過程中,各種尖銳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你什么時候退役”“你認為自己在如此多年輕人面前還有什么優勢嗎”,作為一個新聞記者,要想做好獨特視角下的采訪分析,就要對采訪人物進行研究。
(三)隨機應變,敏銳的觀察力
體育新聞以現場采訪為主,在運動員參加比賽的現場,會出現各種突發的狀況。因此體育新聞的發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需要體育新聞記者發揮隨機應變的能力。體育新聞記者在現場要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挖掘新聞的價值,用獨特的視角做好新聞的采訪,這樣才能夠做好一個采訪。例如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男子200米泳比賽中,孫楊與樸泰恒戲劇性地雙雙摘得銀牌,這個事件存在很大的巧合性,而這兩位運動員又存在深厚的淵源,敏銳的新聞觀察者就可以將巧合無限放大,比如可以從他們的感情說起,著眼點為兩人的感情好到連比賽成績都是一模一樣的,而現場有很多符合的場景,例如他們在頒獎典禮上談笑風生,孫楊向樸泰桓介紹自己的父母,樸泰桓教孫楊把花獻給父母。[6]這樣有趣的采訪再加上生動的畫面,就可以稱為一場獨特視角下的優秀體育采訪。
三、結語
體育新聞記者要對自己的角色有明確清晰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體育新聞采訪。體育新聞記者的本質角色是專業的新聞人,必要的角色是媒體朋友,間接的角色是觀眾代言人,同時還是輿論的引導者。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新聞采訪。體育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想用獨特的視角進行采訪,就需要在采訪前確定采訪的立意,在采訪過程中以小見大、緊抓細節,同時要提高在體育賽事現場的隨機應變能力,用敏銳的觀察力,做好現場采訪工作。
參考文獻:
[1] 崔恒祥.網絡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轉變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0(01):127-128.
[2] 李木雙.試論新時期報紙新聞記者角色的定位和使命[J].新聞傳播,2019(15):99-100.
[3] 李理.全媒體環境下新聞記者的角色分析[J].記者搖籃,2019(05):142-143.
[4] 吳洽兵.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的守正與創新[J].新聞世界,2019(03):38-41.
[5] 常毅.淺析新聞采訪中記者的基本素質及角色定位[J].新聞傳播,2019(05):94-95.
[6] 李季.新聞采訪寫作實踐中的獨特視角之研究[J].新聞傳播,2019(02):69-70.
作者簡介:陳思敏(1983—),女,廣東廣州人,本科,畢業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新聞系,廣東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記者,新聞欄目責編,研究方向: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