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鳴
摘 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成為很多教師關心和關注的重要話題,尤其是負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其肩上的教育責任更大。為此,高中教師要在教學中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素質,要針對當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發展問題及時給予他們指導,讓高中生愉快度過高中生活,提升他們的綜合發展素質。本文從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出發,提出了較多的教學指導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中生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階段,對世界的認知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學習科目增加、學習壓力增大、人際關系緊張、自我認知和未來規劃不全面等導致他們的心理發展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高中生的健康長久發展。為此,高中教師要從高中生常見的這些心理問題出發,制定一定的教學計劃,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幫助他們制定良好的人生規劃,從而提升高中生的總體素質,讓他們快速適應將來的社會發展。
一、多措激勵,釋放學生壓力
步入高中之后,學生的各種壓力變得多了起來,他們要面對學習方面的壓力,就連人際關系也變得緊張了很多。適當的壓力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好的,可以轉化為一個人的動力;但是壓力長久集中在學生的身上,會對學生的長久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為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釋放壓力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壓力的主人,讓學生面對壓力時能以坦然之心面對。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聽音樂、運動等方式緩解壓力。
閱讀可以開闊人的眼界、開拓人的思維,讓人保持淡定的情緒。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到壓力來臨的時候選擇一本書來熏陶自己的情感,轉移消極情緒。比如,鄭日昌《情緒管理壓力應對》、肖鋒《做情緒的主人》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除了閱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外,學生還可以閱讀一些陶冶自己情感的讀物,比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阿甘正傳》等,在閱讀中從主人翁那里看到人生的正能量,提升學生面對挫折與壓力時的信心,提升他們的積極素質。
除了閱讀,學生還可以通過領聽音樂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在音樂中學生的身心保持放松,他們甚至可以產生聯想,與音樂的氣氛或故事融合在一起,讓他們忘掉眼前的苦惱和壓力,從而轉化內心的抑郁情緒,轉移他們的關注目標等。
情緒煩惱是一種難以釋放的負性能量,有節律的運動可以讓人體的各個細胞都活躍起來,讓他們保持身心的放松。所以,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運動,讓他們打球、跑步、散步、做體操等。在活動中,學生的呼吸都變得勻稱起來,可以讓他們的情緒得到平穩,從而心胸變得寬闊起來,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
二、人際交往,指導化解“謎團”
在現代社會家庭當中,獨生子女較多,許多孩子從小養成了不關心他人、難以容忍他人的不良習慣,這使得學生在班級活動當中,很難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經常會發生許多的矛盾沖突,并會出現學生抱團、不合群的現象。教師要結合高中生的心理問題給予學生指導,幫助他們學會與人交往,化解他們內心的“謎團”。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一定的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要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提升他們的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可以為學生組織一次拔河比賽,在活動中教師扮演裁判,并將本班的學生與其他班的學生進行比賽。在班與班之間的比賽中,本身擁有一定的公平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升,為此,他們在活動中不僅商量如何取勝的方式,還進行了密切的人力搭配。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合作力度,可以將他們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促進他們的人際關系。
三、自我發展,提升學生主見
現在的高中生有一部分是家里的獨生子女,他們平時參與家庭事務的機會不多,在遇到事情時他們常常左右徘徊,甚至產生放棄的想法。長久如此的心理問題會讓學生在將來的發展中猶豫徘徊,錯失人生的良機。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讓他們遇事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讓他們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
例如,在我班有一個女生,遇到任何問題都喜歡尋求別人的幫助,而總怕自己做錯了,這樣的性格讓她在班級活動中也變得畏畏縮縮。然后,我結合她的閃光點進行了教育,如讓她負責班級黑板報的繪畫部分,鼓勵她參加學校組織的繪畫比賽等等,在一次課堂中,我還特意表揚了她,如此,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優點,人也變得自信開朗起來,在后來的班級活動中她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每次主動要求參加。在遇到問題時,她也主動自覺思考辦法,不再總是依賴別人。
結語:總而言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教師關心和關注的話題,教師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以此可以讓學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讓每個高中生做快樂的人,從而為他們將來的健康長久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尹長君,孫雪,趙伍.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J].學周刊,2019(10):190-191.
[2]武海濤.高中生心理輔導的有效途徑的研究[J].才智,2015(35):104.
[3]鄭亞莉.高中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