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赫男
摘 要:《周易》哲學精神中變通思想、自然思想、中正思想及陰陽思想能夠巧妙應用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現代藝術設計理念通過充分汲取《周易》中各種哲學精神,形成有符合現代價值觀的設計風格,能夠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關鍵詞:《周易》;哲學精神;現代藝術設計理念
一、變通思想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
《周易》有文王卦象六十四、周公卦爻三百八十四,如此多的卦象和卦爻表示世界在不斷變化,《周易》觀測世界萬物、天地自然的運轉規律感受到世界天地的運行在時刻變化,因此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同樣要時刻變化才能符合《周易》的哲學思想,而不斷變化的現代藝術設計理念才可以更加適應世界的變化規律,才會發展得更好。《周易》中《彖傳》講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體現了日月天地等自然星象在不斷變化,何況是人自身呢,所以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在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故步自封,一定要時刻結合實際發展,這樣的藝術設計理念才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同,不斷變化的藝術才能一直滿足人們的審美。如果一直遵循傳統的藝術形式進行設計,那么最后設計出來的作品千篇一律,那樣的藝術設計沒有自身特點,已經不能稱之為藝術了,而藝術之所以叫藝術,正是因為藝術是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的藝術出現,而人們對于傳統的藝術見多了,自然對新奇的藝術更感興趣,所以藝術變通之后才更具有價值,變通創新是藝術的核心,現代藝術設計理念一定要吸收《周易》中變通的哲學精神,做到與時俱進。
二、自然思想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
《周易·乾文言》中有些就體現了自然思想,例如“同聲以相應,同氣以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何為自然思想?自然思想就是人們先明確自然運行的規律,然后自己遵循自然規律做人做事,這樣可以更加清晰的感悟自然哲理。而藝術方面同樣如此,藝術設計應該從自然界的規律得到靈感,然后再進行藝術設計,例如樂器的設計。我國古代樂器很多,而樂器制作的靈感就是從自然界的聲音中得來,然后樂器設計者在自然界中尋找與自然界聲音相近的材料制作樂器,藝術設計的靈感一定要從自然中獲取。現代設計理念同樣如此,設計者想要設計某一方面的作品,首先要對自然界中與其相似的事物進行了解,然后尋找與其相似且能表達自然靈感的材料進行設計,這樣的作品才符合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周易》有卦象六十四,何為卦象?自然界中存在與人類活動相像之處可以總結為六十四卦,每種卦象都能解釋出貼合自然規律的道理,同樣如果現代藝術設計理念能夠運用自然思想將自己的設計靈感通過“象”的方式表達出來,更能引發人們的共鳴。
三、中正思想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
中正思想在《周易》中的體現更多,《周易》教授人們作為平民百姓應該如何處事,作為領導者又應該做什么改善人們的生活。《周易》中對人當前各種處境應該如何自處都有講解,《周易》對人的行為規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都遵循中正的思想,體現了《周易》中正平和、不驕不躁的哲學思想,九二卦中“龍德而正中者也”直接指出自身道德想要發展一定要遵循中正思想。中正思想既要保證適中平和,又要體現“正”的方面,如“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同樣如此。而藝術設計同樣如此,藝術設計中使用的元素應該中正,不能使用邪、惡、淫、穢等不中正的元素,中正思想更能體現藝術美感。現代藝術設計理念應該多采用體現中正思想的元素,讓觀賞藝術的人們感受到設計作品的情感,人們更喜歡光明正大的藝術風格。所以藝術設計者一定堅持自身中正的思想,將中正元素帶入到藝術設計中,結合實際選擇能夠正確引導人們藝術審美方向的元素,形成自身的設計理念,只有能夠體現中正思想的藝術設計作品才能夠一直長久保持其藝術價值。
四、陰陽思想與現代藝術設計理念
陰陽思想是《周易》中體現較多的,“一陰一陽謂之道”直接體現出周易認為陰陽相互結合才是道的表現,而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同樣可以運用陰陽思想。一陰一陽相互融合又互為一體則形成了太極,太極同樣是陰陽思想的體現,而太極可以直接應用到藝術設計中。藝術設計中有很多運用了太極的元素,太極為圓形且太極中陰陽區域分割明顯而相互融合。現代藝術設計可以吸收《周易》中關于陰陽太極的哲學精神,在藝術設計的整體要保證具有渾圓如意的感覺,而具體的內部設計又要保證各部分具有各自的特點,而多個設計部分之間能夠相互融合,保證整體設計同樣具有特色。《周易》中陰陽之道體現了調和又對立、對稱、融合的特性,而現代藝術設計理念應該充分融合《周易》中體現出來的各種哲學思想。現代藝術設計理念中可以吸收對立、對稱、融合的特性,在設計中應用對立的特性可以使用完全相反的兩種設計風格,然后使用對稱的設計手法將完全不同的設計風格相互融合,最后設計出符合《周易》哲學陰陽思想的全新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郭發仔,侯蓮梅.打開中國哲學的總開關——讀《〈周易〉與中國哲學問題研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39(04):153-155.
[2]姚懿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