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廷學
摘要:高校教育課程內容中的藝術類課程的教育教學雖然與常規的專業理論課程在很多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存在差異,但藝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文化自信培養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提高高校藝術類課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在具體的課程教學開展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而從文化自信對于高校藝術課程教學的影響角度分析,有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文化自信;高校;藝術課程;培養
一、引言
高校藝術類課程的總體內容豐富性強,但也同樣提出了較高的專業性要求,文化自信的培養對于高校藝術課程的教學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應當結合藝術課程的具體內容重視文化自信的培養。
二、文化自信培養的意義
文化自信的培養在高校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任務,基于文化自信地樹立和培養需要尋找適當的切入點,在培養工作開展中要找到適當的切入點,藝術專業課程就是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切入點。
(一)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大部分選擇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都存在基礎文化課程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情況,這意味著雖然這部分學生在藝術類課程學習中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個人的文化基礎卻是相對比較薄弱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就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而培養文化自信的過程,實際上就包括了對學生基礎文化素質以及傳統文化了解學習能力的培養,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這意味著學生主觀上的綜合文化素質得到了提升[1]。
(二)明確藝術課程的學習目標
在藝術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活動的內容中,必然包含了一部分傳統文化教學的內容,有了文化自信的培養做思想上的目標指導,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在學習相關藝術課程內容時,就能夠在教學目標上提高整體層次,在掌握相關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后,向更深層次的傳統文化教育的角度進行拓展學習,達到將藝術與文化實現全面融合的效果。
(三)提高藝術課程的理解能力
雖然藝術課程內容在形式上偏向于具體內容和實踐方面的學習和提升,但不同的實踐活動和理論知識教學內容本質上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當學生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了解了不同藝術表現形式和載體背后的文化內涵后,對于藝術課程本身形式背后的重要意義就會有一個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這也代表著學生對于藝術課程的理解層次得到了提升。
三、藝術課程教學中文化自信的培養路徑
文化自信的培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進行,這中間既包括了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提升,也包括了宏觀上的文化氛圍與媒體資源的引進應用。只有從全面的角度上開展文化自信培養的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
(一)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文化自信的培養可以首先從環境營造的角度入手來實現。藝術類課程學生的整體學習氛圍本身就偏向于輕松愉快,這意味著學生的學習狀態都是相對松弛的,學生了解其他文化方面知識內容的空間也就更加充足。教師可以利用藝術類專業學生的這一學習節奏特征,在其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加強文化氛圍的營造力度。具體來說,可以從日常的宣傳工作角度入手,通過廣播站,學生會等組織將部分藝術課程教學的內容與學習相關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聯合起來開展。一方面使得課程教學的形式得到了有效地豐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大學生探索和學習傳統文化的好奇心,形成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和傳播氛圍[2]。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
在現代的藝術課程教學中,不僅部分先進的多媒體工具得到了廣泛應用,互聯網平臺作為現階段在教育領域具有很高應用便捷性和適宜性的教學資源,也開始在藝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揮作用。在通過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方面,教師可以針對某一部分藝術課程內容將其文化背景和發展現狀等方面的介紹通過搜集視頻資料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充分文化與藝術之間的緊密聯系。而且,利用多媒體或網絡平臺開展課程的教學對于教師來說也是教學形式上的一種創新。無論是從具體的教學形式角度上來看,還是從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的認可度上來看,必定都會有所提升,這對于大學生來講是培育文化自信的一項重要收獲。
(三)提升教師群體的文化自信
除了通過具體的教育教學手段達到培養文化自信的目的,教師群體在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中的引導教育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群體應當從自身出發意識到文化自信對于學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提升自身對文化自信的認知程度,并且在個人的教學實踐中尋找科學的方法建立個人的文化自信,尋找文化自信向大學生群體傳播和引導的有效路徑,通過個人的工作實踐達到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合來講,藝術專業的大學生群體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文化自信的形成和培養有利于其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以及相關的實踐活動開展中樹立明確的目標,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向。同時,教師方面也要從自身出發不斷完善個人的能力素質,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和傳達,提升藝術類高校學生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彭巧胤.文化自信視閾下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創新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33(11):93-97.
[2]王雪瑩.高校藝術社團對提升學生文化自信的多元化路徑探究[J].作家天地,2019(2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