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淑英
摘要: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總是對一些學習好的學生比較關注,在課堂上把更多的關注與愛心付諸于那些優秀生,從而讓后進生倍感失望,對數學學習提不起熱情,沒有學好數學的信心,甚至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在新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學生主體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應試教育,后進生,數學信心
當前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和更新,我們的辦學思想也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我們需要的不再是個別尖子生,而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四有人才。在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些孩子學起知識來比較困難,針對這種后進生,在一個班級里雖然只有少數,但他們的后進行為不僅對本人成長不利,而且常給班級、學校、家庭甚至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要如何做好學生的轉變工作,讓后進生有所轉變?因此轉化差生,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時當前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首先就要轉變后進生的思想,而轉變其思想,與后進生談話是關鍵,要轉變后進生,教師與后進生談話方面應掌握以下五個技巧,才能真正的將后進生的學習態度放正,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一、正確對待、一視同仁、明確目標,確定談話主題
教師與后進生談話要充分準備,只有明確了目標,確定了談話主題,做好充分準備,因人而異,針對個別,才能收到預期效果。而個別談話有三種類型:
(一)了解他們家庭情況,關注身心健康
教師與后進生了解情況的方式很多,但是家訪更能全面地了解情況,但教師絕不可能把家訪當成告狀的機會,家訪既要達到目的,更要講究藝術性。在家訪中努力做到:關懷、愛護學生為出發點。要尊重家長,在融洽的氣氛中平等協商;要以介紹學生的進步和優點為主,指缺點的要突出重點。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和家庭教育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用鼓勵進步的話語聊天
班主任在后進生談話時,要讓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都有激勵的力量。后進生只有在教師耐心、適度的誘導中,才能一點一點的進步。對后進生應該深入了解,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鼓勵、嚴要求,及時指出他們的缺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談話,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給他們創造條件,使他們有信心地接受教育。鼓勵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但也不可濫用,要適時、適度、得法。要讓后進生在表揚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批評中體會到“愛”和“鼓勵”,這就是循循善誘。
(三)用預防性、安慰性、解疑性的談話
轉變后進生的工作難就難在后進生進步緩慢,經常出現反復,當后進生出現反復時,要滿腔熱情地、冷靜地、客觀地分析出現反復的原因,采取恰當的教育方式抓反復、反復抓、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對于后進生的錯誤,老師應當諒解,并積極地引導,不要采取恐嚇、諷刺、挖苦甚至懲罰手段,更不要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對后進生進行錯誤的處理。
二、教師與后進生談話,要選擇談話時機
時機過早或過晚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最佳時機應是:在問題未形成,矛盾初露時;教師找到最佳的時機。初次犯錯誤、產生悔恨時。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惹了禍后,大都是害怕、后悔,在這時。老師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們會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并以此為自己進步的起點。后進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人遇到困難,最需要別人幫助時,孩子也不例外,在危難之中,受滴水之恩,必涌泉相報,這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對后進生遇到的困難時幫助與鼓勵會成為后進生前進的動力;火氣過去,心平氣和時,后進生難免會做出難以預料的事,會讓老師感到失望、傷心,氣不打一處來,這時老師不宜與學生正面接觸,二要等老師的火氣過去,冷靜地分析事情的起因時,老師與后進生談話會受到較好的效果。
三、要研究談話對象,掌握主動權
教師與后進生談話,對有抵觸心理、輕視心理、緊張心理、放任心理、破罐子破摔心理等的后進生,要做到四性:(1)針對性,摸清學生的心理,對癥下藥;(2)科學性,談話語言要做到真實、準確、全面;(3)啟發性,要善于啟發誘導,舉例深入淺出;(4)故事性,使談話對象聽之有趣,思之有理。
四、多表揚、多種形式的批評方法
教師與后進生談話,可采用對于缺點多,自尊心強的后進生,適用直接批評、遞進式批評的方法,容易受感化的后進生,適用參照式批評,通過舉例別人的事例和經驗教訓來感化后進生。思維敏銳地后進生,適用探討式的批評方法,通過共同探討其一個問題達到批評的目的,平時不肯輕易認錯的后進生,適用觸動式批評。表揚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信賴、贊揚、后進生也不例外。差生在轉化過程中會犯老毛病,適時,教師的批評應把握分寸,言語不要太刻薄。
五、教師與后進生談話,可以以情感人
恰當地表露感情,用自己的感情影響對方,使之向你交心。教師不能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好賴定“親疏”,處理問題要公平,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后進生的信任,才能縮短教師與后進生的距離,使后進生感到關心,被重視,由此產生感激之情,才會“親其師”,抓住了“親其師”也就抓住了教育時機。后進生的轉變需要一個由量到質的變化過程,教師應循循善誘,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密切注意后進生的言行,尋找后進生的每一個閃光點,適時適度地進行表揚。有時一兩句贊揚之詞勝過一頓嚴厲的說教,使他們記憶終生。
六、給后進生提供表現的機會
有些教師上課不提問后進生,日?,嵤虏焕聿撬麄?。我認為學習、生活中
更應該多關心他們,教師盡量滿足他們,讓他們成為成功者,享受一些成功者的喜悅。比如降低難度的提問,讓他們擔任班干部,讓他們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擔任課代表,這樣就會使后進生由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增強他們各方面都進步的愿望。
總之,在素質教育影響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把更多的關注和愛心投注到后進生的身上,關注他們的學習需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對于后進生的談話策略遵循著關心、體貼、平等對待的態度。讓自己溫暖的話語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自己的優越感,樹立信心適時補救,正確看待,深入家庭和內心世界來真正意義上的關心,用自己的愛心善心和恒心來讓孩子成為班級里的佼佼者。只有提高自信心才能啥事都不怕,勇者無懼勇往之前,一路狂奔達到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1]祁志祥.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策略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4):180.
[2]廖成美.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后進生形成原因及其轉化建議[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4):113.
[3]黎淑華. 愛滿天下轉化有望——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的研究[A]. 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2012:3.
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區小學第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