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
摘 要:本文以南京地鐵工程建設為例,通過“三個原則”建立起管控層級、質保體系、驗收制度、質量創優、對標找差五類工程質量管理長效機制,規范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落實參建各方質量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水平,實現質量目標,為進一步完善地鐵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可持續發展機制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地鐵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U231.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近年來,為了適應國民經濟不斷高速發展和廣大市民對交通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加,我國各大城市地鐵工程建設發展迅猛,極大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以南京市為例,近20年以來,隨著城市地鐵工程建設的加速推進,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一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任務重、專業多、施工風險大、多作業面交叉施工等困難,對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探索、建立一套質量管理長效機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落實參建各方質量主體責任,對提高地鐵工程質量品質極其必要。
1 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構建原則
長效機制,是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它不是一成不變的,隨時間、條件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和完善。如何建立起地鐵工程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是每一位地鐵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者都要認真思考的內容。在構建南京地鐵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時考慮以下原則:
適應性原則。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必須與我國現有的質量法律法規、質量標準相適應,具備相應調整的能力,以實現既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充分性原則。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完善、規范,對組織質量活動的過程全覆蓋和全受控。
有效性原則。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所覆蓋的各項質量活動均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2 南京地鐵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長效機制研究
2.1 建立質量管控層級體系,落實質量終身責任
建立質量管控層級體系,主要體現在機構和責任兩個方面。
(1)建立完善的質量管控組織機構。在嚴格服從政府主管部門的監管的前提下,建立政府監管、業主管理、第三方監理、企業自控和社會監督五個層級質量控制體系。本著統籌策劃、全程控制、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原則,以計劃先行、執行到位、檢查全面、處治有效的循環工作方式,推進地鐵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
(2)強化工程質量主體責任的落實。建設、設計、勘察、施工和監理五方責任單位均簽訂授權書及質量終身承諾書,將質量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通過強化全面質量管理,優化質量管控措施,不斷提高質量品質。
2.2 健全質保管理體系,強化制度的執行力
重視地鐵工程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的建立,及時學習吸收國家、省市新出臺的監管政策,在不斷總結前期工程建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研其它兄弟城市工程建設好的做法,不斷制定、修訂完善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相關規章制度。
(1)建立符合南京地鐵工程建設管理特點的標準體系。目前,已相繼出臺南京地鐵工程建設《質量標準化管理規定》、《質量檢測管理規定》、《質量檢測項目和頻率規定》、《乙供材質量管理辦法》、《紅、橙、黃牌警示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與工程質量管理相關的制度文件,規范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
(2)加強質量管理制度的落實工作。采用集中交底、組織考試等方式對規定進行宣貫和落實,通過周/月/季、專項、綜合等檢查模式及日常不定期巡查,對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通過一系列管控手段,確保地鐵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2.3 完善驗收制度體系,強化過程管理
根據本市地鐵工程的建設特點,在工程質量的管控上始終堅持四項制度。
(1)首件驗收制度。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專業監理工程師,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相關檢測和測量等單位項目負責人,對分項工程(有多個檢驗批)的第一個或前5個中的一個檢驗批進行首件驗收,進一步明確工程質量標準,固化施工工藝。首件驗收通過后,施工單位及時組織施工人員參觀首件工程,明確后續工程應達到的質量標準,嚴格按照首件標準進行后續施工,充分起到樣板引路作用。
(2)關鍵節點施工前條件核查制度。將基坑開挖、盾構進出洞、旁通道開挖等驗收作為關鍵性節點驗收,控制施工安全風險,不留質量隱患。
(3)實物交底制度。要求施工單位在每道工序開工前在施工現場設立實物交底區,明確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主要質量控制要求,相關質量控制要點在作業區進行公示,將質量控制要求,落實到班組和每一個作業人員。
(4)質量驗收制度。堅持工程質量過程控制,強化質量驗收。從檢驗批、分項、(子)分部、(子)單位工程一次性通過驗收為目標,通過監理工程師旁站、巡查,注重過程糾偏,實施全過程質量管理;嚴格隱蔽工程和實體質量檢測,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堅持質量通病和隱患的排查,積極落實整改和驗收,實現缺陷、隱患整改過程閉圈。同時,做到貫徹執行住建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驗收管理暫行辦法》(建質〔2014〕42號)的要求,依照“單位工程驗收、項目工程驗收、竣工驗收”的要求分階段組織每條線路的開通前驗收。南京地鐵三號線工程是全國首條嚴格按照該辦法組織工程驗收的地鐵線路。
2.4 建立質量創優體系,實施質量創優攻關
目前,經過不斷探索,走出一條適合本市實際建設情況的創優體系。
(1)大力開展質量標準化建設。為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強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保證工程實體質量,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水平,南京地鐵根據住建部《關于開展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的通知》(建質〔2017〕42號)精神,編制了《南京地鐵工程建設質量標準化管理規定》。該規定從工程開工到竣工驗收備案的全過程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審圖單位、咨詢單位的質量行為及實體質量控制標準、驗收標準等進行了詳細要求,并在新建線路中全面實施質量標準化建設,確保質量行為規范化和工程實體質量控制程序化,促進工程質量均衡發展,有效提高工程質量整體水平。
(2)落實施工單位主體責任。要求施工單位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崗位責任制度,設置質量管理機構,配備專職質量負責人,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制定詳細的質量創優計劃和方案,建立QC質量攻關小組,持續提升施工質量。
(3)定期組織質量檢查。檢查采用“四不兩直”的方法,通過查閱資料及臺賬、現場察看等多種檢查手段,現場點評工程質量的優劣,并且在檢查完成后及時召開階段性質量安全工作總結大會,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逐一點評,并對檢查中質量較好的單位予以表揚,對情況較差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同時要求各單位及時進行整改和舉一反三。
(4)依托第三方咨詢單位對工程質量實施全方位管控。目前南京地鐵擁有檢測中心、測量中心、防雷中心、第三方監測單位、消防檢測中心等5種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第三方咨詢單位,承擔協助業主對監理、施工單位進行檢查和指導的職責,同時開展現場的復檢、復測、復核,形成企業自抽、監理復檢、中心抽檢的質保體系,對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和跟蹤檢查,確保工程質量得到有效監控。
(5)督促各參建單位積極開展質量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對施工過程中易出現質量通病的環節做好預防或編制相應的防治方案,對已經存在的質量缺陷制定處理技術方案并按批準后的方案即時實施整改,確保工程質量不留遺憾。
2.5 開展對標找差,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品質
開展質量管理對標找差工作,取長補短。組織人員赴廣州、深圳、蘇州等市的地鐵工程建設部門進行對標找差。通過對標找差,全面有效提升南京地鐵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3 質量管理長效機制實踐亮點及效果
五大質量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實施,緊隨南京地鐵工程建設發展的形勢變化,不斷改革與完善,近年來,在實踐和落實過程中更涌現出不少技術亮點,并取得良好效果,以下簡要舉例。
3.1 質量管理長效機制下的技術亮點
3.1.1 BIM技術應用
在寧溧城際、寧句城際、二號線西延線工程車站設備安裝及裝修工程時,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在工程質量管理中的作用,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對暖通空調風系統的法蘭連接工藝,消防泵房、冷凍機房、水泵房管道系統的法蘭或卡箍連接工藝進行建模,實現了工廠化預制和現場流水作業安裝,使工程質量、施工成本、工作效率等方面得到質的提升。
3.1.2 專用通信系統機房上走線方案
在寧溧、寧句城際工程專用通信系統機房均采用了上走線方案,強弱電電纜分層敷設,線槽內線纜敷設采用專用線纜夾具固定,平整度良好且預留空間較大,便于后期維護檢修。與下走線方式相比,上走線在后期維護、施工工程量、擴容以及美觀程度上均具有較大優勢。
3.1.3 盾構管片預埋槽道技術應用
在寧句城際工程,將內置固定構件埋在管片內,減少后期設備安裝時在區間隧道襯砌管片上的后錨固作業量和對襯砌管片的損傷和破壞,大大提高管片的耐久性。
3.2 質量管理長效機制取得的實踐效果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南京地鐵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舉措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國家、省市各級監管部門的多次肯定,其中地鐵一號線工程先后獲得國家、省、市優質工程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鼓樓~玄武門區間隧道)。機場線一期工程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榮譽稱號。
4 小結
本文通過三個原則,提出在南京地鐵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過程中,建立五類工程質量管理長效機制,全方位加強質量管理,全過程實施質量防控,全員參與質量創優,全面提升質量水平,為如何確保地鐵工程建設中的質量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念參考,也為進一步完善地鐵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可持續發展機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石平府,李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建議[J].江蘇建筑,2014,34(02):115-117.
[2]賀農農,馬駿.西安地鐵質量安全管理理念研究與應用[A].中國中西部地區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