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懷 劉霖海


摘 要:本文根據戛元高速公路山區高速的特點,結合初步設計階段路線方案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施工圖階段提出了不同路線方案的比較。通過對路線方案經濟性、可行性的分析,進行了路線平縱面的優化,得出施工圖路線設計方案,供此類高速施工圖路線方案設計時參考。
關鍵詞:山區高速;線路設計;方案優化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
1 概述
云南省S45永金高速新平(戛灑)至元江(紅光)段(以下簡稱“本項目”)是《云南省中長期高速公路網規劃布局(2016年-2030年)》二十聯中第11聯的重要路段,是省高速網重要部分。本項目位于云南省中部的玉溪市,經新平縣、元江縣兩縣。路線起于玉溪市新平縣戛灑鎮平寨村北側,接省高網規劃S45永仁至金水河高速公路雙柏至新平段;經新平縣戛灑鎮、腰街鎮、漠沙鎮及元江縣東峨鎮、曼來鎮,新建段主線止于紅光農場附近,設紅光1號樞紐與國高網G8511昆磨高速公路相交,后利用原G8511昆磨高速加寬改建(改建段全長3.196 km),改建段止于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起點紅光2號樞紐處。
本項目建設標準為25.5 m路基寬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80 km/h。項目地區特點:靠近活動斷裂帶、高地震、地形復雜、地質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沿線村鎮較多。
2 路線方案平面優化
施工圖路線走向基本同初步設計推薦方案一致,本設計階段根據初設批復、道路安評報告及咨詢審查意見,結合地勘資料、實地調查和實測資料對路線進行了優化,施設相對初設推薦線位主要對發啟村、腰街至魚塘村路段進行了優化調整。
2.1 發啟村段(K41+400~K43+400)
2.1.1 初設線位(圖中②線)存在問題
經現場核實,該段初設線位通過發啟村公墓,路線以挖方形式通過,中樁挖方32米。初設方案需要搬遷發啟村公墓,且對于該段老路改移較為困難,跨線橋設置較為困難。
2.1.2 優化調整后的施工圖線位(①線)
路線向左側平移,避讓發啟村公墓,同時設180米短隧道穿過山梁,解決了改移老路及跨線橋設置問題。平縱結合進行了相應優化,增加了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
2.1.3 結論
施工圖方案調整后,里程與初設基本一致。較初設線位隧道增加180 m,總體工程規模較初設增加,但施工圖線位解決了發啟村公墓搬遷及老路改移困難的問題,施工條件更好。
2.2 腰街至魚塘村段(K51+400~K57+400)
2.2.1 初設線位(圖中①線)存在問題
初設線位多次穿越110 kV高壓輸電線路,局部電塔需拆遷。同時該段路線與國道G227干擾較大,老路保通及改移存在很多問題。
2.2.2 優化調整后的施工圖線位(②線)
路線整體向左側偏移,取消同向曲線,優化平縱指標。路線降低標高,由老路及村莊下方通過。避讓了與110 kV高壓輸電線路及國道G227。
2.2.3 結論
施工圖方案調整后,里程與初設基本一致。主線工程規模與初設基本一致,但拆遷補償費用及改移地方道路費用明顯降低。
3 路線方案縱面優化
本設計階段根據實際地形、地物,結合咨詢審查意見、道路安全性評價及平面調整的實測資料,對縱斷面進行了優化。
本設計階段在不增加工程數量或增加工程數量不大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縱面線形指標,更為合理的組合平、縱面線形,各線形要素間盡可能做到均衡與協調,為行車提供更為安全、舒適的條件。
初步設計方案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均滿足設計速度 80 km/h豎曲線半徑一般值要求。但初設豎曲線半徑存在 12處凸型豎曲線半徑不滿足最大運行速度為110 km/h驗算的最小豎曲線半徑標準13 500 m。施工圖階段對豎曲線最小半徑進行了調整,最小凸型豎曲線為15 000 m/3處。
4 路線平縱面主要技術指標采用情況
本項目施工圖(K32+200~K61+470)設計路線全長29.375 07 km(長鏈0.105 07 km),路線增長系數為1.050;共設置平曲線交點20個,平均每公里設交點0.681次,平曲線長21.079 km,占路線長度的比例為71.76%。
(1)直線的運用:主線最大直線長度:1 633.74 m>20 V。
(2)圓曲線的運用:主線圓曲線最小半徑725 m/1處。
(3)兩反向曲線間最小間距:228.48 m>2V,無同向曲線。
(4)回旋線的運用:最小緩和曲線長度為150 m。
縱斷面設計結合地形、地質條件,兼顧平、縱、橫立體線形組合,充分考慮路基穩定性和排水、灌溉的需要,保證跨線橋、通道的凈高要求,盡量滿足沿線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需要,設計中靈活運用《規范》要求的指標。
本項目施工圖(K32+200~K61+470)設計縱斷面設置豎曲線變坡點26個,平均每公里變坡0.885次,豎曲線共長13.322 km,占總里程長度的比例為45.35%。
(1)最大縱坡:3.9%/3段/長2 690 m。
(2)最小縱坡:0.5%。
(3) 最小坡長:280 m。
(4) 最大坡長:2.5%/2 000 m(腰街隧道)。
(5) 豎曲線設置: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為15 000 m/3個;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為10 000 m/1個;豎曲線最小長度為251.38 m。
5 結束語
山區高速施工圖路線方案設計中需統籌考慮多種因素,其中自然環境、地形地質及經濟適用性等是影響山區公路項目建設的主要因素。其中施工圖的路線方案設計是公路總體設計的核心,也是其他相關專業設計的基礎。因此山區高速施工圖路線方案過程中需更加注重細節,合理優化路線方案,以保證山區高速公路項目在施工建設中安全性與經濟性。
參考文獻:
[1]何山清,張禮建.長沙至湘潭西線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J].中外公路,2004,29(05):10-13.
[2]韓熠,李杰,王永平.銀武線陜西境鳳翔路口至永壽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安全性評價[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
(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