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竹峰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小學教育愈來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小學是學生培養學科知識的黃金階段,看圖寫話在這個階段中的作用尤為重要。低年級看圖寫話可以為小學以后的學習打下語言基礎,這項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因此,小學教師必須要優化教學方案,重視看圖寫話教學,在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長期積累過程中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段;看圖寫話;有效策略
前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是基礎課程,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大多數小學生的識字量有限,看圖理解的能力并不強,要通過看圖來寫話,對小學生來說是有點難度的。因此,就需要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各種技能。使其能通過看圖來寫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還能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同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寫作教學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有限,讓學生直接將所感所聞寫出來,難免會具有一定的難度,會讓小學生對寫話產生畏難心理,不利于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而小學生普遍比較喜歡圖畫,對圖畫的認知能力要遠高于文字,這就要求小學低年級語文寫話的訓練要從看圖寫話入手。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以看為基礎,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完全取決于他們的觀察能力。然而小學生的觀察往往都是漫無目的,毫無技巧可言。這就需要教師來引導學生有目標、有順序的進行觀察,使其掌握觀察技巧,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寫話。這樣既能夠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增強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圖畫內容的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以《日月潭》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巧用多媒體技術,與教材內容結合,把日月潭的相關內容用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比如:從整體來看,日月潭是被湖水環繞在中間的小島分成了兩半,一左一右而形成了日月潭;再從時間上來看,清晨和中午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而從晴天和雨天來看,日月潭的景象又大不相同。由此可見,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來觀察事物,所看到的事物都會不一樣。因此,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要使其掌握觀察技巧,從而為寫話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寫作水平。
二、開發學生想象能力
小學語文是一門需要情感投入,主動聯想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努力開發該階段小學生的想象力,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想象力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然而,小學生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往往只根據圖片上內容來進行描述,但圖片內容都是有限的,導致學生可寫的內容并不多,寫話的內容也毫無真實感。這就需要教師善于引導,激發小學生的潛力,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圖片的內容上延伸寫作,從而培養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以《沙灘上的童話》一課為例,本文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一群孩子在沙灘上壘起一座城堡,然后展開想象的翅膀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童話:城堡里住著一個兇惡的魔王,搶走了美麗的公主,而孩子們成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們打敗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再現了孩子們快樂繽紛的童年生活,以及孩子們天真可愛的想象力。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換一個內容,讓小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寫一篇童話事故。比如沙灘上壘起的不是城堡,而是一艘大船或者一個美麗的花園,那么學生們將會編出怎樣的童話故事呢?教師用這樣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運用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應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作為重點。語言表達能力主要表現在說和寫兩方面,小學低年級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應從低年級做起。而在看圖寫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發現小學生并不能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致使寫話的內容會顯得雜亂無章,文筆不通。因此,就需要教師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課為例,小學生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關于宇航員在太空生活中的小故事,十分有趣又吸引人。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用圖片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看,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先表達出來,然后再以寫話的模式進行描述。這樣不但培養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
四、鍛煉學生寫作能力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長久以來,寫作教學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多數教師講得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少,而且教師的教學形式和內容過于老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和熱情不高,寫作能力遲遲不能得到提升,寫作最終成了不少低年級學生的弱項,困擾著他們的學習生活。低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薄弱并不能在一朝一夕可以挽回,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成了教學的重點問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看圖寫話的過程中,要有效的引導學生多動筆寫,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求小學生仔細認真地觀察圖片,將圖片上的內容進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要下雨了》一課為例,教師用圖片,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在學生觀察的同時可以適當加以想象。抓住圖片上的具體細節,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等等,都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讓整個畫面更加形象、完整,同時讓小學生的寫話內容更具有真實感、立體感,進而提高了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也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總結: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需更加重視。應積極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表達的同時進行寫作。并善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寫話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潛能,創作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品。鍛煉學生多動筆寫,以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提高小學語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胡靖.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對策[J].求知導刊,2020,(9):55-56.
[2]萬佳敏.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J].散文百家,2020,(18):68.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山東省 ?東營市 ?25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