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園
摘要:近些年來小學科學教育處于一個蓬勃的發展階段,新教材也在逐步投入到使用。當今的社會急需要創新人才,而小學科學是學好科學的基礎是做好創新啟蒙教育的基石。其中探究式實驗教學具有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實驗;創新
新課程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到探究式學習是人們探索自然、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為此,小學科學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1]。探究式學習是小學科學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很多課堂中有所體現。
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學生探究式學習是非常有必要,孩子從小對世界是充滿好奇心的。所以在進行小學科學教育時必須以知識為載體,注重實地觀察和親身感,以小學生的角度出發啟發式的教學,豐富小學生的童年生活,培養他們的主動性、探索性、創造性,發掘他們的智力潛能,發展他們的個性,為小學科學教育的有效實施,為國家高素質科技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2]。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要搞好探究式科學教學,必須需要一些專業的科學教師。近些年來小學科學教育處于應該發展階段,但其中的問題依然是特別突出的。首先是教師質量問題,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全校僅有一位專職科學老師,其他都是兼任,有些教師自己都不會做實驗,更不要說教學生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下問題特別突出:①國內科學教師科學觀嚴重缺失;②科學教師普遍欠缺科學教育技能;③科學教師的科學行為明顯缺失。[2]
科學教育,是一種以傳授基本科學知識為手段,體驗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探究方法,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建立完整的科學知識觀與價值觀,進行科研基礎能力訓練和科學技術應用的教育[3]。這些都急需要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希望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隨著專業隊伍的強大,師資力量能更強大。
二、探究式實驗教學一般步驟
探究式實驗教學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科學精神,要求能夠體現科學探究過程的嚴謹性所以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觀察記錄-得出結論-討論交流。發現問題一般是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如四年級上冊的《溶解》這一單元,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是喝過糖水等, 這會引發學生激烈的討論與猜測,接下來的探究步驟也就順其自然的發生了。學生剛接觸探究式實驗的時候很難獨立的寫實驗計劃,教師可寫好后分析給學生聽。
探究實驗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類型要單獨分析:對比實驗。對比實驗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提升了一個層次。剛開始的時候不能要求教師問題一提出,就馬上要求學生發言。而是應該給課堂一個留白的時間充分思考,這樣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式思維。思維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過程。有的教師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思維過程。只要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教師就心滿意足[4],這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體驗探究實驗的完整過程,這對學生后續進行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從身邊現象入手開展探究學習
如五年級上冊《光是怎樣傳播的》這一節課太陽照亮房間,燈光照亮黑夜。這些一直除了可以按照書本上的實驗方法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多思考其他方法驗證。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千言萬語不如他們一次親身的體會,尤其是以身邊最常見最普通的現象去挖掘,他們的積極性會變的非常高。而不重視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教師按部就班的完成課本上所有的內容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許多學生都是處于被動的一方,沒有用好的方式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其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學生探究式實驗精神,探究式思維發展起到阻礙作用[5]。
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與課堂無關,但是有意義的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外積極的鼓勵與引導。如筆者在上《維護生態平衡》這一節課堂時,講生物鏈的問題時,有位男孩子提出了:我們家的貓會吃草的問題。貓是肉食動物為什么吃草?我并沒有馬上為他解答,而是讓他回家觀察。第二天他的問題得到了解答,而且他馬上聯想到了雞吃石頭的問題。從生活的小說出發去探究,而且不要局限于課堂上,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探究實驗深入課堂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實驗材料的缺失和實驗的復雜性,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能在課堂上由學生完成。這時候就需要多媒體手段的介入,多媒體作為現代教學中重要的輔助教學方式,具有集聲音、圖片、視頻等為一體的功能,不僅能夠活化小學科學教學內容,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小學科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果與教學水平[6]。
如《改變生態瓶》這一節課,實驗效果較差,實驗操作困難,成功率也比較低。但是借助多媒體手段可以用flash動畫的方法用動畫課件來表達實驗結果,美觀大方。
五、百花齊放多種教學方法共同作用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多種教學方法的共同作用。講授法:講清楚明白實驗的要求和目的。小學生對于實驗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們對于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并不清楚,教師一點要布置好相應的要求,讓學生嚴格執行,才能完成實驗任務。 實踐探究法:也就是進行實驗,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在課堂中巡查,指導。因學生能力不同,可以提前做好實驗分工,這樣學生更有責任心,完成的更好。討論法:充分發揮好群體的智慧,共同設計完成實驗計劃。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好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做好引導工作,提高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
六、總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的科技創新人才,我們小學科學教育是學生的啟蒙和起點,探究式實驗在其中有著獨特的地位。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也許還有更多深層次的問題沒有發現,希望各位教學前輩能夠指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7,P3.
[2] 王曉曉. 我國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 河南師范大學,2014:1.
[3] 那中元.淺談小學生科學教育的意義[J]. 中國教育技術裝,2012,(02):85.14.
[4] 郭青瑛. 淺談初中科學教學中科學史資源高效實施的策略[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3):192-193.
[5] 于聰威.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J]. 考試周刊, 2014:8.
[6] 黃代輝. 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研究[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06):56.
蘭溪市城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