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幼兒園大班屬于和小學銜接的時期,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也已規劃為重點階段,在幼兒園較為輕松,以及互動較強的學習氣氛之下,幼兒可以掌握較好的知識和語言技能。所以,老師在教育對幼兒時應運用更為合理,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實施語言教學。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此希望可以對幼兒教育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策略
人類表達的重要方式就是語言,而語言教育也是幼兒接受學校教育之前的基礎性教育,幼兒園按層次劃分年齡,對幼兒學前教育開展嚴謹區分,要因材施教,因為大班階段的幼兒們已很接近義務教育的年齡段,所以,對幼兒的語言課提出一部分較為科學且合理的教學對策,以便能將幼小過渡這個時期的語言教學工作做的更好。
一、幼兒大班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方面的教學資料單一
一部分幼兒園給幼兒們教授語言知識時,使用的書籍,材料都一成不變,參考資料比較單一,很有可能束縛孩子的思維能力,甚至限制思維能力的發展,導致幼兒們無法自己學會思考,不能從根本上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容易使幼兒們養成思維定勢,阻礙了對幼兒們好奇心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老師的引導存在誤區
大班幼兒們仍是幼兒園的管轄范圍內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通常都會被自身感興趣的食物或物品所吸引,倘若老師意識不到這點,不正確引導幼兒們,只顧著自己個人的教學進度,一直給幼兒們在灌輸知識內容,這樣通常也會適得其反。例如,老師在講解趣味實驗時,所使用的實驗道具很有可能可以激發出幼兒們的學習興趣,致使學生們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這時,倘若老師不去干涉,也沒有提醒和引導,那么幼兒們聽課的效率就會很低。
(三)問答狀況程式化嚴重
要想學習語言,那么在課堂中的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的課堂知識是深受幼兒們喜愛的,但在日常幼兒大班的語言教學期間,大部分老師和幼兒交流環節的問答方式較為僵硬,鼓勵評價的模式比較單一,這對本來學習態度就很被動的幼兒們而言是非常枯燥的課堂溝通,形式較為僵硬的課堂問答既無法增強幼兒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更加會約束幼兒們的思維能力,也會影響幼兒們發展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幼兒園大班語言課堂教學的分析策略
(一)老師需要加強引導
幼兒老師在教學期間應用到的故事或游戲、互動環節時,都要隨時關注幼兒們的專注力發生變化的情況,要正確引導幼兒們自身強烈的好奇心,避免因偏移學習重心影響的課堂效率低,幼兒老師要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不斷改進自己教學方法,加強對幼兒們的監督和引導工作。
(二)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
營造輕松的教學環境是幼兒園大班在實施語言教育的關鍵舉措,好的學習環境對幼兒和老師間的互動起到了重要意義,所以,老師需要側重于創造較為輕松舒適的語言教學環境。第一,需要關注教室里的裝飾,要讓教室內的裝飾看上去更溫馨、更有趣味性,要比白墻壁更能給幼兒們帶來較為舒適、輕松的感覺,因此老師可以將一些裝飾品張貼在教室內,比如幼兒們平時制作的手工作品,或者是幼兒們的照片等,以這種方法營造出溫馨的學習環境,每當幼兒們看到這些溫馨的小飾品擺設,內心就會無比歡喜,也很有可能會講述創作過程和照片拍攝的情況等。第二,打造出較好的教學環境老師起著關鍵作業,特別是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老師言行舉止都會被放大,所以,老師需要注意要對幼兒們采取非常溫暖的態度,以鼓勵的表達方式對幼兒們開展語言教學,比如當幼兒們發言結束后,老師需要及時對本次發言做出評價:“XX小朋友答的非常棒,還有別的小朋友想要回答嗎?”“XX小朋友想法也非常好,還有別的小朋友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嗎?”,這種激勵的方法能在較短時間內營造出非常輕松的教學氣氛,進而激發出幼兒們開口表達的欲望,這就對語言教學起到更積極的影響。
(三)運用多種語言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法
當今時代,全語教育的觀念已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全語教育在語言教學期間包含了較多種類的語言活動類型,比如文學類活動、講述類活動、談話類活動、識字閱讀類型活動、語言游戲類活動、外語教學類活動。在這些活動類別中,文學類的活動包含了故事類的教學活動、散文類的教學活動、詩歌類的教學活動等三方面類型;而談話類的活動包含了對話式活動、漫談式活動、主題談話式活動;而講述活動主要包含了情境類的講解活動、看圖式講解活動、經歷講解活動以及復述故事類的活動;語言游戲類的活動主要包含了發音訓練式的游戲、詞匯練習類的游戲以及句子練習類的游戲和識字閱讀類的游戲。和大部分幼兒園現階段的實際教學情況對比不難發現,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傾向于形式化。需要把多種形式教學當時靈活應用到語言內容不同的教育教學當中。而教學資料也不能只局限在比較簡單的故事和兒歌,而應該包含了更多類型的題材,更多種類的形式。比如神話、童話、寓言、科幻故事、歷史故事、游記、謎語、笑話、繞口令等等。不僅能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期間的趣味,還可以全面培養幼兒們自身的語言能力中的聽說讀寫能力。
(四)提升老師自身的問答藝術性
在幼兒園課堂教學期間,幼兒老師本身就具備了不可爭議的課堂主體特點,幼兒們的思路也只能跟緊老師的思路,才能有效找到解答問題的答案,所以不難看出,老師對幼兒們的引導主要可以通過課堂互動且以問答的方式開展,所以,幼兒老師在教學期間要不斷將自身的專業問答能力提升,把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當做拉近師生關系的重要平臺,并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天性,努力去傾聽多種風格的課堂提問,以此來激發幼兒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語言對話情景,讓幼兒們可以在提問問題中獲得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幼兒們的思維能力和知識能力。
三、結語
總上所述,語言能力屬于幼兒成長期間必須培養的關鍵能力,特別是對于幼兒園大班階段的幼兒們而言更是銜接幼小的重要時期,大班幼兒處在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重要時期,作為幼兒老師,需要合理選擇、較為適合幼兒現階段學習情況的教學內容且在教學期間著重創造更為輕松的語言教學環境,另外還需要應用較為豐富、較為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推進大班幼兒們發展自身的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麗.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策略初探[J]. 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9, 000(006):P.19-19.
[2]黃曉慶. 幼兒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研究[J].? 新課程(上).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