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
一、 論述文寫作:“精”與“深”的旨歸
論述文說到底是思維的藝術,思想的勁舞。從教學實踐看,論述文易寫難工,易工難巧,易巧難精,易精難深。我們不妨把論述文寫作從工、巧、精、深四個層次,從語言、思維、思想三個維度分析其特質,并對應高考賦分予以參照。見下表:
首先,表格旨在建構一個深入論證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參照系,并鮮明提出論述文的素養旨歸,即語言的統攝力、思維的開掘力、思想的撞擊力;其次,教師和學生必須明確一個道理,文章的層次決定素養的層次,素養的層次決定賦分的等級;再次,“精”與“深”才是論述文寫作的根本旨歸,也是論述文寫作教學研究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二、 深入論證的“技術”——“工”與“巧”的習得
1. 語言技術。通達嚴謹是論述文語言的基礎,其基本要求是忌語詞生硬、忌長句過多、忌以敘代議。語詞生硬的基本表現有搜章摘句生搬硬套、干癟空洞毫無張力。論述文難免會出現長句,但長句過多,缺乏必要的關聯詞,句子顯得晦澀難懂。有很多同學總是夾敘夾議,甚至是以敘代議,給人的感覺是拖泥帶水。
2. 思維技術。常見的思維范式是并列、遞進、交替追問。比較靠譜的辦法是借助交替追問架構遞進型的思維模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步走方略。在分論推進時可采用演繹、歸納、歸謬、類比等思維方法。歸謬法和類比法聯合運用可以使論證的邏輯更為嚴謹,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3.思想技術。有幾種簡便易行的立意方法可供參考。一是復古法,從老祖宗處尋找靈感和智慧。然后適當在舊瓶中裝些新酒。二是趨時法,就是見到論題就聯系當下熱點和現實焦點去論證。這種方法需要寫作者關注時事,對現實生活極度敏感。三是反彈琵琶法,就是學會唱反調,摸清命題者意圖后,反其道而行之。
三、 深入論證的“藝術”——“精”與“深”的養成
1.語言藝術
學會自定義。所謂自定義就是對自己論述的主要觀點思想概念進行個性化的界定,其目的是為論證的深入找到切入點。值得一提的是,自定義的時候要多長點心眼,有意無意要把定義的內涵和外延往自己的論點和分論點上靠過去,留下彈性空間。這樣操作,自定義的過程就是建構思維體系和思想框架的過程,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保持冷峻風。與記敘性說明性文字不同,論述文的語言是內斂的冷峻的。崔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 小崔會客》《小崔說事》和白巖松《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等節目受歡迎,原因就是主持人的語言冷峻凝練幽默而充滿機變。另外,魯迅先生的雜文被稱為“刀槍”“匕首”,也是源于他的冷峻和深刻,“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就是冷峻的典范。
運用修辭格。寫論述文時適當使用修辭格,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以魯迅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就綜合運用了比喻、反諷、類比等手法,文章讀來形象生動,值得揣摩學習。當然有時候也不妨采用排比論證的辦法,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達到無可辯駁的目的,莊子孟子的文章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和借鑒。
2.思維藝術
多用批判思維。批判思維是思維藝術中最具活力的因子,缺乏批判思維,論述文將無法達到“深”的境界。現實中,出于對“憤青”的敬而遠之,語文老師對于批判思維諱莫如深,因為害怕這種思維會誤導青少年。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論述文中運用批判思維才能水到渠成地剖析原因,尋找策略。相反,一味地贊成和附和只會走向戴高帽唱高調,只立不破,毫無思維藝術。
善用哲學思維。理智用在議論文寫作上就是人們常說的理性思維,理性思維固然跟一個人的成熟與否有關聯,但也可以通過運用哲學思維來彌補和提升。議論文寫作時常用的八種哲學思維:物質與意識、現象與本質、聯系與發展、存在與合理、偶然與必然、量變與質變、矛盾與妥協、理論與實踐。這些思維的靈活運用能讓我們的思維邏輯更嚴密,行文思路更順達,論證更具說服力。
活用規律思維。規律是人們對自然、社會和人的心理等方面探究形成的原理、定律和準則。在論述文寫作中活用這些規律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們可以用心理學中“短板效應”論證素養均衡發展的好處,用文藝學中“補償心理”來根據讀者群體設置懸念,還可以用“量子通信”理論來論證信息的隱身與爆發等。這些規律的活用,不僅可以拓寬論據的使用范圍,還可以豐富文章的觀點,為深入論證埋下伏筆。
3.思想藝術
獨立思想。與眾不同的立意和推論是文章備受青睞的秘訣。文學史上有一個佳話,北宋文豪蘇家三父子同題作文《六國論》,最終大家公認寫得最好是蘇洵,而不是文章聲名最強盛的蘇軾。對比閱讀不難發現,蘇洵的關于“弊在賂秦”的立論新穎入時,較之蘇軾,蘇洵之文勝在大氣磅礴;較之蘇轍,贏在針砭時弊。眾所周知,“六國之論”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除了蘇家父子,還有很多大家寫過,在蘇洵的這篇千古佳作面前都黯然失色。可見,獨立思想是思想藝術的首要選擇。
前瞻思想。吳京春節檔巨作《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直逼前作《戰狼2》,應該說是經濟和藝術的雙贏。吳京小成本科幻制作之所以大獲成功,根本原因在于編劇葉慈欣和主創團隊的前瞻思維。影片的創意源于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思考,擺脫困境設想--流浪地球五部曲,是人類想象力和科技力的極限。論述文創作亦然,沒有前瞻性思維引領,始終都是陳辭濫調、畫地為牢。
高能思想。思維沒有高低,思想卻有深淺,高明的論述文寫作往往催生出高能的思想。所謂的高能的思想就是表述凝練,但意義深遠,具有強烈的裂變基因和價值觸發點的思想觀點。比如在討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提到這樣一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句話就是典型的高能思想,仔細切分這句話包含了豐富的命題:對于文化而言,我們要放眼世界;長期積累運用類似高能思想,我們在寫作中才會生迸發出高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