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強
數學解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筆者以為以一個或幾個典型問題展開教學,可以達到“舉一反三,一點帶面,全面發展”的效果。筆者在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三章《數列》教學中,有關數列通項公式的求法進行專門介紹。講授的內容立足于考綱,結合學情,決定采集的例題來自于課本內例習題或者高考題,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注意在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積極思考,敢于發言?,F把這堂課教學內容摘錄如下:
師:在解決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往往是其中最為關鍵一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常見求通項的方法
一、觀察歸納法
例1、 寫出下面數列的一個通項公式,使它的前四項分別是下列各數:
分析:(1)是個擺動數列,是符號函數,學生很容易寫出 ;但也有些同學用三角函數式表示: ,用分段表示: ,
老師總結:本題答案竟然有這么多!其中,哪一個答案最簡潔?顯然是 。通過這一題,它告訴我們這么一個事實:數列的通項公式有時不是唯一的。學生聽完了新奇,頓時興趣盎然!也對后面問題躍躍欲試……課堂氣氛也就被調動起來!
師:請看變式題:寫出數列 ……的通項公式。(答案略)
(2)分析:
老師歸納:通過觀察數列特征,找出各項共同的構成規律,橫向看各項之間的關系,縱向看各項與項數n的內在聯系,從而歸納出數列的通項公式,這種方法叫做觀察歸納法。
感悟:一題多解,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二、利用公式 求
例2、已知數列 的前n項和 ,求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
例3已知數列 的前n項和 ,求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
例4、已知數列 的前n項和是 ,且 ,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 。
歸納:利用公式 求 有“三步走”:
(1) 當 時, =……
(2) 當 時, ,是否適合上式
(3) 綜上,若適合,則用 表示;若不適合,則分段表示 。
三、構造法求通項
例5、已知數列 中, .求證: 是等比數列;(2)求通項公式 。
例6、已知數列 中, .求證: 是等差數列;(2)求通項公式 。
例7、已知數列 中, .求證: 是等差數列;(2)求通項公式 .
歸納:通過本題復習深化化等比數列、等差數列的概念理解及其運用于證明等差等比數列,學會轉化思想——通過構造等比數列 ,等差數列 , ,進一步求出通項公式 。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透過遞推公式結構特點,采取相應措施構造特殊數列——等差或等比數列:
①待定系數法構造等比數列:遞推關系是 ,可以變形為
②倒數法構造等差數列:遞推關系是 ,可以變形為
③除法構造等差數列:兩邊同時除 ,得 ,得到 是等差數列
四、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項公式
例8、已知數列 中, ,求通項公式 ;
例9、已知數列 中, ,求通項公式 ;
歸納:(1)對于由形如 型的遞推公式用累加法求通項公式 ;
(1) 對于由形如 型的遞推公式用累乘法求通項公式 。
結束語:本節課主要從五個方面去探究數列通項的求法。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敢于發言,敢于表現,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也很好地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