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水兒
摘要:老年開放大學學員生涯發展領域的生涯目標、生涯使命、生涯心理需求等問題的有效改善與解決,客觀上需要增加開設老年生涯再規劃課程,并在生涯再規劃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貫徹個人生涯管理與組織生涯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從而促進老年學員“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個人生涯成熟與老年開放大學組織生涯管理不斷完善與發展,以實現老年學員“勝任愉快,利人利己利家國”的學習目標,讓“夕陽當朝陽”。
關鍵詞:生涯規劃;老年開放大學;質量提升;教學策略
老年開放大學引入生涯規劃課程,不僅能夠喚醒老年學員的“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生涯成熟意識,激活“老有所養、老有所獲、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生涯潛能,賦能學員主動學習與健康行動,實現“勝任愉快,利人利己利家國”的學習目標,而且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學員個體生涯主動自主管理與組織生涯質量管理,有效改善與解決“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特有的生涯目標、生涯需求、生涯問題”,提升可持續發展的老年開放大學教學質量。本文是我市社區學院老年開放大學在生涯視域下推進教學質量提升的具體策略:
1 老年生涯發展領域:需求調研,重構計劃
2016年5月,我市社區學院成功申報成為浙江老年開放大學試點單位,經過三年多的教學管理實踐,目前老年開放大學每年學員達1000多人次。為了有效提升老年開放大學教學質量,我們根據舒伯的“成長階段(0—14)、探索階段(15—24)、建立階段(25—44)、維持階段(45—65)以及生命成長的最后階段(65歲以后)”生涯彩虹圖與馬斯洛“生理、安全、愛和歸屬感、自我實現及自我超越”需求層次理論,以老年“生涯目標、需求、問題”為導向,專門開展了問卷調查。調查數據表明:老年學員之所以參加老年開放大學,主要心理歸因是為了滿足“從崗位上退下的空虛感;子女忙于工作沒人陪伴的孤獨感;未來角色定位不清產生的焦慮感”等等。
針對調研發現的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有必要在制訂我市社區學院老年開放大學教學工作計劃時,專門增加“‘夕陽紅’生涯再規劃”這一模型內容與具體措施,從根本上培養老年學員“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正確的價值取向,能看到未來思考現在,能相互友愛、尊重生命、承擔相應責任與義務,增加老年學員自然生命的長度、社會生命的寬度和精神生命的高度,具有生涯信念與人生格局,而不再是單純來選擇參加“太極、舞蹈、聲樂、越劇、電腦、攝影、書法、國畫”等幾門課程而已。
2 老年生涯規劃領域:教研結合,勝任愉快
“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的生涯進一步發展成熟,同樣是學員個進一步融入社會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位老年開放大學學員都會受到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交互影響。一方面受到來自社會快速發展的“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化、生態”等外部客觀因素的深刻影響,即外部環境客觀上對“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的生涯角色與行為改善提出了相應的規范、要求和期望;另一方面,老年開放大學學員在與外部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又會增強對自我角色塑造的愿望需要以及產生實踐和追求的后繼行為,以不斷調整自己的為人處世理念和價值取向,豐富自己老年生涯物質和精神生活,把“夕陽當朝陽”過。
而這些外部客觀因素對老年的“規范、要求和期望”以及老年主觀“自我角色愿望需要、實踐和追求”因素,客觀上又需要“生涯規劃”課程來幫助學員們更好認知外部世界與自身個體特質,達到人境融合,人職適配。
為此,我們整合、利用和發揮教師進修學校、社區學院、電大教育生涯規劃師師資隊伍資源,對老年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群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
在課程開發中,我們根據調研發現的各種需求與問題,以學員“個性發展、終身學習”為導向,以學員“生涯需求、生涯尊嚴”為發展任務,圍繞“學習老年人如何學習、學習老年人如何做人、學習老年人如何做事”,專門開發了我市社區學院“老年開放大學‘夕陽紅’生涯再規劃”課程群,包括老年為什么要生涯再規劃,老年生涯規劃書的制訂與管理,生活—生命彩虹圖帶給你的啟迪,生涯決策平衡單的使用,人際溝通技巧,生涯不確定性因素分析與自我管理,時間管理技術,送偉大生命最后一程等主題。
與此同時,我們開展了“基于生涯助人技術的社區教育實踐與研究”浙江省社區教育實驗課題項目,以研促教,以教促評,以實現老年開放大學學員“勝任愉快,利人利己利家國”的學習目標。
3 老年生涯管理領域:自我為主,尊嚴人生
在實施“老年開放大學‘夕陽紅’生涯再規劃”課程群過程中,我們堅持以老年學員個人生涯自我管理為主與社區學院老年開放大學組織生涯管理為輔相結合的生涯管理原則,以促進“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學員個人生涯成熟與組織管理不斷完善與發展。
在學員個人生涯自主管理上,我們實施了“三自”管理:一是成立學員自治委員會和班委會。選拔有一顆善良之心、同情之心、博愛之心,有敬業和奉獻精神的學員當班主任來管理班級,賦能生涯,開創學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管理新局面;二是自愿選擇班型。以“快樂、自由、友好、健康”為主旨,提倡“和諧、互助、尊重學員的意愿”進行編班,激活生涯潛能;三是建立老年學員生涯自主評價檔案。每期學員不僅要進行自我生涯管理打分,而且優秀學員、優秀班干部和示范班級的評比,都讓學員打分產生,以此喚醒生涯意識,調動老年學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員郭軍武在三自管理上的小結上這樣寫道:“夕陽紅生涯再規劃,不僅對自己老有所樂有了新認識,而且為老有所謂提供了十分有益技術支持,可以對子孫后代進行傳、幫、帶”。
在老年開放大學組織生涯管理上,我們主要是搭建兩大平臺:
一是建立“互聯網+老年生涯教育”學習平臺,提高學員生涯自助能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在線學習”和“空中課堂”。通過“社區教育網”和“社區學院”微信公眾號,上傳和開放老年“生涯規劃”教育資源,同時,推薦使用“省老年開放大學銀齡之星學習平臺,擴大老年教育的輻射和共享范圍,方便老年人通過互聯網、手機等終端實現遠程學習。
二是搭建老年學員生涯展示與宣傳平臺,展示與宣傳老年學員”夕陽紅”的精彩人生。主要途徑有:(1)根據學員居住區自行組織若干課外興趣小組進行展示,如越劇、舞蹈和太極拳班學員每周在廣場、公園等場所展示一到兩次;(2)利用各種節日、開班儀式、結業典禮等進行展示,如舉辦藝術節,展示歌詠、舞蹈、太極等比賽,開設書法、攝影、國畫等展覽;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儀式、學員開班儀式、重陽節和學校總結表彰大會上,舉辦各種才藝展示;(3)倡導在校學員開展“老有所為”的公益活動,到老年康樂中心慰問演出,與市人民醫院開展互動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做社區里某方面有需求的老人“帶頭人”。現如今,太極、舞蹈、越劇等課程班各有10多名學員成了當地的“帶頭人”,涌現了一批小有名氣的“老師,讓更多老人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愿望,以此提高老年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生涯使命;(4)通過規范制度管理與真心實意服務,讓學員滿意高興,進行自主宣傳,同時即時將活動內容編寫成通訊報道,或制作成影視作品,上傳到報紙、電視、網站等新聞媒介,向更廣大的范圍和人群作宣傳,從而提高知名度,提升形象,擴大影響,護航老年開放大學教育與學員生涯質量可持續發展。
總之,通過三年多的生涯規劃教學實踐,拓寬了學員們的生涯視野,喚醒了生涯再規劃意識,明確了“老年生涯維持——生命的最后階段”合理的角色定位和生涯愿景,并為“勝任快樂、尊嚴人生”愿景的實現激發了行動活力,助力學員獲得更多體驗和分享生命快樂的機會,贏得了更有尊嚴、更加有幸福的完整人生。
參考文獻:
[1] 黃天中.生涯體驗——生涯發展與規劃(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GCDT中國培訓中心.全球職業規劃師GCDT資格培訓教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 陳劍云.師道心韻——教師生涯與助人技術[M].中國發展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