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
---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
高考作文命題在呈現多元化命題特征的同時,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仍是命題者青睞的命題方式。這兩種作文命題方式通常情況下都是要求考生“自擬題目”。審讀考生的作文題目是閱卷老師的心靈和考生的作文首先的親密接觸。可是有許多考生精心擬題的意識嚴重淡化,他們奉行著“題不在好,有了則行”的原則,不愿意也舍不得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擬題上,認為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擬題得不償失。其實不然,如果眾多的考生,或千人一面地引用“話題”或“材料中的中心詞和關鍵詞”做自己作文的題目,或機械呆板地挪用一些陳舊俗套的題目做自己作文的題目,那么只會讓閱卷者望而生厭、大倒胃口甚至引起反感。文題是文章的眼睛能使文“活”而騰飛俗話說“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好的標題能使文章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使人一見鐘情,迫不及待地想一睹為快。
“掀起你的蓋頭來”,作文就是你待嫁的新娘,怎樣讓閱卷老師在看到你的“新娘”的瞬間,就喜歡上她呢? 新娘的眼,也就是你的作文的題目 !怎樣才能擬出好的作文題目呢?擬題的基本標準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與作文內容相符。
2、要準確、鮮明、角度要小。
3、要簡潔、凝練、含蓄。
4、要優美,富有文學色彩。
考生在寫作時經常出現以下的擬題錯誤:
1、把話題當標題,毫無個性。
如: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發言稿,參加學校舉行的以“疫情下的變與不變”為主題的座談會,表達你的觀察與思考。
對于這篇作文很多考生的題目是“疫情下的變與不變”,這就毫無個性可言了。
2、題目不精練,顯得冗長呆板。
有些考生的作文題目太長,語言啰嗦,寫了滿滿一行,也沒能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這在寫作中也是非常忌諱的。
4、橫空出世,與內容毫無聯系。
有些考生對試卷中給出的作文題目直接轉換成自己認為的觀點,然后,拋開材料開始寫作。如:“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2020年全國Ⅱ卷)有些考生直接擬題為“愛國精神不止”,這與材料的關聯就不大了。
那么我們在寫作中如何擬出好的作文題目呢?
首先,文題要與材料保持一致,與文章主旨保持一致。
考生要反復誦讀所給的作文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仔細閱讀考題要求,緊扣材料與要求提煉出自己的觀點。題目是文章的綱,要做到文題一致,切合文章主旨。
其次,符合文體要求。
如“生活中少不了關愛”“談關愛”具有議論文的特征,如寫“愛的故事”則是一個記敘文的題目。考生要注意考題的要求選擇合適的作文題目。
再次,新穎、精練、有文采,那么怎樣才能擬出具有文采的作文題目呢?考生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擬題:
一.妙用修辭,匠心獨運。
1.比喻法
就是運用一些恰當而巧妙的比喻句式為作文標題。其特點是形象、生動、新穎等。
例如:
微笑-“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鑰匙”
溝通-“溝通——理解的橋梁”
2.引用法
就是運用一些詩句、名言、名句等來作作文標題。其特點是意味比較含蓄,內涵比較豐富,文化底蘊比較濃厚。
例如:
理解-“落霞與孤鶩齊飛”? “道是無情卻有情”
答案是豐富的“淡妝濃抹總相宜”“橫看成林側成峰”
3.擬人法
擬人修辭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又有了擬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以“誠信”為話題:
“向“誠信”致敬”
“誠信”漂流記”
4.對偶法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例如:“坐著讀書,站著做人 ”
“榜上無名,腳下有路 ”
“英雄遲暮令人敬? 美人白發惹人憐”
二.化用法。
把一些詩句、名言、名句等改一二個字使之變成自已的語言來作作文標題。其特點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與靈動的色彩。
中秋-“月若有情月長吟”? 賢才-“近水樓臺“賢”得月 “問世間,“誠信”為何物”
三、妙用歌詞法
歌曲的歌名及歌詞,或由魅力十足,或由膾炙人口,或富有哲理,這些詞句一旦入題就能像磁場一樣吸引讀者。
如“血染的風采——記與歹徒奮勇搏斗的北京干警崔大勇”,又如舊瓶裝新酒,靈活化用歌詞擬題的“對面的老師看過來” “想說愛你不容易—— 語文““再大的風雨讓我們一起走過”。
高考作文,由于閱卷時間的限制,對于題目的要求就更高。甚至可以說,題好文一半。當然,在考場中擬一個好題目并不容易,它是知識與素養的綜合體現。考生要熟悉并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在考場中寫出大放異彩的文章來,使人“心動神怡一瞥間”。 作文擬題很能體現考生的才情,彰顯考生的個性。考生精心地為自己的高考作文擬寫一個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創意、具有美感、精練簡潔、寓意深刻、與文章內容珠聯璧合、與話題或材料的內涵絲絲入扣的“靚題”,定能讓有疲倦感的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神清氣爽,激發閱卷興趣,閱卷老師對考生的文學素養必然有個初步的肯定、對考生的作文有個好的第一印象……甚至最終影響到閱卷老師對考生整篇作文的優劣評價,甚至好的作文題目有時會帶來閱卷老師“給你高分沒商量”的激動。
鄭板橋說:“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作文也不例外,從高考應試的角度來講,題目不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關系到作文的質量,所以自由擬題絕不能等閑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