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雪華



摘要:目的:對前置胎盤孕婦行剖宮產時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總結護理措施并分析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94例行剖宮產術治療的前置胎盤孕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參照組(采納常規護理)和實驗組(采納手術室護理干預)各47例,對比2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產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為8.51%,明顯低于參照組的31.91%, = 11.241,P <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新生兒Apgar評分,實驗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 < 0.05);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實驗組明顯低于參照組[2.13% vs. 8.51%],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657,P < 0.05);護理滿意度,實驗組為95.74%,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2.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9.121,P < 0.01)。結論:前置胎盤孕婦行剖宮產時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前置胎盤;孕婦;剖宮產;手術室護理干預
一、前言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嚴重并發癥,指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而沒有附著在正常的宮腔位置,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者處理方式不當,則有可能對產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1]。目前,剖宮產術是降低母嬰病死率的一種有效措施,在手術過程中給予精心、細致以及全面的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手術效果并促進產婦術后恢復。本院將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期間行剖宮產術治療的前置胎盤孕婦的護理工作中,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二、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行剖宮產術治療的前置胎盤孕婦,共計94例,年齡20~38(25.68±6.35)歲;孕周31-37(33.52±1.42)周;初產婦54例經產婦40例;胎盤狀況:中央性前置41例、部分性前置34例、邊緣性前置19例;用硬幣投擲法1:1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7例,2組患者在年齡、孕周以及胎盤狀況等基線資料做t檢驗或檢驗,差異不明顯,P值大于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比。
(二)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納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穩定產婦的情緒,協助產婦完善各項檢查,加強病房環境護理,做好入院宣教工作,主動介紹病房及醫院環境等;實驗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采納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 術前護理
護理人員進行術前訪視,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查閱病歷及檢查檢驗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妊娠期并發癥等;通過床邊口頭健康教育、發放書面健康教育資料等多種途徑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前置胎盤的相關知識以及剖宮產術的注意事項,對患者強調剖宮產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視心理護理工作,多安慰、鼓勵患者,穩定其情緒,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指導患者主要采取左側臥位,這種體位能夠使患者回心血量增加,并且能夠有效增加子宮及胎盤組織血液循環量;進入手術室前,將手術室內的濕度及溫度參數進行合理的調整,確認各類器械設備以及各類藥品物資均處理最佳使用狀態。
2. 術中護理
提前做好大出血搶救的準備,做好新生兒復蘇搶救準備,備好合適型號的氣管插管、呼吸囊等急救物品,提前備好腎上腺素等急救藥品。產婦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手術醫生、麻醉醫生進行三方核查,確認患者禁食禁飲情況,手術醫生預估出血量,母嬰情況,呼叫嬰兒護理人員及新生兒科醫生到場做和搶救新生兒的準備。一般情況下,產婦手術時的出血量都在1000 mL以上,因此可以對患者流出腹腔的積血使用自體血回收機來進行收集,并準確測量出血量,至少開通兩條靜脈通道,必要時行中心靜脈穿刺置管,以備術中大量輸血輸液。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重點關注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壓,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報告醫生并給予補液、輸血等對癥處理,避免產婦出現心力衰竭、休克以及肺水腫等情況[2];監測陰道流血量以及子宮收縮情況,做好應對大出血的準備;胎兒娩出后遵醫囑給予產婦縮宮素。新生兒娩出后可以通過拍打新生兒足部來使其發出聲音,新生兒的臍帶組織部位需要進行無菌包扎處理,及時進行呼吸道清理,注意保暖,若新生兒發生窒息按照新生兒窒息復蘇流程進行處理。若新生兒早產、體重較輕,不能確保轉運途中的保暖情況時可用保鮮膜包裹新生兒身體進行保暖。
3. 術后護理
加強對患者的保暖護理以及吸氧護理;動態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觀察并記錄產婦的皮膚情況以及尿量;遵醫囑進行輸液、輸血以及抗生素等治療[3];掌握并熟練使用鎮痛泵,結合患者實際疼痛程度對泵入麻醉藥液速度進行合理調整;產婦術后排氣后可給予半流質飲食,飲食要遵循易消化、高蛋白的原則,可以通過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等來保持大便通暢;患者清醒后,指導患者每3 h進行1次踝泵功能鍛煉,10 分/次;術后6h指導患者采取半坐臥位,以便促進子宮腔內惡露排出,術后24 h鼓勵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加強母乳喂養指導,使產婦掌握母乳喂養的技巧,指導產婦加強乳房護理工作[4]。
(三)觀察指標
觀察2組產婦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新生兒進行Apgar評分[5],并統計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采用我科室自擬量表對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評估,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四)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 軟件統計來檢驗本文所得實驗數據。計量資料如果服從正態分布,則采用(±s)表示;如果方差齊,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數據資料;如果方差不齊,則需要應用t’來進行檢驗。若計量類型的資料不服從正態分布,則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表示,采用秩和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頻數表示計數資料,用檢驗來進行2組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P < 0.05代表差異顯著。
三、結果
(一)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就產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而言,實驗組為8.51%,明顯低于參照組的31.91%, = 11.241,P <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二)新生兒情況對比
就新生兒Apgar評分而言,實驗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 < 0.05),就新生兒窒息發生率而言,實驗組明顯低于參照組[2.13% vs. 8.51%],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657,P < 0.05),詳情見表2.
(三)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就護理滿意度而言,實驗組為95.74%,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2.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121,P < 0.01),詳情見表3.
四、討論
前置胎盤這種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與多次人工流產手術因素、多次妊娠、多次剖宮手術因素等有著密切的關系,以上情況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壞子宮內膜組織結構,胚泡在子宮腔內部時持續下移直至移植入子宮器官下段位置條件,從而導致前置胎盤的出現。研究資料顯示,該疾病的死亡率大約在10%[6],危害性較大。剖宮產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前置胎盤的首先治療方法,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患者優質、綜合以及全面的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保證手術效果以及促進母嬰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產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為8.51%,明顯低于參照組的31.91%, = 11.241,P <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新生兒Apgar評分,實驗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 < 0.05);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實驗組明顯低于參照組[2.13% vs. 8.51%],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657,P < 0.05);護理滿意度,實驗組為95.74%,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2.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121,P < 0.01)。
綜上所述,前置胎盤孕婦行剖宮產時應用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夠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在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以及保障新生兒身體健康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和意義,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吳璐璐,桑丹,郭婷婷,沈雯筠,湯玨瑤.綜合護理在前置胎盤伴反復陰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9,26(11):59-60.
[2]全益芳,金燕.1例欣母沛聯合雙腔水囊填塞治療完全性前置胎盤患者剖宮產術中出血的護理[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9,26(10):151-152.
[3]馮苗倩,黃偉,肖英,何麗君.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患者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 2019,26(25):208-209.
[4]劉霞,田曉雁,許淑仙,趙栩晨.前置胎盤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產婦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 2019,33(14):2543-2544.
[5]周瑋,謝學萍,鄧小超,呂春容.研究精細化護理應用于兇險性前置胎盤圍手術期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 2019,17(18):107-108.
[6]張燕.綜合性護理在兇險型前置胎盤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護理滿意度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9,26(0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