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昆墨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有趣性活動,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形式,有利于創新性課堂的打造。本文著眼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重點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引入活動的有效性策略和技巧。課堂引入是整節課的開始,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整堂課的開端,它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求學的欲望。因此,創設充滿新意、吸引眼球的課堂引入,將會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為接下來新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課堂引入;多媒體;有效性
課堂導入往往是課前混亂與課堂肅靜的分界線。學生從課間10分鐘休息的嬉笑打鬧到上課鈴響后馬上安靜下來,需要有個過渡階段,有效的課堂引入就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聰明的教師善于運用導入語“收心”,以其從容的教態、洪亮的聲音、新穎的內容、幽默的言語控制全場,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使學生盡快回到課堂上來認真聽講,從而發揮課堂引入的特有魅力。那么,怎樣在一節課開始的短短幾分鐘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給小學教師造成了很多的困擾。比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集中的時間太短,往往只有20分鐘; 上課愛搞小動作、愛說話、多動。那么,作為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師有什么好的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好地在課堂上吸收知識呢? 葉老曾經說過: “只有將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他們的學習態度才會端正,他們的好的學習方法才能被運用,才能真正將習慣變為本能”。因此,針對低年級的小朋友,可以通過培養他們對做某些事物的專注力來訓練他們的聽課習慣。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等影像資料在課堂上展示,可以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平面圖形的認識》這節課時,我別出心裁地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容易吸引小朋友的眼球。 “有一天,平面圖形伯伯很高興,帶著他的小朋友們來我們一1班做客。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客人嗎? 愿意跟他們交朋友嗎?” “愿意”“那你們能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嗎?”小學生最喜歡交朋友了,一聽到有新伙伴加入,學習熱情馬上就高漲起來了,課堂的學習氣氛也很濃厚。緊接著我給學生們展示多媒體,只見各種各樣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手拉著手迎面走來。學生都非常高興地看著屏幕,這時,我馬上問學生: “你們誰知道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嗎?”有的學生很快就把它們的名字說出來了,有的還不認識,但是很認真地看著,學習著,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就被我調動起來了,大家的學習熱情非常濃厚,也更愛數學課堂了。
二、溫故知新,激勵學生
上課前通過復習舊知識來引入新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引入方法,這是很多老師都喜愛的方法,正所謂溫故而知新。新課標強調數學學習的螺旋式發展,高年級的知識,基本都是中低年級知識的遷移和擴充。所以“溫故知新”的課堂引入能夠幫助學生回憶起以前學習過的知識,與此同時也為將要學習的知識打下基礎。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上課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說我們學習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進而提問“那你們還記得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嗎”通過前面的復習以及老師的提問,可以使學生在心中初步形成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長方形面積的某種聯系,為接下來在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打下基礎,接著通過“數方格”以及剪一剪、拼一拼(割補法)的方法,小組合作在實踐中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也就是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也就是長方形的寬,于是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高。所以經驗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過復習舊知,新知的學習就不會很難,學生在學習中會利用自己以前的知識經驗,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也通過課前引入變得更加緊密。
三、引入課堂活動需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生動性較強,教師可以利用其多樣化的特點,給小學生提供更加各種各樣有趣的學習資源,引起小學生的無意注意,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正確應用多媒體教學,能使小學數學課堂更有活力。
比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課,教師可以利用三維立體軟件,從多個角度讓學生觀察立體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感,指引學生描述他們看到的圖形。有了三維立體圖形的展示,小學生注意力能夠更加集中,也能知道立體圖形的各個面是怎樣的,這樣就能夠激發小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教師借助多媒體的播放,在課堂上開展觀察物體的比賽,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問答,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四、尋求教學亮點,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
在備課時,教師要善于發現教材的亮點,利用這些亮點來激發出學生的創作思維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在教學《百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有學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百分數的分子必須是整數”。為了使學生對百分數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我讓大家課后回家查找資料,并找出反例來證明這個觀點是否成立。通過查閱資料,學生們明白了原來百分數的分子也可以是小數,反駁了這個觀點。與此同時,我又及時地跟學生分享了很多生活實例,讓學生徹底明白了百分數的含義。比如,我跟學生說: “今天我班有2個學生請假了,所以,我們班的出勤率是 82.3% 。”其他同學也受到啟發,紛紛舉例說: “我媽媽車間生產的羽絨服,羽毛的成分為 78.2% 。”通過各種各樣的舉例,學生們對百分數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總而言之,學生們的思維是活躍富有創造性的,我們在教學中善于發現教學中的亮點,利用這些亮點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新課的導入環節是至關重要的,更是一門值得我們深思的藝術,好的課堂導入環節會使學生更容易吸收新知識、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更能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宋磊 .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熱點問題及其對策 [J/OL].現代交際,2017-07-22.
[2]張澤慶.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初探[A].中國數學教育研究會 2010 年國際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3]張春蘭.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