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形而上畫派創始人契里柯作品中的建筑進行解讀,分析了建筑作為契里柯繪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畫面增添了形式美感,還間接地抒發了畫家的內心情感。
關鍵詞:契里柯;建筑;情感
一只碩大的橡膠手套、一座古典雕像、一輛進站的火車、一個拉長的影子、一棟意大利建筑……在契里柯的筆下,這些實實在在的世俗物體在畫面上卻涌現出靈異幽謐的感覺。契里柯是“形而上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這個存在時間極短的畫派卻對其后的現代繪畫諸流派,尤其是超現實主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契里柯認為:“形而上的藝術,表面上十分寧靜,但給人的感覺卻像是在寧靜中會有什么事情要發生。”因此他沿用傳統的繪畫技法來描繪物象,在畫面上一切都顯得那么安靜、平和,但他不僅僅滿足于此,他利用獨特的方式使畫面表現出一股神秘的氣息。當你的視線與他的畫面相交的那一刻起,時間開始停滯,你的靈魂被卷入夢境之中,人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自身的欲望和沖動,卻仿佛被一股無意識的神秘力量牢牢拽住,使你感到壓抑、孤寂。就如英國作家威爾·貢培茲在《現代藝術150年》中提及的:
那些固定風格的意象、不合邏輯的景色和荒涼的陰影產生了一種可怕的感覺,這種感覺也因畫面中的荒無人煙進一步加強。有大量人類存在的跡象——球和火車暗示著近期活動——但就是不見人:整個地方被廢棄了。天空如此湛藍,然而空氣中充滿了濃得化不開的威脅和不安。在“形式主義”大行其道的時代,契里柯卻另辟蹊徑,他的作品打開了人類內心世界的大門,詮釋了藝術家對值得追求的東西不斷進行實驗,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契里柯的作品中,廣場、拱門、長長的投影是他的標配,在《一條街道的神秘和憂郁》《無限的鄉愁》《擾亂人心的繆斯們》等作品中均有出現。學者們對其作品的研究也離不開這幾個獨特的要素,筆者同樣認為契里柯作品中的建筑頗有研究價值,是探索他的作品所蘊含著的精神幻境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圖像線索。“1910年到1914年間,契里柯的‘形而上’繪畫風格開始走向成熟。在這段時間里,城市建筑成了契里柯繪畫作品中的主要元素。在1919年發表的《論形而上藝術》里,他談到城市建筑中的樓宇、廣場、庭院、公共人行道、港口、火車站等建筑形式給了他形而上美感的最初基礎。這種基礎來自于希臘人哲學美感中那寧靜平和的悲劇意識。”《一條街的神秘和憂郁》是契里柯在1914年所創作的作品。畫面的左側是一溜低矮的白色連拱廊,一直延伸直至消失在畫面中心。右側則是被一大片深灰色與褐色陰影遮擋住的拱頂建筑。左右兩側建筑的明暗對比,強烈的空間透視,占據畫面大約三分之二的建筑蘊藏著無限的壓迫感,似乎要吞噬整個城市。這印證了前文所提及的“寧靜平和的悲劇意識”一說。
當我們的祖先將洞穴作為棲身之所,以此休息、御寒并躲避野獸的攻擊的時候,洞穴也給了他們最原始的空間概念。隨著歷史的不斷前行,人們對空間的依賴和利用從洞穴演變為建筑。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社交需求等一系列活動,人們搭建了這一棟棟具有實用價值的空間,然而它并不是單純的、毫無情感可言的石塊或混凝土所堆砌的龐然大物,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概念,同時也成為人們注入宗教意識與世俗化情感的載體。從眾所周知的埃及金字塔到家喻戶曉的萬里長城,建筑為信徒提供了寄托虔誠信仰的場所,為文明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庇護;當人類社會邁過農耕時代,跨入現代文明之后,高聳的煙囪、林立的廠房訴說著人們對繁榮、富足的憧憬。契里柯很好地把握各種建筑中人類意識所賦予的力量,將其帶入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同時添加了自己的奇妙心境,用繪畫作品向觀者訴說建筑所代表的含義。
1916年,他把自己的回憶放進創作中,完成了《擾亂人心的繆斯們》。在一個碩大的平臺上分別站立與端坐著時裝模特兒,契里柯稱它們為“繆斯”,時裝模特是他在巴黎時經常利用的道具。“繆斯”們沒有五官,更不會發出聲音,再看遠處的一座古典雕像,若隱若現,從不同時空里汲取不同的元素(現代生活中的時裝模特,古代的雕像)拼湊在了同一空間。如果只看上述物象,觀者或許會覺得只是一個擺設的櫥窗罷了,然而當平臺遠處被弗拉拉一座工廠建筑物所攔截后,畫面帶給觀者的不適感油然而生。工廠的紅色墻面讓畫面的整體氛圍更顯恐怖。由此可見,契里柯的建筑元素在營造作品怪誕、恐怖的氣氛時是至關重要的。“契里柯出生于希臘,在他的回憶錄中,他敘述了一直保留在腦海中的印象:山丘的輪廓、湛藍的天空和大海、馬匹、士兵、大炮,還有這個令人心醉的國家讓人無法忘懷的神祇、廟宇、雕像和斷柱。這些元素此后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建筑不僅作為契里柯畫面中的一種特殊符號,同時也是他表達自身情感的一個通道。契里柯將自身的精神世界寄托于建筑中,使他的作品呈現出一種寂寞、憂傷、神秘的感覺。
契里柯在奇幻的夢境中不斷遨游,建筑是他作品中永恒和無限的空間,是他內心最深處想要傳遞的信息。畫家借有形寓無形,通過這種惻隱的方式讓人們帶著無限的遐想聽到畫家內心深處的吶喊。
參考文獻
[1]周朝暉.繪畫內容的革新者——試論契里柯對西方現代繪畫演進的歷史貢獻及影響[J].藝術教育,2010,10:20-21.
[2][英]威爾·貢培茲著;王爍王同樂,譯.現代藝術150年[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3:318.
作者簡介:章贊(1994年-),女,漢族,浙江紹興人,碩士,研究生,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