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制作高質量的廣播節目,合理開發及應用本土紅色文化十分重要。本文簡述基于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優質節目的重要性,接著提出制作廣播優質節目的實施對策,包括挖掘本土紅色資源、推行節目播出模式、實行聯動多元制作以及創新節目內容形式,為相關人員提供理論參考,旨在進一步發掘和利用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提高廣播節目制作水平,實現紅色文化與廣播節目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紅色文化;廣播節目;多元化制作
中圖分類號:G2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099-02
一、前言
紅色文化是黨和人民經過長期革命斗爭形成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斗爭精神和較高的時代教育價值。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不僅有助于傳承優秀的紅色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助于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廣播節目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廣播節目制作必須注重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融入本土紅色文化,制作紅色廣播節目,有助于提高廣播節目的競爭力。
二、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優質節目的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可以為廣播節目的制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在廣播節目的制作過程中,紅色文化與廣播節目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本土紅色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和傳播價值,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節目,能夠實現節目內容的創新,有效提高節目的質量。另一方面,廣播節目播出創新了紅色文化傳播路徑,廣播節目具有傳播功能,將本土紅色文化融入地方廣播節目,不僅拓寬了紅色文化的傳播渠道,也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基于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優質節目是促進廣播節目發展的有效舉措,對于開創多元化廣播節目及打造紅色品牌節目具有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主要包括物質資源和非物質文化兩方面,物質資源以地方紅色革命古跡以及革命紀念場所等紅色載體為主,非物質文化一般表現為地方革命精神,如具有代表性的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體現著革命先烈不屈不撓的斗爭勇氣。本土紅色文化是社會生產中的重要資源,其開發價值不只局限于政治教育,在經濟開發中也有著廣泛用途。現階段,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持續提高,紅色文化作為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眾多產業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如教育行業、旅游業、媒體業等。利用紅色文化實現產業內容、形式的創新,不僅能夠解放文化生產力,還能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1]。以河北省打造的品牌廣播節目《燕趙傳奇》為例,該節目在深入挖掘河北地區紅色文化的基礎上,開展節目制作工作。河北省歷史悠久、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具有較強的文化開發價值。該節目作為一檔歷史文化類的廣播節目,立足于本土紅色文化,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巧妙地融合了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積極開創了廣播節目新形式,成為了主流媒體發掘及弘揚河北地區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的范例。
三、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優質節目的實施路徑
(一)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
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節目,要立足于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突出地域紅色文化優勢,實現本土紅色文化與廣播節目的有機結合。在具體開發及應用中,廣播節目制作人要樹立全局觀念,從廣播節目長遠發展的角度進行創新制作,結合本土紅色文化豐富廣播節目的內容,加大對本土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度,拓寬紅色文化的傳播渠道,提高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打造地方紅色品牌節目。廣播節目運營商要對紅色品牌節目進行宣傳,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網絡信息宣傳平臺,借助網絡平臺宣傳紅色品牌節目,擴大廣播電臺的宣傳范圍,提高廣播電臺的知名度,不僅能使廣播節目得到更多受眾的支持,而且能夠降低節目的宣傳成本,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河北人民廣播電臺推出的歷史文化類廣播節目《燕趙傳奇》就深入挖掘了京津冀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節目制作中,欄目組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和利用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突出選題的新穎性、結構的連續性以及內容的關聯性,改變了以往節目單一化的制作模式。節目從較高層面出發,剖析河北紅色文化的基本內涵,推出“根脈文化”“民俗文化”“長城文化”“皇家文化”“誠義文化”五大系列,將河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件和典型人物演繹出來,引起當地受眾的興趣,增強當地人的文化自信。同時,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秉承多樣化的節目策劃理念,側重打造紅色品牌節目,定期組織“根脈之旅”“紅色之旅”等文化活動,調動地方群眾的參與性,讓受眾通過真實的走訪活動,真切了解河北地區的紅色文化內涵,借助河北紅色文化廣播資源,進一步增強廣播節目的制作效果。此外,欄目組還在省內外發出“紅色故事”征集令,擴大河北紅色文化的宣傳范圍,向廣大群眾展示河北獨特的歷史文化,不僅實現了對河北本土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也突出了河北紅色文化的優勢,打造了河北紅色文化品牌節目,增強了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二)推行廣播節目播出新型模式
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電臺節目是打造廣播優質節目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興媒體的發展使廣播電臺面臨一定的挑戰,為了適應現階段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提高廣播節目的市場競爭力,廣播電臺必須在明確市場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推動節目內容制作及播出形式的創新,不斷為廣播電臺節目注入新時代元素,融合本土紅色文化,推行節目播出新型模式,滿足受眾的個性化心理需求。
首先,要明確播出時間。一般情況下,廣播節目都有固定的時間,對于一些綜藝性節目而言,更有明確的播出周期。以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制作的綜藝節目《年代秀》為例,該廣播綜藝節目定于每周五21:10播出,面向更多受眾提供優質節目,吸引更多受眾觀看廣播電臺節目,不僅能使受眾了解本土紅色文化,還能提高廣播節目的播放量。
其次,要劃分播出版塊。廣播綜藝節目是對傳統廣播節目形式的創新,改變了以往以聽為主的方式,融合現代新型廣播媒體與傳統廣播媒體節目制作理念,對原有的節目制作模式進行調整。廣播綜藝《年代秀》就基于傳統廣播節目的創新,根據節目內容將廣播綜藝節目大致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在廣播綜藝節目中增加游戲互動環節,通過年代答題、經典復刻等方式開展節目活動,使受眾在嘉賓參與游戲答題的過程中了解時代文化,領悟革命先烈和時代英雄身上的斗爭精神。同時,在主持人的講解下,深層次地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引起受眾對紅色廣播綜藝節目的興趣。第二,該廣播綜藝節目融合了本土紅色文化,以影像播放、實物展示、音樂演奏等形式進行表演,真實還原了革命事件,介紹了時代革命英雄。第三,廣播綜藝節目中設置了“文化小史記”板塊,通過全面參與和互動,提高受眾參與的積極性,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達到廣播綜藝節目教育宣傳的效果[2]。
(三)優化廣播節目制作內容和形式
紅色文化是廣播節目制作的重要資源,也是豐富廣播電臺節目的重要元素。現階段,傳媒行業不斷發展,廣播節目要實現自身的發展建設,必須制作具有特色的廣播節目,在傳統內容單一的節目制作中融入本土紅色文化,積極開發紅色文化資源,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優質節目。
首先,要貼近群眾心理需求。面臨嚴峻的媒體競爭,廣播節目制作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群眾,了解受眾的實際心理需求,盡可能制作貼近受眾需求的廣播節目。廣播節目制作人要考慮各個階段及各個層次的受眾群體,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充分利用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廣播節目,引起當地受眾的情感共鳴,強化節目制作效果。例如,江西地區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贛州音樂廣播電臺在制作廣播音樂節目時,融入贛州紅色文化,組織專業的播音人員對省委書記推薦的《紅色家書》進行錄制。將紅色書籍改編為有聲讀物,不僅創新了紅色文化的傳播形式,也能使廣大受眾了解到江西一帶的紅色文化,增強當地人對本土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有效提高廣播電臺制作節目的水準。
其次,要豐富廣播節目的內容。內容創新是新興媒體時代廣播電臺實現自身發展的核心要素,制作內容的創新主要表現為,在廣播節目中融入紅色經典歌曲,打造多樣性的廣播節目。在實際的節目制作中,廣播節目制作人要具備創新觀念,將一些紅色歌曲穿插到節目中,用紅色經典歌曲使受眾身心得到放松,在弘揚和傳承本土紅色文化的同時,實現廣播電臺節目內容和形式的創新發展。例如,在《城市交通之聲》節目播出的過程中,插播紅色經典音樂,放松受眾疲憊的身心,分散受眾的注意力,發揮本土紅色文化的積極作用。
四、結語
紅色文化是廣播節目制作的重要資源,依托本土紅色文化制作廣播節目,能夠有效提高廣播節目的制作質量,對于廣播媒體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今后的廣播節目制作過程中,要了解廣播節目的發展趨向,立足廣播節目制作的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紅色品牌節目,采用廣播節目制作聯動多元模式,推動廣播節目制作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提高廣播節目制作的質量,促進媒體行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翁佳.淺析“紅色故事”的內涵與傳播創新——以《國寶檔案·人民的勝利》系列節目為例[J].中國電視,2018(12):52-56.
[2] 鄧艷昕.媒介融合環境下的贛南紅色廣播發展研究初探[J].傳播力研究,2018,2(31):5-6.
[3] 陳瑩.淺析江西廣播電視臺建軍90周年專題新聞節目中紅色文化傳播的方式[J].老區建設,2018(10):75-78.
[4] 張明德,張巧蓮.用廣播節目講好紅色故事——山西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紅色家書·記憶》創作談[J].中國廣播,2019(11):68-70.
[5] 許偉麗.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輯工作的創新[J].現代農業,2019(4):95.
作者簡介:趙琳(1981—),女,山東冠縣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廣播優質節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