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琰琰
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人們對運動訓練更加關注和重視,為形體課程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作者在形體課教學的過程中,嘗試形體與禮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把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二者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優美的姿勢和動作,塑造學生的形體美,使學生既懂得欣賞美,又能加強自己的表現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綜合素質。本文對形體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形體訓練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可以對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產生直接的影響。形體訓練課程標準與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相協調,以學生身體實際為基礎,配合多種訓練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態和氣質,糾正學生的不良生活姿態。將形體訓練與禮儀教育相結合,達到了內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機統一,全面提升了高中生的素質教育。
1 高中形體課的意義
1.1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形體課中注意及時給學生補上一些禮儀教育。例如:“與人交流時,首先要身體的正面朝向對方,同時用散點柔視充滿善意的目光注視對方,這是尊重也是禮儀的表達形式,想讓別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別人,你都不看對方一眼,這不就成了目中無人了嗎?既然你不尊重別人就很難得到他人的尊重。”同學們的行為果然發生了變化,每次上課她們會隨著我的站位調整方向,讓師生問好成為一種彼此尊重有儀式感的形式,而不是可有可無的裝樣子。禮儀禮節是道德修養的體現,也是道德實踐的載體,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際交往中,用優美的形態表達禮儀,比用語言更讓人感到真實、美好和生動。
1.2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形體訓練不僅是身體素質的訓練,也是一項樹立審美標準、提高藝術修養的必修課。選擇較美的環境上形體課,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的優雅氣質。另外,形體訓練是以舞蹈和體操為基礎,培養學生身體、神情、心靈、姿態等多種美的感知力與表現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優雅的形體氣質。
1.3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中生的課程繁重,學習壓力較大,部分學生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容易出現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果老師不能及時發現,輕則影響學業,重則可能會造成心理、身體的傷害。通過形體禮儀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身體的美感,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增強學生與他人交流的欲望,激發學習的自信和進取精神。提高學生對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困難和痛苦面前,能夠運用禮儀的交往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獨自苦撐,當學生在解決問題上有成就感時,對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就會更加自信和積極向上。
1.4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今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只是其一,良好的形體和高雅的氣質同樣必不可少。我校提倡全面育人,因此把形體禮儀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形體禮儀課程能夠很好地將身體素質的訓練與精神文明教育相結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展個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2 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2.1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重新對藝術美產生新的認知,在形體課中感受到藝術美的價值,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授課的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真正的做到學有所用。從而激勵學生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在進行形體課程教學的時候,學生們才能做到真正主動的學習。藝術美是依靠學生對藝術的欣賞而感受到的,雖然形體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但在教學中教師可播放相關視頻,在視頻學習中給予學生榜樣作用以及藝術美的享受。只有學生本身對形體美抱有憧憬和興趣,才能將形體課更好的學習下去,帶動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在形體課中獲得更大的收獲。
2.2“看、做、想、說”全方位教學
教學不是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而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良好的教學條件進行形體禮儀課程的訓練,讓學生手、眼、口、腦并用。教師要正確引導和客觀評價學生,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邊做,理解知識并用實踐證明。可以分組練習,讓學生設計自己喜歡的場景,在練習的過程中互相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及時糾正和改進自己的不足。
3 結束語
現代的教學理念,已不再是成績代表一切,而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標。形體訓練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訓練改變學生的整體形象,擁有更加優雅的氣質。從我校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活動現狀來看,實際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完善,需要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明確形體訓練課程開展的重要性,結合學生實際需求,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使形體訓練課程可以發揮更多的作用和價值。
(作者單位:太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