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軍
高職院校是培養各種專業人才的重要階段,本論文通過文獻收集和訪談形式分析了高職體育游戲教法存在的缺陷,表明高職體育教學對體育游戲教法滯后;其中包括利用體育游戲改變教學手段;利用體育游戲教法組織體育競賽;利用體育游戲教法傳授健康知識;利用體育游戲教法宣揚體育精神;使體育游戲完全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的提高。讓學生可以在進入社會后依然每天自覺進行體育運動,幫助自身擁有強健的體魄。
1 研究目的
本論文以高職院校體育游戲教法的應用為研究對象,對體育游戲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情況上,分析體育游戲教法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其原因;為體育游戲教法在高職院校教學的應用提供建議。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維普,查找了有關體育游戲在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研究等方面的資料、文獻和書籍,對此進行歸類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 訪談法
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訪談,了解高職體育游戲開展的情況。
3 體育游戲教法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應用情況
3.1 體育游戲教法缺乏趣味性
老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往往注重體能和學習技術動作為主;很多情況下學生之所以會不喜歡運動,或者不愿上課,體育教學很缺乏活力。訓練方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不具有科學性,導致學生長時間處于超負荷的運動狀態當中,甚至會讓學生的身體產生強烈的不適感,慢慢對體育課程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3.2 體育游戲教法缺乏靈活性
體育訓練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耐受力,并讓學生在心里層面受到洗禮。但是,單純的體育訓練不僅會讓學生失去耐心,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心理以及身體上的倦怠感。競技比賽雖然能夠讓學生展現出自己在體育運動方面的才華,但是教師并沒有將這幾種經濟運用加以結合,沒有將幾種運動結合為有機地整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便會因此受到嚴重阻礙,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熱情也會因此逐漸消退。
3.3 體育游戲教法缺乏健康教育思想
很多體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經常忽略了健康知識的重要價值。健康知識的傳授課可以讓學生尋找到正確的運動方式,還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身體的運轉方式。由于健康知識中的很多原理較為枯燥乏味,再加上很多學生本身并不重視體育課程,教師在講述理論課程的時候往往無法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果,還是會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錯誤的運動方法。
為此,體育教師必須及時進行教學手段的革新,積極利用游戲教學的模式提煉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將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嶄新的游戲教學理念進行有機融合,還能夠通過這項運動增強自身心血管的活力,也可讓自己的呼吸系統得到很好的鍛煉。不僅如此,體育運動還能夠很好地磨煉學生心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艱苦奮斗以及不畏艱難的優秀精神。積極運用體育游戲進行課程教學,讓學生能夠尋找到更為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重新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保證自身的教學質量。
4 對高職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教法完善的措施
4.1 利用體育游戲改變教學手段
體育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變換自己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從多方面進行身體機能的強化。同時,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同一種類型的訓練也會讓學生的肌肉逐漸產生疲倦感,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休息和訓練。所以,教師應該利用游戲教學的思想幫助學生尋找到多樣化的訓練方案。要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最大發揮自己的運動潛能。此時學生的身體的運動神經已經徹底興奮起來,教師則可以通過利用“貼人”的游戲來訓練學生的反應敏捷性。在游戲當中被他人抓住的學生需要進行兩組折返跑,隨后方可再次進入到游戲之中。這種訓練方式還能夠鍛煉到學生的爆發力。經過幾組折返跑訓練后學生的身體已經進入了最佳的運動狀態。隨后教師再安排學生進行800米的跑步訓練。此項跑步訓練需要學生消耗更多耐力,訓練結束后教師需要安排學生進行短暫的休息。之后再安排學生進行100米的跑步訓練。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學生的課程內容比較充實有趣,同時又不會讓學生產生倦怠感。因此體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去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將游戲教學的概念融合其中。這樣勞逸結合的訓練方式才是最具有效率的。
4.2 利用體育游戲教法組織體育競賽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一定要改進以往的體育教學形勢,將多種競技項目進行有機融合,強調競技比賽的趣味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學生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充分展現自己其他運動領域的內在天賦,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夠產生一種自豪感,并會將自身的優勢發揚光大,我國的體育教學事業也能夠因此蒸蒸日上。比如,教師可在組織競技比賽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進行100米的短跑。此時學生的身體由于激烈運動的影響失去了一些體力。因此,教師需要安排一些耗能較低的運動讓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可以安排跳繩這樣的有氧運動進行接下來的比賽。學生需要利用一分鐘的時間進行跳繩,并安排專門的學生記錄數據。學生的腿部已經受到了充分地鍛煉,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轉呼啦圈一邊向前行走10米的路程,學生的平衡能力能夠因此獲得提升。比賽此時已經接近尾聲,學生的體力也會到達極限。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兩人三足”的比賽,讓學生能夠相互配合,借助彼此的力量到達終點。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比賽的最后關頭了解到團結配合的重要價值,也能夠拉近每個學生的距離,強化學生的友情。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需要發放一些體育器材作為獎勵。這樣學生才會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參加競技比賽。在這種富有游戲趣味性的體育比賽中,學生可以因此得到更多的運動樂趣,學生不僅得到了體能的提升,還會受到德育教育。
4.3 利用體育游戲教法傳授健康教育思想
教師利用游戲教學的思想讓課堂的氣氛變革更加活躍。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當中了解到體育訓練的樂趣和意義。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前可以先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健康知識的視頻資料,給予學生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學生的注意力便會更加集中于體育理論知識課堂當中,學生也會健康知識擁有一個深刻的印象。隨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方才觀看的影像資料來進行一組對比游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要相當,同時進行反復多次的體育訓練。A組學生依照健康知識的內容進行訓練和休息,而B組學生則依照自己平日的習慣進行訓練和休息。A組學生在進行短跑訓練前沒有進行大量的補水。跑步的過程中讓自己的身體律動節奏和呼吸頻率相互配合。在跑步結束后,學生并沒有立馬坐下休息而是會進行簡單的舒展運動,在進行水分補充的時候也是將水徐徐咽下。而B組學生認為跑步會消耗體內大量水分,在跑步前引用了很多的水,跑步的時候只是依照自己的心情跑動,訓練結束后便立即坐下休息。經過連續兩次的訓練后,兩組學生需要進行最終的比賽。A組學生的身體狀態要優于B組學生,到了第二天的時候,B組學生出現了明顯的肌肉酸痛感。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結果是由于劇烈運動前大量飲水會導致血液流向四肢,胃部也會因此產生負擔。而在跑步過程中科學調整步調以及呼吸頻率才不會讓身體產生明顯疲倦感。在身體激烈運動后由于肌肉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舒展運動能夠防止乳酸在肌肉處堆積,緩解肌肉的酸痛感。通過這種簡單的運動游戲,學生便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健康知識具有的深刻意義。
4.4 利用體育游戲教法宣揚體育精神
高職院校的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去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為此,體育教師應該利用課下時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聯系,了解學生現階段最為重視的運動類型是什么,并了解學生最為喜愛的體育明星都有哪些。這樣,體育教師在設計體育課程的時候才會具有明確的目的。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理論課程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小型的演講比賽,讓學生到講臺前講述自己最喜歡的體育明星的名人軼事,并讓學生闡釋自己為何喜愛這位明星,解釋自己曾經在精神層面受到怎樣的感染。對于擁有相同思想觀念的學生可以自動結為一組,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由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校園中真正參與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也能夠將體育明星給予的精神養料好好消化。同時,院校的體育部門可以利用校內的資源進行足球課程的宣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了解到體育精神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廣播站播報體育新聞資訊,或者是利用學校公共櫥窗來展示與足球相關的趣聞。在繼續櫥窗整理和裝飾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精神鑄造的過程中,讓體育化能夠體現在校園內部的各個角落,幫助學生徹底了解到球星的偉大精神和成就。在新生入學之際,學校便可以成立相應的體育社團,讓志趣相投的年輕人齊聚一堂,共同構建好社團的未來。為學生提供展現自身體育才華的重要舞臺。
總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潮流發展趨勢,一定要根據當代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用嶄新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在精彩紛呈的體育游戲當中獲得體育領域綜合能力的提升。學生能夠在這種多元化的體育游戲課堂中深刻領悟到體育運動的價值所在。這樣,學生在習得各種體育技能的同時也可以獲得身心的放松,并領悟到體育精神的偉大之處,學生能夠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利用這種精神去積極面對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同時,體育教師自身也要不斷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了解當今社會學生的實際需要,利用在各種培訓課程中了解到的先進授課理念來完善自身的授課方式,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發展進步。
(作者單位: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