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玲
素質教育的推進和發展,也助推著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和改進。同時,社會各界以及學校和家長對小學體育和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越來越重視,也逐漸意識到小學體育在配艷個小學生身體素質乃至綜合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和關鍵影響。本文從優化小學體育課程的意義出發,探尋如何優化小學體育課堂以及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對小學生體育素養的內涵進行分析探討,探索小學體育課堂的優化,希望可以通過研究,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為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添磚加瓦。
1 優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意義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內容既包含必要體育知識的普及、基礎體育器材的初步了解和基本運作,淺層次體育歷史的大致講解,體育文化的初步傳播等,同時也包括在體育運動的教學過程中,鍛煉小學生的身體和體魄,錘煉小學生的心智。要想做到一整個國家的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體育素養的提高以及體育水平的提高,就要從小學生抓起,只有讓小學生充分地全面地認識到體育教學對身體發展所具有的積極意義,才能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進而更好地影響整個國家身體素質的提升和體育素養的提高。對小學體育進行優化和改進,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促進小學生自身人格培養,還能促進社會對體育的重視和鍛煉意識。進行小學體育的課堂優化,小學生通過適當的和適度的體育鍛煉,小學生的胳膊、腿部有了充分的拉伸,通過進行足球、籃球等多種方式的運動,可以幫助促進小學生骨骼的成長和肌肉的生長,以及運動意識的培養和發展。通過對體育教學的優化,通過開展目標明確、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身體發育都有著有效的發展。
此外,體育運動多是以競賽和小組活動為組織形式的,小學生在參加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時,也有利于培養自己的競賽精神和合作意識。例如,在小學籃球、足球、或排球等運動的開展中,小學生要進行團隊合作、積極與隊友進行溝通,既培養小學生交流的耐心,也培養小學生對他人的理解意識。小學生通過合作獲得比賽的勝利,就可以收獲和品味到成長的喜悅和勝利的芳香,也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塑造和培養。在體育課堂的進行過程中,小學生如果養成了持之以恒進行運動的良好習慣,這種良好習慣也會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小學生家人和朋友,也從側面響應了全民健身這個口號的號召,進而有利于全民健康體魄的培養和全民運動精神的塑造。
2 優化小學體育課堂的具體措施
2.1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由于應試教育的觀念和影響,小學體育教師也經常會產生“體育知識給孩子們用來放松的學科”這種錯誤的想法和思維,會因為對體育教學的忽視和不在意而出現體育教學的內容準備不充分、體育課堂的教學設施非常薄弱、體育課堂規劃不完善等情況。而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的限制和生活閱歷的不足,通常會有很強的向師性的心理,會下意識的模仿和跟隨教師的思想和方法。因此,當小學生發現任課教師本身對該體育課并不重視,小學生自然而然也會輕視體育教學的開展,更不會主動學習體育相關知識。此外,由于教師并不注意體育教學的設計和開展的技巧,體育教學的開展枯燥乏味,小學生當然難以對體育課程產生較大的學習興趣,體育學習的熱情也會下降甚至衰退,更不在意學習相關的運動技能。傳統教學方式下,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堂完全變成了教師用來休閑的場地、學生用來休閑和娛樂的課堂 ,這樣就與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精神培養的要求背道而馳了。因此,體育教師要想優化體育課堂,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理念,重視體育課堂的開展和體育教學的意義所在,積極設計體育教學的相關規劃和相關內容,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來喚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興趣。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用自己影響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觀念和看法,引導學生重視體育教學。
此外,在部分小學中,學校對體育科目的重視也相當不足,認為體育教學是可有可無的,部分學校甚至安排其他科目的老師“兼職”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的所涉及的課程不夠重視,體育器材的提供也嚴重不足,阻礙了小學生學習相關的體育知識或體育技巧,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學習體育和實踐體育活動的體驗。因此,學校要樹立和更新正確的體育教學理念和觀念,加強和促進小學體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2.2 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
部分小學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開展和涉及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下的操場活動上,固定單一的操場活動不僅無法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也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因此,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對新鮮事物進行探索、對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等行為特點,為體育教學添加更多更豐富的教學方式,增加與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增進體育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感情,促進體育教學的開展和進行,也喚起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愛好,為小學生培養自己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意識以及體育素養打下基礎。例如,在小學排球的教學開展中,體育教師就可以選取不同的動畫人物打排球的片段,或者在網上收集和整理相關排球健將們練習排球時的運動視頻等,用信息化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出來,同時講述排球運動的起源、發展歷史以及介紹優秀的排球運動員等,在通過視頻演示進行排球相關的操作流程和運動技巧,靈活運用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喚起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和學習熱情,最后教師再親身示范排球的相關動作和運球、擊球的技巧,以身作則,促進教學效果的更好發展,吸引學生對排球的關注和喜愛。
2.3 教師要開展體育游戲,運用激勵手段
小學生好奇心旺盛,競爭欲也較強,自尊心較強導致小學生更喜歡激勵教學而不是批評教學。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將激勵手段融進教學中去,要善于發現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態,抓住小學生的興趣特征,將體育游戲和激勵手段引入教學中去,營造輕松愉快且有趣的課堂氛圍和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對體育課程更加充滿學習的動力。
教師在將體育游戲融合進體育教學中時,要圍繞著小學生的個人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既要做到彰顯和表達出體育游戲的有趣性和刺激性,積極引導和鼓勵小學生參與游戲和與同學進行互動;也要重視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學的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游戲的時候,實現體育教學對鍛煉身體的積極促進作用,以便達到教師期望的使用體育游戲來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培育和建設的效果。體育游戲最重要也最吸引人的特點就是其濃厚的趣味性,因此,教師在策劃體育游戲時,要注意保持和增加體育游戲的趣味性,不斷吸引學生的參與和活動,只有這樣,小學生自身的身體體質才能得到有效且實際的鍛煉,才能實現教師策劃體育游戲的目的。當然,教師在策劃體育游戲的生活,也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游戲的刺激性和趣味性,要時刻牢記體育游戲是為了體育教育服務的,是為了增強小學生的體魄和體育素養服務的。
3 結束語
體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心態,重視體育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重視體育對小學生綜合素質和良好體魄的塑造功能。教師要從優化體育課堂出發,創新體育教學的開展方式和組織方式,不斷探索體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努力存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的提高,進而健全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格,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管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