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振
當今時代,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注重對目前小學體育教學課堂進行改善。因為小學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健康和協調性發展非常重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應該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自己的課堂進行逐步的完善,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本文通過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現狀展開分析,簡要的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課堂的實踐策略,希望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社會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創新性和復合性的人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更不符合新時代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的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
1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現狀
1.1 課程目標不明確
在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課程目標的設置常常不夠明確,這樣就會造成學生難以通過體育練習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當中,由于文化課程的壓力比較大,所以體育課往往會被忽略,學校往往會只考慮考試成績的好壞,這樣就導致了體育教學難以有效的開展。其次,學校對體育不夠重視,體育課程時間有限,學生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而學生平時又缺乏戶外游戲的時間,老師又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體育課堂上往往學生的時間也是非常有限的。學生往往會在課堂上要求老師帶他們做一些額外的戶外游戲,但這樣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體育教學目標的設定。最后,由于我國的教育程度不均衡,在我國比較落后的地區,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都比較有限,也降低了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
1.2 課堂教學掌控力不好
在我國的部分體育課堂當中,由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置不明確,使在課程當中教師開展教學內容,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有的學校體育課教師并不注重真實的教學,只是讓學生在體育課上自由的玩耍,這種課堂內容設置難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其次,在部分地區的體育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還會出現學生意外受傷的情況,這種問題就會使學校對體育課程的安排變得更加擔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些學校采用把體育課堂轉移到室內進行的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的身體活動來達到避免學生受傷的目的。還有的學校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環境和過程比較枯燥乏味。此外,由于體育教學當中的部分內容擁有比較強的專業性,讓多數學生都難以理解,參與度比較低。
1.3 缺乏對學生的品格培養
在我國傳統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由于教學目標設置的不合理,還有一些陳舊的觀念的影響,讓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會忽視對學生品格的培養。許多學校采用的教學模式是通過思政課堂對學生展開道德素質培養,這樣德育教育的內涵就被拘束在一個比較小的范圍內,使得學生在生活當中難以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運用。同時還有一部分學校往往會采用監管的方式對學生開展道德素質培養,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影響學生的自尊心,并且還會使他們無法形成自我管理的習慣。還有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給體育教學下了一個只能增加學生身體素質的定義,并未考慮到學生道德素質成長的內容,這種教學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在課程當中的主動發揮能力。
2 優化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 設置科學合理的目標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轉變自己的傳統教學觀念,對體育教學重新定位,要提升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教師要對新課改要求進行研究,然后提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綜合素質提高了,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其他素質。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應該更加深入的研究素質教育的理念,提高對自身的要求,不斷的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要充分的利用周圍的條件來幫助自己進行教學,以便于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根據課堂的情況和教學目標的轉變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
比如在田徑運動的教學過程當中,許多老師都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健康身體素質。教師不能只是要求學生跑步的速度,更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培養他們養成一個跑步的好習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自己的重要性,讓他們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鍛煉習慣。所以在以后的體育課堂上,教師應該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尋找適當的鍛煉方式,讓學生能夠做到自我的鍛煉,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不是獲得一個良好的體育成績。
2.2 科學規劃教學方式
由于教學內容設置的不夠合理,往往會造成某些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下降,也會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針對這一問題,體育教師在開展課堂實踐的時候,采用分層教學的辦法,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來做出合理的課程安排。在分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正確的評測,通過身體之間的差異和學生的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分組。把身體素質比較優秀的同學放在一組,然后再對其進行比較專業的體育指導,進一步加強他們的身體素質。而身體條件一般的同學教師就可以組織他們開展一些趣味性的體育活動,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能夠提升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健身習慣。剩下的少部分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同學,教師就可以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讓他們自由活動。
例如:五年級的學生正處在一個成長和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模仿力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對于一些相對比較直觀、容易模仿的體育課程比較感興趣。所以教師就可以通過籃球游戲運動來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準備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球操,讓學生的身體得到充分的拉伸,這樣可以防止運動損傷。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耍球游戲,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示范如何做這個游戲,給他們介紹幾種運球的方法,比如雙手拋接球,環繞球等。再然后就可以指導學生在原地做運球練習,并對不同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然后再用比賽的方式,讓他們產生更多的鍛煉,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
2.3 尊重學生差異,豐富活動形式
單一的教學活動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即便是再有趣的活動,學生做的多了,也會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教師要提升學生對體育課堂的期望值,讓他們對體育課堂產生興趣,在教學活動上,對活動的形式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思考。當然給學生進行豐富的體育活動,并不只是為了豐富課堂的環節,更主要的還是希望能夠發展和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堂當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練習,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為他們以后的體育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強調以學生為本,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來設置課堂,要聯系他們的生活體驗,要讓他們產生積極參與課堂的興趣。要重視營造一個自由和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做到對他們體育知識的豐富,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體育素質,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努力的探究,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餐巾參與進課堂中,從而最大限度的提升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泗陽縣大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