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李萌 劉后
為適應當前校園內學生的發展變化,教育部對課程標準進行了改革,改革涵蓋了學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體育學科上也作出了較大調整,在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培養的情況下,提高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實踐能力,逐漸成為新時代體育教育中的重點發展方向。
1 變換練習法
變換練習法是指在高校體操普修教學過程中,不斷變換各種因素,對體操進行反復練習的方法。在高校體育教學體系中,體操教學是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必修課程,其中變換練習法的合理應用至關重要。教師在體操教學中,利用變換練習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也使得學生在不間斷的體操練習中,增強體質,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對學生體育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校的體操教學中,運用變換練習法可以隨著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對體操動作掌握的熟練度來改變體操練習過程中的難易度,使得初學者對體操的學習由淺入深的進行,逐漸體會體操的奧妙,在對體操練習過程中,加深對體操的感悟和體會,幫助學生復習已掌握的動作要領,提高對動作的完成度,提高學生的身體能力和素質。
2 高校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理念發生沖突
在高校體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體育運動逐漸成為學生的必修課,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時,教師組織開展各項體育運動,著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這種精神與國家教育部多年前提出的體育健康教育理念發生沖突,激化了體育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的矛盾,使得體育教學在高校中常年得不到重視。
2.2體操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現代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發展狀況,制定了相應教學計劃,但仍出現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不符的情況,證明教師在做教學計劃時,未能及時明確體操教學的教學目標,對體操教學流于表面,教學過程中只是對體操的基本動作進行簡單練習,學生的練習強度和練習時間均不能滿足教育部的要求,嚴重阻礙了新課程標準在校園內的推廣和普及。
2.3體操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
在高校的體操教學中,學生多以列隊方式,對教師播放或示范的體操動作進行模仿式練習,缺少練習體操的基礎設施,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專業的體操設施,對學生的體操協調能力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
2.4體操教學評價體系單一
在現階段,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體操教育的評價多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在學期中或學期末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測評,考核內容多為簡單的體操動作,對于本階段的學生來講,這種考核簡單好過,難易度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體操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評判標準上也出現較大問題,僅僅以體操動作為考察標準,忽略了學生在體操學習過程中的人文因素,導致體操教學評判標準單一,學生在課堂中無法發揮其主體作用的優勢。
3 變換練習法在高校體操普修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3.1變換練習法的具體方法
3.1.1負荷變換訓練法
負荷強度訓練是一種體操動作結構穩定,學生在進行運動時,可以通過變換學生新陳代謝的形式來達到提高學生能量代謝速度的目的,增強學生體操運動過程中的有氧環節,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3.1.2內容變換訓練法
學生在體操訓練中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對負荷強度進行調節,改變動作結構,以固定的代謝形式為學生提供對抗性運動方式,有效提升學生體操練習的效果。
3.1.3形式變化訓練法
通過對學生的運動形式進行變換,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變換形式主要體現在訓練場地、訓練方位、訓練環境上的變換,擴大學生進行體操運動的范圍,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2變換練習法的具體應用
在變換練習法應用到具體的教學環境中,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變換,發揮變換練習法在體操教學中的作用。
3.2.1變換體操練習環境
變換練習環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變換體操練習的自然環境,這種變換主要是改變學生的練習設備。在教師進行體操教學時,要對不同的教學器材進行充分了解,具體教學時可采用室內教學與室外教學相結合的辦法,根據不同的季節或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態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旨在增強學生對體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體操訓練的效果;二是要變換體操練習的氣氛環境,教師對體操教學進行有利引導。例如:在體操練習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狀態對教學計劃和教學過程進行調整,適當組織與體操相關的活動。在學生學習狀態低迷時,教師可采用體操小組對抗賽的方式,增加學生對體操學習的欲望和信心,對學生的不良情緒加以引導和轉移,實現了對學生進行體育素質教育的正確引導。
3.2.2變換體操動作時間
變換體操動作時間是以延長或縮短動作完成的時間為目的的,是教師在通過對不同體操動作進行細分后,根據每個動作的動作要領以及動作的重難點設置不同的動作時間,保證學生對不同體操動作的訓練效果。例如:教師在對技巧動作中的肩肘倒立進行教學實踐時,可以將倒立的速度進行人為方式的減慢,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肩肘倒立時需要用到的發力點,在實際操作中,放慢向上升髖的速度,找到升髖動作的發力點,通過反復訓練,學生基本可以完成對動作的拆解和快速發力的過程。同樣,體操練習中需要持續控制完成的動作,教師可以采用縮短完成時間的方式,降低學生身體的壓力,增強了學生對體操動作完成的信心。例如:初學者在學習單杠騎撐后腿擺越轉體180°時,動作可以相對快些,在加速條件下做動作,會使學生對動作記憶更深,以便下次做動作時快速找好發力點,在短時間內完成體操動作。
3.2.3調整體操器械
對于體操初學者來說,體育器械過高是練習中的一大障礙,體操練習中,學生對器械的高度產生恐懼心理,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訓練者對體操運動出現抵觸情緒。因此,適當降低體操器械的高度對訓練的順利開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得訓練者可以在較為舒適的高度環境下,快速掌握體操動作要領,進而加強對動作的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采用適當降低山羊、跳馬高度的教學方法,將器械的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降低動作的難度,緩解學生對高度的恐懼心理,使得動作更易完成。體操器械的寬度與高度一樣,都能對體操初學者造成影響,寬度過寬容易加大訓練者的訓練難度,導致動作完成度不高。例如:教師可以將雙杠的兩杠之間寬度進行合理調整,在調整器械寬度的基礎上將支撐面縮小,在學生進行初次訓練時,允許更大的誤差,幫助學生完成體操動作。體操器械的長度對初學者也會產生練習障礙,學生的主要障礙是在對體操項目的恐懼心理方面。為破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教師在實際教學方面經常利用跳縱山羊、縱箱、橫馬與跳板之間增放山羊的手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最后過渡到跳縱馬項目上來。
3.2.4改變體操動作的限制條件
改變限制條件對學生接觸單杠、雙杠、吊環等項目起到關鍵作用,其目的在于采取不同的限制手段,將體操技術進行改進,糾正錯誤姿勢,加速形成運動動力。以單杠和雙杠為例,教師在學生做動作時,要對學生的錯誤模式進行分析,大部分學生在分腿問題上出現的錯誤較多,教師采用改變限制條件的辦法,在學生訓練過程中,將兩腿綁住,于膝蓋處夾住紙巾,學生在做動作時會更加小心謹慎,分錯腿的問題也逐漸解決,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操動作的理解能力,對體操運動的推廣和普及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操教學在高校中存在很多問題,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高校在體操運動教學中,采用變換練習法,針對不同學生呈現出的不同運動特點,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這對高校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變換練習法是如今適用與各大高校體操教學的方法,簡化了教師的授課流程,減輕了學生的聯練習壓力,對學生的健康起到促進作用,協調個體之間的發展,從而為我國體操行業培養優秀人才提供巨大幫助。
(作者單位:首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