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
在傳統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在教學中大多采用灌輸教育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產生新想法,也無法創造新事物。因此,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一些教師開始關注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經過實踐證明,通過戶外拓展訓練,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由此,本文就針對戶外拓展訓練與大學生創造力的關系展開研究。
為了證明戶外拓展訓練與大學生創造力之間的關系,教師采取了實驗教學法,隨機抽取了100名專業學生參與到拓展訓練過程中,在學生參與拓展項目的過程中,教師全程進行觀察和記錄,并且針對于最后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1 創造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創造力主要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或者成長過程中能夠打破思維定勢,產生創意思想,創造全新事物的一種能力。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過程中,教師無可避免地會關注到創造力的影響因素。除了學生的先天智力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之外,最為重要的三大影響因素就是環境狀態、動機和思維風格。在不同的環境狀態下,學生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有些畫家在畫室可能無法產生靈感,但是如果讓他們到戶外寫生,他們可能會產生新的創意。動機主要強調的是任務取向的動機,比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想到不同解決辦法;第三點是思維風格,有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固定思維影響,但是在傾聽到他人的獨特想法時,學生們的思維風格可能會發生明顯的改變,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2 探析戶外拓展訓練與大學生創造力提升的關系
由以上可見,學生的創造力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由此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幾點因素來分析戶外拓展訓練與大學生創造力之間的關系。
2.1 營造自然環境,給予創造空間
在展開拓展訓練時,教師會和訓練團隊利用天然的場地和環境來設置一系列的活動,以達到磨練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因此,在展開戶外拓展訓練時,教師首先會選擇一個自然環境,在這種自然的環境下,學生們會不斷放松自己的心態,激發他們的潛能。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在教室內為學生們講授不同的學科知識點,所以教師發現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狀況。但是在這種戶外的環境下,教師發現學生們的心態出現了明顯的轉變,他們不自覺地被大自然的美麗景物吸引了目光,在這種自然舒適的環境狀態,很多學生都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所以,通過戶外拓展訓練,為學生創造力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可以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思維發展空間。
2.2 設置難度任務,找準任務動機
教師在展開戶外拓展訓練時并不是讓學生們外出觀光,教師會為學生們設置不同的拓展訓練項目,在參與拓展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出現明顯的動機。比如專業訓練人員要求學生們完成“雷區取水”這一項目。在這一項目中,專業人士選擇一個直徑五米的深潭中,在中心放置一盆水,讓學生們只使用一根繩子,在不能夠接觸潭面的前提下去取得水。在設置這一任務之后,教師發現學生們已經有了明確的動機,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取得深潭中間的水,并且不受旁邊障礙物的影響。在這種情形下,很多學生都會躍躍欲試,借助新穎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于學生的創造力培養產生了明顯的幫助,讓他們可以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發散自己的思維能力,幫助自己突破困境。
2.3 合作解決問題,發散創造思維
不僅如此,經過觀察發現,當前很多戶外拓展項目大多都是團隊合作項目,也就是說,學生必須要和其他的同學進行合作,才能夠共同完成任務。比如在“鱷魚潭”這一項目中,專業訓練團隊會利用四個油桶和三塊木板設置障礙,學生必須要全員安全通過障礙潭。在這個過程中,團隊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團隊出現分歧,就會造成整個過程非常混亂,延誤時間。在參與這一項目的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首先都會提出自己心中最合理的通過方法,然后在組內共同進行分析,找到最優的方法,在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風格發生變化,比如有的同學一開始關注具體的場地,而有的同學會從班級學生的之間的差異進行考慮,保持木板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在解決問題時有更加開放性的態度,愿意沖破束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一系列的戶外拓展項目訓練,可以讓學生們擁有更多的自我發揮空間,他們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提出全新的想法,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還會提出不同的想法,他們的思維會得到明顯的碰撞,在這種情形下,就可以促進學生創造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