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玉
高職體育是高職院校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身體工作能力、身體適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本文采用學生、教師調查、現場調研、師生訪談、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對鐵道車輛系所需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進行調研,并對鐵道車輛系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構建,做到體育服務專業,體育服務學生,實現體育教學為培養職業人才服務。
1 鐵道車輛系學生職業體適能調查結果
鐵道車輛系學生從業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及工作性質教師調查:
1)鐵道車輛系學生從業身體素質
根據調查得知,鐵道車輛系學生就業大多從事車輛鉗工、車輛電工、檢車員和動車組機械師等四類工種。工作多為車輛、動車方面的維修維護及故障處理。身體素質需要具備良好的上下肢力量和長時間的耐力行走等。
2)鐵道車輛系學生從業運動能力
通過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得知:(1)車輛鉗工:從事鐵路車輛機械裝置(車鉤重60-80斤)及部件制造、修理、裝配、調試等工作多需要手動安裝。(2)車輛電工:從事鐵路車輛電氣裝置組裝、修理、檢修、調試等工作,需要走、跑、攀爬、搬運、平衡等運動能力。(3)檢車員:分為貨車檢車員和客車檢車員,需要長時間蹲著作業,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對其進行維護及故障處理。(4)動車組機械師:檢查動車組各外表零部件狀態并進行維修維護,每日工作量約為4-6組車,步數在一萬步左右,需要走、跑、投、攀爬、搬運、平衡等運動能力。
3)鐵道工程系學生從適工作性質
工作崗位的性質決定了員工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技能,同時也反映出從業人員所需要具備的職業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車輛鉗工、車輛電工、檢車員工作性質屬于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兼備,體力勞動偏多,是一線工人。車輛電工工作性質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兼備,但對于體力要求不高,腦力勞動偏多些,是一線技術工人。
2 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體育教學模式
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始終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提高學生職業體適能能力,使學生在實訓學習中較好的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為就業從業和職業病的防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目標
鐵道車輛系的職業體適能教學目標是以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和職業體適能能力為主。通過學習使學生全面地了解職業體適能的提高方法,掌握職業體適能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使學生具備較好完成專業學習和未來職業工作的需要,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2.2 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組織程序
1)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特點
教學特點要突出本專業職業特色,鐵道車輛系體育課程設置要服務學生所學專業和未來從事的職業,提高專業學習能力和工作實際應用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機體對不良勞動環境條件的耐受力和身體適應能力,保持和增強未來勞動者的健康。
鐵道車輛系體育教學開展以符合專業特點的運動項目為主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力量和耐力素質,以及走、跑、投、攀爬、搬運、平衡等運動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還需要開設軌道交通類體育與健康等相關理論知識,如:職業病的防治和職業心理等。
2)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內容選擇
職業體適能教學內容的選擇,首先,要選擇符合職業特點的運動項目如:羽毛球、網球、田徑、足球、籃球、排球、攀巖、定向越野、素質拓展等。發展上肢力量應多采用啞鈴力量訓練、人體向上、不同位置的俯臥撐練習和仰臥舉杠鈴等。下肢力量結合專業特點多做蹲著走的練習,以及發展下肢肌肉練習的弓箭步走、負重弓箭步、扎馬步、兔跳、蛙跳等練習。腰腹力量多采用動靜相結合的練習方法如:平板支撐、仰臥舉腿、腹側、卷腹、背肌練習、超人式等練習方法。發展一般耐力素質可采用越野跑、30-40分鐘的定時跑,發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負重連續跳、較長距離的跨步跳、單足跳、高抬腿跑等練習方法。
3)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組織形式
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多種組織形式,理論課教學以班級教學為主。實踐教學采用選項課教學、模塊教學、專項教學、俱樂部教學等多種組織形式。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和不同體質的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職業體適能素質的提升,以及教學目標的完成。
4)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考核與評價
考核與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是教學效果精確化的過程,是對以往教學的比較。教學評價既要重過程也要重結果,鐵道車輛系體育教學模式評價采用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學生體質測試標準規定采用終結性評價為主,技術、技能、學習態度以過程性評價為輔。同時自我提升、專業實訓教師反饋以及用人單位評價等方式也作為一定的評價指標。學生參與社團、俱樂部、訓練隊或職業技能訓練類考核采用過程性評價為主,取得的成績作為評價指標之一。另外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考核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使教育功能充分體現出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 鐵道車輛系職業體適能教學模式實施保障
職業體適能教學模式的開展首先需要體育專業院校畢業的教師,既要有項目教學的能力,還要有體適能教學(包括職業病的防治和職業心理)運動保健和運動醫學教學的能力。其次,充沛的場地器材是開展職業體能教學的必備條件。最后,職業體適能教學要以項目教學為依托,結合鐵道車輛系特點,每節課要有相應的職業體適能教學時間,保證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并根據學生的自身素質,教師要及時做出調整和相應的計劃安排。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每學期開設一定時數的職業體適能方面的理論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體適能理論知識。以項目教學為依托,從中加入發展學生的職業體適能素質的練習內容,讓項目教學和職業體適能相結合,既發揮運動項目的特點,又提高學生的職業體適能能力,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素質。
3 總結
當前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要根據專業需要,制定符合自己本專業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從教學思想、教材內容到教學模式,一切圍繞體育服務專業,體育服務每一學生,為學生就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培養專業技術頂尖、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擎得起重任的共和國建設者,實現體育教學為培養職業人才服務。
(作者單位: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