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夢珂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落實,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得到了尤為的凸顯,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學校方面應該有意識的幫助學生培養起健康的興趣愛好,將強身健體作為學生的重要興趣與習慣,使得學生的自主以及獨立鍛煉能力得到提升,這也是現階段我國很多小學校園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任務?;诖?,本文嘗試對體育教學中小學生自主鍛煉習慣的養成情況進行了分析。
培養習慣是一種養成教育,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從現階段我國很多小學校園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師往往更加重視對基本運動技能的傳授,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體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這也使得很大一部分小學生的體育學習以及體育運動的興趣受到了一定影響,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缺乏獨立鍛煉的能力。
1 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現狀
1.1 部分教師以及家長的體育鍛煉意識較為薄弱
現階段,全民健身的理念開始在我國社會廣泛流行,但是,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往往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將更多的時間應用到文化課程的學習上,甚至認為體育鍛煉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時間。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往往對待體育課程的態度較為隨意,認為體育課程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取得怎樣的成績。同時,還有很多小學校園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考評的時候,往往最終的考評結果由學校以及班主任說了算,不需要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直接評價,正是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使得教師以及家長往往對于小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情況重視程度并不高。因此,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也就變得越來越淡薄,并沒有養成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1.2 小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意識以及能力
整體來看,雖然素質教育理念已經開始在我國全面落實,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小學學校存在“重智輕體”的教育情況,使得很多學校在教學思想上與現階段的素質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偏差,并且這種思想意識往往已經根深蒂固。也正是因為這種“實用主義”大行其道,使得素質教育的理念沒有得到真正落實,長此以往,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勢必會逐漸消沉,并且會將體育課程看做是文化課程的一種補充,可有可無。當小學生長期缺乏體育鍛煉之后,身體素質往往不理想,其體育鍛煉能力也必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1.3 缺乏合理的體育課程評價
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對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提升,注重評價過程,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多元化發展。但是目前來看,一部分小學校園往往為了使評價操作更加簡單快捷,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課程評價的時候,往往還是直接以學生的運動成績高低來對學生體育成績好壞進行確定,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并且對學生運動主動性、運動態度以及運動觀念沒有進行深入了解,這也使得體育課程的評價往往較為片面,不能夠代表學生的綜合體育成績。
1.4 缺乏體育鍛煉器材
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充足的、高品質的體育器材是保證體育鍛煉綜合效果的關鍵。但是整體來看,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小學校園的體育設施難以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要求,這也勢必會使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受到嚴重影響。同時,還有一部分學校的體育館屬于“面子工程”,當體育館建成之后大多數時間并不開放,主要是怕管理麻煩,這也使得一些校園內部的體育館成為了擺設。還有很多小學學校的體育設備以及器材年久失修,很難有效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往往還會面臨一定的危險,長此以往,很多學生便對運動失去了興趣。
2 培養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措施分析
2.1 通過樹立科學體育觀念的方式強化學生自主鍛煉意識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尚且沒有形成完善的價值觀念,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進行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展開體育教學活動之前,應該對現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狀態有較為深入的了解,然后將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狀態與體育教育實際進行結合,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也要注意與體育目的以及體育意義等理論教學的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對體育課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逐漸樹立起小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意識,這樣有助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家校交流群的方式,來向學生宣傳講述對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重要性,這樣一來也使得教師與學生家長可以就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培養這一問題達成共識。
2.2 通過豐富體育課堂呈現形式的方式培養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在對體育課堂形式進行豐富的時候,應該考慮從兩個方面入手,即豐富課堂教學項目、豐富課堂評價模式。首先,豐富課堂教學項目。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應該是多樣化的,對于一名學生來說,如果缺乏體育鍛煉能力,那么其在運動項目上便很難表現出自身的優勢。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對體育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通過這種方式來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將一些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加入到課堂小學過程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這些運動項目都可以對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以及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自信心。同時,除去強度較大的運動項目之外,教師還應該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形體操、健身操、韻律操等相對放松的項目,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其次,豐富課堂評價模式。現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評價模式往往較為單一,對其評價模式進行豐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對小學生體育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學生體育課堂參與主動性、學生課堂紀律遵守情況、目標學習任務完成程度、是否養成長期運動習慣。因為每個學生體質是存在很大區別的,如果只是以最終的體育項目完成結果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則有些簡單粗暴,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可以更好的保證評價的客觀性以及公正性。
2.3 通過加強設施建設力度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想要使學生可以形成體育鍛煉的主觀意識,就應該對硬件設備以及條件進行保證,在我國政府頒發的《全民健身條例》中指出:學校應該在課余時間以及節假日期間開發體育設施。公辦學校的體育設施應該向廣大人民群眾開放。因此,想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學校方面應該對體育硬件設施的供給予以保障,有條件的小學學校應該建立起體育館,并且要在雙休日以及節假日開放,讓學生可以到學校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養成自主體育鍛煉的習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養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有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從而使學生逐漸對體育活動以及體育鍛煉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同時,學校方面還應該進一步提升對體育設施的引進力度,對廢舊體育器材進行有效處理,學校內部往往有很多體育器材已經年久失修,如果繼續使用很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危險,要做好體育設施的更新換代工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對其體育鍛煉意識以及鍛煉能力進行培養的重要階段,但這又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的時候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并且對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進行創新。在培養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方法有所掌握,從而樹立起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這對小學生今后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