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
中小學是學生身體生長發育的快速時期,近年來,核心力量的訓練引起了師生的廣泛關注。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對學生的身體素養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從核心力量訓練的意義,目前中小學核心力量訓練存在的問題以及核心力量訓練的訓練策略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核心力量訓練是一種比較重要的訓練方法,對身體姿態的穩定以及身體素質的鞏固有著重要作用,所有的體育運動都離不開中心肌肉群,核心是以中心肌肉群為鍛煉區域。但是目前的中小學體育運動項目中很少出現核心力量的訓練,本文重點分析了核心力量訓練的重要意義,并給出了中小學體育核心力量訓練的實施策略。
1 核心訓練的重要意義
無論什么運動都需要人體肌肉的參與,無論是日常的鍛煉還是專業的訓練,都需要肌肉來參與。而核心力量訓練的目的就是鍛煉身體的核心肌肉。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核心肌群,另一個是對核心肌群力量的訓練。從人體來看,核心指人的軀干部分,軀干由脊柱和盆骨以及周圍的肌肉群組成。從人體的肌肉群來看,除了上述的肌肉群外,腹橫肌、腹直肌、腹斜肌、豎脊肌、背下肌都是核心肌群。而核心肌群力量的訓練指的是對人體的腰部、盆骨、髖關節以及周圍肌群進行力量及協調性訓練。人體四肢的協調運動靠的就是核心肌群的控制,在身體運動過程中,由核心肌群的發力來維持身體姿態的穩定和運動的平衡。核心力量的強弱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更好的控制身體的平衡以及運動的穩定性。對于中小學學生來說,提高核心力量可以減少運動過程中受傷的幾率,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體育成績。
2 中小學核心力量訓練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核心訓練配套的體育資源
核心訓練是中小學體育訓練項目中的新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核心力量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進行實踐訓練。目前在中小學的體育訓練中,核心力量的訓練仍處于初級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師對核心訓練的理論以及實踐技能掌握薄弱,并且核心訓練還需要借助相適應的體育器材才能更好的促進核心力量訓練的開展,而中小學普遍存在著體育器材缺少和性能落后等客觀因素,并且這些器材并不完全適合核心力量的訓練。
2.2 缺少核心訓練模式
核心力量訓練作為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方式,中小學應該制定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目前在中小學對學生的體育課程重視程度不足,且缺少課程內容和相應的體育教學模式,依然采取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這些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利于核心力量的訓練。
2.3 缺少個性化教學手段
隨著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中小學學生對于體育訓練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對體育個性化鍛煉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而在核心訓練的方式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限制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而且由于核心訓練的模式較為單一,容易使中小學的學生產生厭煩甚至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核心力量訓練的開展。
3 中小學核心力量訓練策略
3.1 適當增大核心力量的訓練
核心力量的訓練指的是對核心肌群進行訓練,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核心力量訓練的基礎,引導學生進行核心力量的體驗,增強對自身核心肌肉力量強度的感知,使學生對核心力量的訓練產生認同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跑步之前進行四肢的拉伸以及做些雙腿交叉的基礎性動作,使學生對肌肉產生新的認識,這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控腿部肌肉以及雙腿運動頻率。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掌握身體機能。通過授課和技巧相結合,讓學生更加了解核心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借助于體育器械增大核心訓練難度
在中小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需要布置相應的體育器材。對老舊的設備以及功能失效的設備進行更換,并購置用于核心訓練的體育訓練器材,例如平衡木、平衡球以及懸掛繩等器材。在器材使用時需要對器材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使器材始終處于最佳狀態,防止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因器械問題而受到傷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核心訓練時,應以體育器材作為訓練基礎,在學生的核心力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再逐步加強訓練的強度,使學生全身的肌肉都能夠參與其中,并在學生訓練時注意保持正確的運動姿態,確保核心訓練的效果。如果缺少相應的器材,教師也可以利用簡單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核心力量訓練。例如可以讓學生進行平板支撐,同時注意調整呼吸,呼吸要均勻不能刻意憋氣,從最初的10秒依次遞增,以此增強學生的核心力量。訓練時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態,發現學生不能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需要及時終止訓練,以免在運動中受傷,保證學生的安全。
3.3 提高體育教師對于的專業素質
中小學學校應重視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教師的個人體育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核心力量訓練方式的掌握情況能夠直接影響學生訓練效果,從而影響中小學學生體育訓練的整體效果。在教育目標不斷革新的背景下,學校需要加強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對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工作經驗以及授課效果進行客觀考察,優化體育教師隊伍,從而滿足中小學體育教學。教師隊伍的建設,不能僅僅考察教師的專業能力,更要關注教師的職業素養。教師需要在了解中小學學生的身體特點、認知特點以及身體狀態等,在核心訓練中注意循序漸進,從而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3.4 結合實際因材施教
中小學學生因為身體發育快慢不一,受營養情況以及發育情況影響較大,在對學生進行核心訓練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來進行個性化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從而保證每一名學生在核心力量訓練中都能夠學有所獲。例如針對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教師需要為其提供難度較小的項目,如靜力性練習,自重練習等,幫助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逐漸充滿自信,逐步增強核心力量。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需要引入難度系數較大的核心力量訓練項目,例如硬拉、深蹲、負重深蹲等動作。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態,在保證運動安全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核心訓練項目挑戰極限,使學生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激發身體潛能。而對于女同學來說,核心力量的訓練項目可以以塑性為主,比如練習一些瑜伽動作,學習健美操等,從而使女同學能夠保持良好的身體形態。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加強學生營養的補充,在訓練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及時補充能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也可以喝運動飲料。
4 結束語
綜上,各種運動都離不開核心力量的支持。中小學學生核心力量的訓練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增強,也能使訓練更加科學。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采取適當的器械進行核心力量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注意循序漸進,對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采取個性化教學,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享受到核心力量增強帶來的快樂。在訓練的同時注意保證學生的安全,防止運動傷害,并注意營養的補充,使學生的身體得到有效的鍛煉。學校也應重視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的培養,重視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使中小學的體育得到有效的開展。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龍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