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鳳 譚成清
運用文獻綜述法、邏輯分析法分析目前我國較國外啦啦操比賽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并闡述了的體能訓練在啦啦操比賽中的重要意義,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啦啦操體能訓練的形式,以期豐富啦啦操體能訓練的理論依據,為我國啦啦操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隨著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近幾年啦啦操運動項目在我國發展的如火如荼,全國啦啦操比賽的開展也為這項運動的普及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但通過對比國內外比賽的視頻可以清晰的發現,目前國際性的賽事中,我國運動員與國外比較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除了啦啦操在我國起步階段比較晚,最重要就是部分專業運動員的體能達不到一支專業水平的要求,因此,受短板的影響,在國際性賽事中,這種體能帶來的弊端就會很明顯的暴露出來。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將從體能訓練入手,分析目前國際賽事中我國啦啦操運動員在體能上存在的問題,并探討體能訓練在啦啦操中的重要意義,針對以上分析,試圖從體能訓練的本質上找到解決的辦法,為我國啦啦操教學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體能訓練在啦啦操比賽中的重要意義
1.1 提升隊伍表現力
隊伍表現力是運動員在啦啦操比賽過程中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服裝造型等形式表現出的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感染裁判和觀眾的魅力。在花球啦啦操中,運動員們的笑容最富感染力,無論是視頻還是現場我們都可以看到優秀的隊伍從進場開始到離場,所有隊員全程面帶微笑并不停地甩動自己手中的花球并喊著響亮的口號,充沛的體能讓運動員們始終保持活力四射、活潑激昂的狀態,但是,對有氧耐力不好的選手來說,成套動作完成的后期能量消耗巨大,導致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跟不上,因此無暇顧及自身動作表情,導致表情管理失敗。所以,體能的好壞對于隊伍的表現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2 增強團隊一致性
啦啦操運動項目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團隊的一致性,要求每個人的動作表情、隊形變化、比賽服飾等整齊劃一,它不但要求所有運動員在跳的過程運動的節奏保持一致,還力求動作發力的方向及速度也相同,因此這對每位運動員的力量、素度、靈敏等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在啦啦操比賽這段時長里,運動員不但要完成成套動作和隊形的變化,還有啦啦操技巧動作的展示,因此,在比賽后期體能不好的運動員就會出現節奏跟不上、動作不到位、技巧動作質量差和隊形變化時銜接不流暢等系列問題,這對團隊一致性都是致命的,因此,有氧耐力將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一致性。
1.3 提高動作穩定性
啦啦操運動中動作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最后比賽的成績,而體能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提高動作質量與穩定性。花球啦啦操中最大的特點的就是花球手位技術的穩,它要求花球手位快、準、穩,而這幾點都對運動員的核心與手臂的力量、速度有較高要求。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到,我國啦啦操運動員在成套動作完成的后半段,通常表現為技術技巧中轉體和翻轉類動作結束時的控制不夠,導致身體晃動,從而影響隊員間一致性,同時核心力量強的運動員在做旋轉、跳躍和翻騰類技巧動作時,其動作完成的質量要明顯優于一般運動員,因此,要提我國啦啦操成套動作及技術技巧動作的穩定性,體能訓練迫在眉睫。
2 體能訓練的幾種形式
2.1 柔韌素質訓練
肌肉、韌帶等組織的伸展性是影響人體柔韌素質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啦啦操運動員難度動作完成的關鍵。啦啦操運動中對運動員的關節、肌肉、韌帶要求極高,最基本的技巧動作包括橫叉、豎叉、下腰等,其中舞蹈、爵士啦啦操中有些舞蹈動作如前手翻,這就需要肩部韌帶、胸腰韌帶,同時也要用到大腿后側與前側的韌帶及關節的伸展度,所以,身體柔韌素質的訓練必不可少。通過社會實踐等經驗,啦啦操訓練中,通常采用把桿或器械等外在工具輔助練習,但有些運動員的肌肉韌帶表現為柔而不韌,因此在成套過程中失了表現力,因此,在訓練過程中也要加強肌肉韌性的訓練。
2.2 力量素質訓練
力量是指人機體的某一部分肌肉在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能力。啦啦操的美感大多是通過肢體的力度來呈現的,如花球啦啦操中手位動作要求運動員快速啟動肩部及手臂力量并且迅速制動,同時,技巧啦啦操中的底座運動員需啟動身體大肌群力量完成拋接、托舉等高難度動作,而尖子運動員也要有足夠強的核心力量及腿部力量才能平穩的在上面完成難度動作,因此,這種短時間內完成復雜動作組合皆對運動員的快速力量有著較高要求。而想要快速的提高力量素質通常是采用克服外部阻力或自身阻力的方法,但啦啦操中常常需要啟動肌肉的快速力量即爆發力,因此,針對肌肉爆發力的練習則要求運動員在克服外部阻力時迅速收縮勻速舒張,遵循少量多次、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才能穩定且有效的發展力量素質。
2.3 耐力素質訓練
耐力素質是指機體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特定強度負荷或動作質量的能力,有肌肉耐力與有氧耐力。啦啦操比賽時間為 2 min30s,這段時間運動員不僅要呈現完整的操化動作,還需完成難度技巧動作及隊形變化,因此保持特定運動強度或動作質量就是有氧耐力水平的體現。同時,在啦啦操中運動員需快速地發力與定位,因而對運動員肌肉耐力也提出極大要求。根據耐力素質的特點,運動員在發展耐力素質的時候要重視動作與呼吸的配合,適當的增加運動負荷與間歇,同時研究表明動作速度為中等最能提高肌肉攝氧及運輸氧的能力,但也要注意耐力素質結束后及時進行肌肉乳酸的消除及營養的補充,為機體提供優質的內環境。
2.4 速度素質訓練
速度是人體快速移動的能力,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其中啦啦操運動中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節奏性,這種具有節奏性的運動往往需要運動員具備一定的反應素質,只要音就需要每個運動員在完成單個動作時的動作速度保持一致,還有隊形變化時對每個運動員的移動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這三種速度素質缺一不可。在平常訓練時,為了提高反應速度,可以采用播放不同音樂,讓其迅速做出對應動作,這可以很好的鍛煉聽覺及中樞神經系統與神經肌肉之間的協調關系,還可以讓學員重復做某個技巧動作或者適當增加外部重量進行動作速度的練習,以上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提高速度素質的能力。
3 結論與建議
體能訓練是一項綜合素質訓練,它對啦啦操的重要性極高,但欲速則不達,體能訓練固然重要,但我們在發展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要讓身體機能有一個緩沖期,如果機體一直處于工作負荷狀態就會產生過度疲勞等問題,因此,一定要通過科學的、合理的能訓練來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從而達到一個專業運動員該有競技水準。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