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葵
摘 要:本文簡述了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監理要點,從鉆孔前準備、成孔施工、鋼筋加工與鋼筋籠下放、清孔以及混凝土澆筑角度對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闡述了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效果,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質量控制
0 引言
鉆孔灌注樁技術由于其適用范圍較廣與工序較為簡單等優勢使得其在現階段的路橋施工過程中應用極為廣泛,但由于鉆孔灌注樁技術應用的特殊性使得在無法保證其應用質量的情況下,極容易產生傾斜、斷樁或是縮頸等問題,不利于鉆孔灌注樁充分發揮其應用效果,甚至會形成安全隱患以至于延誤工期從而降低整體工程的建設質量。為降低該現象的發生風險,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以及其質量控制過程進行深入分析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需要加大施工全過程監理與質量控制力度,以達到充分發揮鉆孔灌注樁施工效果的根本目的。
1 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的監理要點
鉆孔灌注樁成樁方式主要包括沖擊鉆成孔、干作業成孔樁以及泥漿護壁成孔樁等,各自有著不同的應用特點以匹配不同的組成類型[1]。研究分析后最終將沖擊鉆成孔作為該工程鉆孔灌注樁結構的施工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傾斜或斷樁等問題的發生風險,需要施工單位加大全過程質量控制力度并需要嚴格遵循監理要求以實現預期監理目標。
(1)樁位測量監理。對于護筒中心來說其偏差應控制在20毫米以內,且需要將護筒的內外直徑差值設定為300±10毫米,此時護筒與水面之間的高程差值應為1 500±
500毫米。測量人員需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儀器以獲取到準確的監測數據,確保誤差控制的嚴謹性以充分滿足施工技術應用的相關要求。
(2)鉆機放置與鉆孔監理。實際的鉆孔施工過程中需要對護筒以及磨盤的中心點偏差進行嚴格控制,要將誤差控制在20毫米內,且需要確保選擇鉆頭的應用質量以保證最終形成的孔徑與技術要求相符。另外需要跟隨鉆機所鉆進的深度對鉆頭的大小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鉆頭行進的順利性。完成現場勘查任務后監理人員需要下發開工通知單,且需要將過程中所產生的所有數據記錄到監理記錄中。
(3)鋼筋籠制作與下放監理。所制作的鋼筋籠需要嚴格遵循相關制作要求,過程中需要監理人員加大巡檢與檢查力度,且需要核驗技術參數指標并在實測數據的基礎上做好監理數據記錄工作[2]。鋼筋籠下注深度應確保其控制的合理性,此時設計高程與骨架地面高程之間的誤差應控制在50毫米以內,且需要做好旁站監理記錄工作。
(4)清孔監理。執行清孔任務時應將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作為監理人員應對清空記錄進行實時查看,在確認符合施工相關要求后做簽字驗收處理,以保證所記錄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5)混凝土灌注監理。監理人員需要對混凝土所應用的配合比設計、塌落度等數據進行核驗,整個混凝土灌注施工過程中需要檢測至少兩次以確保將其塌落度控制在200±20毫米范圍內[3]。另外需要對導管的質量狀況進行檢查以確保其能夠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應用效果,降低堵塞現象的發生風險。監理人員需要加大混凝土灌注全過程監理工作力度,且需要保證記錄各項數據的完整性與真實性,為混凝土灌注嚴格依據相關技術要求推進提供完備條件。
2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
(1)鉆孔前的準備工作。監理工作過程中所核驗完畢的導線控制點以及標高控制點,需要根據所獲得的相關數據進行平面與高程控制工作。在裝備放出后并確認無誤后即可推進場地平整工作進度,需要在開始此工作前對所應用的吊具以及沖擊鉆機等性能進行核驗與調試。另外需要對水泥以及鋼筋等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檢驗,并做好鋼筋籠加工與護筒埋設工作以保證鉆孔灌注樁樁位位置的準確性與預先確定的相關技術要求相符。
(2)成孔施工。對于樁機來說需要保證其定位精準性并且保證其水平度與垂直度與施工要求相符,且需要確保所形成的孔洞內泥漿面應高于地面至少30厘米,一旦過程中遇到軟弱地層需要對泥漿指標進行適當調整,鉆孔施工的全過程需要確保其速度的均勻性。在達到設計深度后即可對所形成的孔洞進行完善的質量檢測,所對應的目標主要包括孔徑深度、孔徑斜度以及樁位等,以保證其滿足施工規范的相關要求。
(3)鋼筋加工與鋼筋籠下放。對鋼筋質量進行檢測需要確保其各項性能與相關質量要求相符,為其涂刷的防銹層應充分發揮其防護作用。鋼筋籠的加工需要嚴格依據設計圖紙的相關要求,重點核驗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值以避免影響該位置的結構質量控制效果。
鋼筋籠綁扎工作完畢后需要根據相關要求推進后續的吊放施工工作,且需要對位置進行實時調整,以確保鋼筋籠的平整度與垂直度符合相關要求以確保其能夠正常發揮其應用效果[4]。井口一米處需要安裝強化箍筋并選擇槽鋼作為衡量的主要材料,按照施工相關要求將其安置在井口護壁上。鋼筋籠第1節與第2節進行焊接時需要吊車吊裝支持,應注意鋼筋籠的下放順序并做好位置調整以確保鋼筋籠安裝質量符合施工設計規范。
(4)清孔。成孔檢查任務完畢后需要對泥漿濃度與粘度進行完整檢測,確認滿足相關指標要求后即可推進后續的清孔工作。第一次清孔任務需要在完成鉆孔后的第一時間進行,利用掏渣筒對孔底所殘余的所有雜物做徹底的掏除處理,若發現掏出的沉渣厚度與相關要求不相符則需要進行二次清孔以保證清孔質量。
(5)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工作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要求推進,并需要提高拌和工作質量以保證最終混凝土的合理性與密實度與混凝土的應用要求相符,隨后即可將其運送至施工現場[5]。在導管安裝完成后需要展開密封水實驗工作在確認合格后才能推進后續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工作。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要求對漏斗、溜槽以及儲料斗進行安裝,以確保其所準備的容量與混凝土灌注要求相符。混凝土正式灌注工作開始前需要對孔體的沉渣厚度進行仔細核驗,確認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灌注混凝土。
首批混凝土在灌入至孔底后需要首先對孔內的混凝土面高程進行測量,導管埋深不小于一米的條件下繼續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需要確保其連續性與均勻性,并需要對孔內的混凝土高程進行及時測量,且應保證導管提升的垂直角度,其位置應始終保持居中狀態。
3 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效果
(1)降低施工噪音并避免周圍環境被嚴重破壞。相較人工鉆機與機械鉆孔方式鉆孔灌注樁施工所產生的噪音較小,且由于施工過程中振動幅度不高使得其對于周圍環境造成的破壞較小,繼而避免了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狀態的情況出現。
(2)工程施工的優化使得路橋承載力提升。由于鉆孔灌注樁整個施工工藝的流程較為簡單,即使在復雜地基處進行施工也能保證對其中特殊地層的處理效果。通過優化路橋施工流程不僅能夠對施工設計進行優化,也能夠保證路橋承載力與預期施工目標相符,從而避免不均勻沉降現象的出現。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項典型的隱蔽工程路橋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要求極高,因此作為監理人員應做好現場調查與規范現場操作等工作,加大質量檢測與驗收力度并保證質量病害修復的及時性,為滿足實際的工程施工需要并從根本上提升路橋工程整體施工質量與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坤成.路橋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J].廣東建材,2017,33(01):40-41.
[2]任愛林.某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要點[J].山西建筑,2017,43(30):197-199.
[3]白志倉.路橋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J].青海交通科技,2017(04):89-90.
[4]凌俊,呂國平.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措施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22):153-154.
[5]王歡,邱際,聶洋波,等.水利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監理控制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2020,48(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