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長榮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可拓思維模式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實際,分析和闡述了建筑設計創新中逆向思維模式、建筑設計創新中傳導思維模式、建筑設計創新中菱形思維模式,以及建筑設計創新中共軛思維模式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可拓思維模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01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速度的進一步加快,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實用性已經很難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多數情況下,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風格方面,使自己的精神層面的需求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在實際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合理進行創新就十分有必要。可拓思維模式是建筑設計創新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合理應用可拓思維模式,能夠合理地對建筑物的設計進行分析和描述,真正體現建筑獨有的風格,使人們的需求能夠真正得到滿足,這對于建筑設計行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建筑設計創新中逆向思維模式的應用
可拓思維模式中,逆向思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建筑設計創新方面,它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合理的對逆向思維模式進行應用,能夠使建筑設計更多地體現創新性的特點。通過使用逆向思維模式,能夠促使我們在對問題進行探索以及思考的過程中打破常規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對問題進行思考,個別情況下,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要善于打破常規思維,使人們能夠有不一樣的思維體驗,通過尋找新的思維方向以及思維方法,對傳統的建筑思維方式進行創新。從可拓思維模式自身的角度來講,要想合理利用逆向思維模式,主要在于使用逆蘊含的思維模式以及反物元的思維模式,通過應用逆向思維模式進行建筑設計創新,國外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
例如,國外有設計師在為老人進行房屋裝修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如果在房屋內部設置過多扶手,雖然老人的安全能夠得到保障,但是卻會在一定程度上使老人感到自卑,針對這種情況,這位設計師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利用逆向思維模式,在房間內部設置了很多固定穩固的裝飾架,一方面體現了對于老人心理的關懷,另一方面也關注到了老人安全的相關問題,充分體現了設計的人性化特征。
2 建筑設計創新中傳導思維模式的應用
所謂的傳導思維模式,主要指的就是將現階段已有的某些事物通過一些手段進行轉化,使其成為另外一種事物。建筑設計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可以在充分利用傳導思維模式的基礎之上,將其轉化成其他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進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問題解決效果。通過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合理應用傳導思維模式,則能夠使得建筑設計更多地體現出實用性以及新穎性,但是,從本質的角度來講,這種思維模式僅適合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使用,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僅僅限于表面上的解決,卻無法從本質上使相關問題得到解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在實際進行建筑創新的過程中,傳導思維模式的應用范圍十分有限,其應用的廣泛性遠遠不及逆向思維模式。
例如,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且遭遇強地震的頻率相對較高,早期的日本建筑中,為了使地震發生的時候建筑物給人們生命安全帶來的威脅能夠降到最小,日本的很多建筑采用的都是輕型的建筑材料,當遇到強地震的時候,雖然會存在建筑物倒塌的風險,但是從本質的角度來講,卻大大縮小了給人們生命安全帶來的威脅。而一些建筑學專家也會在室內設置一些相對安全的藏身點,但是從本質的角度來講,這種方法雖然在另外的一個角度使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建筑物的穩固性本質上依然無法達到抵抗強地震的要求。這就是傳導思維模式在建筑設計創新中應用的一個最為典型的案例。而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日本的很多建筑學專家也在積極的解決這一問題,因為采用傳導思維模式來解決問題,僅僅限于從表面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卻很難解決根本方面的問題。在通過傳導思維模式短暫的解決問題之后,依然需要從本質的角度出發,從更深層次來實現問題的解決。
3 建筑設計創新中菱形思維模式的應用
所謂的菱形思維模式,主要指的是人在思維的過程之中,其思維的走向如同一個菱形,從一個端點開始擴張,慢慢的到達其他的端點,當思維的范圍擴大到一定程度,又會慢慢的走向收斂的過程,回到最初的一個點。菱形思維模式大體可以分成兩個組成部分,即收斂思維以及發散思維,換句話說,就是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首先要能夠從發散思維的角度出發,并在思維發散的基礎之上進行思維凝聚。通過應用菱形思維模式進行思考,更多地體現出一種不間斷性,換句話說,菱形思維模式中的思維收斂以及思維發散是交替發生的過程,而不是先后發生的順序。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中,菱形思維模式的應用不可忽視,但是在實際使用這種思維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應該關注到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思維的起點是否存在可行性,雖然在菱形思維模式中強調思維的發散,但是卻并不強調天馬行空的想象,在進行發散思維的過程中依然還需要考慮到現實的情況,考慮到所進行的思維創新是否存在可行性。第二個要關注的問題就是終點是否具有目的性,在實際進行創新設計的過程中,要能夠體現明確的創新性,避免出現盲目創新的情況。
4 建筑設計創新中共軛思維模式的應用
我們在面對任何一個事物的時候,都可以將其分成四個共軛的部分,即負正、淺潛、虛實、軟硬四個方面,在具備一定條件的途中,這四個部分具備可以相互轉換的特點,如何對于共軛性進行巧妙合理的應用將會直接決定著所出具的建筑設計方案是否具備亮點。從可拓思維自身的角度來講,共軛思維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實際進行建筑設計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設計師也經常會使用到這種思維模式。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建筑師在實際落實建筑設計相關工作的時候,對于建筑物周邊的環境以及施工現場的地形等很難做到全面了解每一個細節,個別情況下,建筑設計師在針對自己沒有接觸過的建筑部分或是考察過程中沒有關注到的細節問題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綜合考慮事物共軛的4個組成部分,確保能夠對于事物的形態以及性質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找到具有較高可行性的問題解決方向,并對事物的發展進行促進。通過采用共軛思維模式對事物進行探索,很多優秀的建筑作品在此產生,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建筑案例就是日本京東體育館。
5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美是建筑追求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但是在實際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系列的矛盾以及難題,如果采用傳統思維進行建筑設計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嘗試在建筑設計中加強創新,合理應用可拓思維模式,創新性地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使建筑設計方案能夠真正體現獨特新穎以及高速效率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羅潔.關于建筑設計的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建材與裝飾,2019(25):118-119.
[2]甘強.研究建筑設計的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智能城市,2019,5(06):38-39.
[3]李紅,李宏朝.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9):61.
[4]陶鶯.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科技與企業,2020,11(55):172.
[5]胡威.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中華民居,2020,05(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