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洋
摘 要:交警鐵騎是當今利用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技術與交通管理業務相結合,并擁有被譽為“最快雙腿”、“最強大腦”的一種交通管理和服務的新型現代警務模式。鐵騎代表的不僅是一個普通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而是傳統勤務模式由被動變主動的轉型升級,鐵騎利用機動、高效、靈活的優勢,積極發現、解決群眾困難,致力于做到“管理有力度,服務有溫度”,成為擁有“最快雙腿”“最嚴執法”“最優服務”的公安交警尖刀部隊和拳頭力量。
關鍵詞:交警鐵騎;互聯網;大數據;管理
中圖分類號:U631 文獻標識碼:A
交警鐵騎是當今利用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技術與交通管理業務相結合,并擁有被譽為“最快雙腿”、“最強大腦”的一種交通管理和服務的新型現代警務模式。鐵騎代表的不僅是一個普通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而是傳統勤務模式由被動變主動的轉型升級,鐵騎利用機動、高效、靈活的優勢,積極發現、解決群眾困難,那么做到“管理有力度,服務有溫度”,成為擁有“最快雙腿”“最嚴執法”“最優服務”的公安交警尖刀部隊和拳頭力量。
1 借力“海門智慧警務”,全面推進鐵騎建設
指揮“最快雙腿”精確流動,快速響應,依托指揮中心、交警大隊的高清監控,周密規劃日常巡控路線,合理設置鐵騎值守點位,與常態路上執勤崗位有機結合、互為補充,形成以線串點、點線結合、重點區域覆蓋的網格化騎巡模式。鐵騎車頭車尾可設置兩個攝像頭、車身搭載5G模塊、車把手中間設置智能顯示終端,攝像頭在其視野范圍內實時捕捉路面信息,可參考深圳交警的“深眼—云鏡系統”,使路況、警情信息能夠即時、精準推送,使每位鐵騎民警都擁有“最快雙腿”,以實現動態巡防、移動緝查布控的功能。鐵騎也不只是大家平常所見的路上巡邏或查處違法那么簡單,在其背后,是有著“指揮大腦”平臺的強大科技支撐的“智慧警務”,簡單地說,就是路面與后臺、科技與警力的最強結合。警力隨著時段走、隨著堵點走、隨著事故走、隨著隱患走、隨著警情走,反應快速、機動靈活是鐵騎勤務的最大優勢。海門交警鐵騎以最小作戰單元車輛查緝戰術,在實戰中以精準的指揮、有效的協同,充分發揮交警鐵騎隊伍的機動化優勢和威懾力。
2 淬火煅尖刀,不斷提升鐵騎業務技能
2019年10月,海門交警“鐵騎隊”成立,要使鐵騎充分發揮“動、快、靈”和“一警多能”的優勢,優化指揮體系,升級科技裝備,強化對抗演練、加強單兵訓練和團隊協作,打造一支有拼勁、有擔當、有血性,能戰斗、善服務的過硬交警鐵騎隊伍。海門交警鐵騎通過勤學本領、苦練技術,系統學習了摩托車騎行、特種駕駛、應急處置等科目。2020年4月1日,海門鐵騎全程護航以最高禮遇迎接海門援鄂六勇士凱旋歸來。2020年8月民警陳榮飛以精湛的業務技能在江蘇省公安系統(首屆)警用摩托車技能比賽中獲團體第二名;2020年12月,在江蘇省公安交警鐵騎業務技能競賽中獲個人第六名,民警陳榮飛被江蘇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榮譽稱號。在青年民警中選拔業務素質過硬的鐵騎隊員,單桶繞樁駕駛、雙桶繞樁駕駛、擁堵路段窄路駕駛、“之”字繞樁駕駛、“十字”繞樁駕駛、單手控車駕駛、狹窄空間掉頭駕駛等七個科目要堅持常態化訓練,以《全省鐵騎警務實戰技能比武競賽》為契機,總結訓練經驗做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通過建立、健全鐵騎等級評定與獎懲機制相結合,打造海門交警特有的鐵騎勤務與鐵騎文化雙機制。
3 開拓“情報+指揮+打擊”一體化運作新機制
智慧交通,讓出行可以預見。科技興警,不斷公安工作科技含量和整體效能。2021年1月13日,我區12345平臺接到群眾舉報,稱在我區城區范圍內有一輛非法流動加油車出沒。接到舉報后,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立即聯合公安、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進行分析研判。指揮中心通過對后臺大數據分析比對,鎖定了一輛經常出沒在海門汽車站附近的“蘇F”牌照車輛。14日下午三點左右,執法人員蹲守在城區某酒店停車場,當場查獲該車,并控制住嫌疑人。以此案例為例,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在城市復雜路面鐵騎完全有能力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配合參與精準化打擊犯罪。
4 如何將路面管理由“大海撈針”轉為“精確制導”
將鐵騎智慧系統升級提檔,可以進行車牌識別,與后臺數據庫進行對接,如果是黑名單里的車輛,比如多次違法未處理、逾期未年檢、報廢車上路等會自動報警,為了駕駛安全考慮,可配備藍牙通訊系統,不用盯著屏幕看,一旦比對成功會通過安裝在頭盔內的耳機發出警示音,民警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每輛鐵騎摩托車,其實相當于一個移動卡口。除了自動識別,還可以一鍵抓拍,再通過5G快速回傳后臺核實交通違法完成非現場執法。此外,鐵騎所到之處,都能夠通過5G向指揮中心“現場直播”,如此一來面對各種狀況,讓應急處突、指揮調度更加有的放矢。
5 鐵騎服務群眾暖民心
鐵騎出征,服務群眾,當市民需要緊急求助,海門鐵騎總能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為重病患者、高考學子開辟綠色通道,成為群眾心中最信賴的守護者。2019年冬天,鐵騎民警在公交車站日常巡邏看見一位在路邊哭泣的老人,詢問后得知老人錢包遺失在公交車座位上,但老人不記得具體的車牌號,只記得是一輛嶄新的公交車,因為下一站是海門汽車站的終點站,所有的公交車到站后將停往附近的停車場,因為速度快幾分鐘追趕后鐵騎和公交車同時到達停車場,最后在102公交車上找到遺失的錢包。
2020年7月的一天,接到指揮中心指令,悅來鎮有一輛小型轎車載著一位喉嚨卡異物的5歲孩童正從高速趕往海門,孩子呼吸困難,情況緊急,鐵騎民警用無線對講系統與110指揮中心實時連線迅速趕往德勝高速口,接到車輛后,科技中隊控制信號燈,兩輛鐵騎一前一后護送該車輛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至中醫院,比日常交通高峰期縮短了十多分鐘的時間,為孩子的救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6 打造有溫度的智慧城市道路
海門是國內首創智慧斑馬線預警系統的城市,近年來不斷打造智慧城市發展的新模式,開辟城市快速路,打造高架,實現城市效能的最大化釋放。海門交警鐵騎要不斷適應城市發展的變革,既要發揮打擊違法犯罪的“尖刀”作用,又要努力成為保護群眾的“護身符”,用自己的付出贏得群眾的信任和認可,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努力塑造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與“強富美高新海門”現代化都市相匹配的交警形象,為創造安全通的道路交通環境而奮斗前行。
參考文獻:
[1]樊有盼.智慧交通發展趨勢、目標及框架構建[J].智能城市,2020(07):184-185.
[2]李展.智慧交通平臺建設及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20(0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