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寧
手球運動作為我國體育領域較起步較晚的運動之一,目前還與國際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本文通過分析手球運動員在訓練中存在的手球認識匱乏,訓練方法不科學,忽視體能訓練,忽視心理素質培訓等諸多問題,結合我國國情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對手球運動員的訓練起到借鑒作用,促進我國體育事業更快更好發展。
1 引言
手球起源于丹麥和德國,是歐洲球類運動的一種,可以看成是橄欖球和足球的混合物。其比賽規則也與其他球類運動相似,考驗運動員的體力,技術,以及隊員間的配合。
中國的手球運動開始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廣東,廣州解放軍體育學院最早將其列入教學安排并著手訓練。由于手球運動員既需要在力量上占據優勢的身材高大者,又需要在速度和靈活上占據優勢的身材矮小者,且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迅速在當地發展起來,發展到八十年代初期,國內已有三十多支高水平手球隊伍。
2 手球運動訓練的意義
手球運動速度快,在比賽中良好成績的取得除了個人要有良好的體力以及過硬的技術之外,還與全體隊員的合作息息相關。手球可說是一種“全民運動”,運動量適宜,在手球運動中參與者的全身都得到鍛煉且對場地的要求較小,器材便宜,上手快,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的社會各階層人士參與。
若能在國內開展科學有效的手球訓練,不僅有利于專業手球運動員提升自身競技水平,取得名次為國爭光。同時也有利于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幫助廣大公民認識手球運動,學會手球運動,參與手球運動,喜愛手球運動。
3 手球運動訓練存在問題及現狀分析
手球運動在全世界的很多國家都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但是在我國手球運動的普及率不高,特別是訓練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現將我在教學及生活中遇到的手球運動訓練問題總結如下:
3.1 手球相關認識匱乏
球類的本質是一項需要隊員間密切合作的體育運動,對參加比賽隊員的合作意識、團隊意識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時在比賽時選手要有一定的預判能力及反應能力。但目前我國的多數手球培訓課程只注重靜態動作的糾正和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對手球運動員整體比賽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不利于手球運動員的可持續發展。
3.2 手球訓練方法不科學
在手球訓練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手球運動員都沒有受到科學合理的訓練。落后且不科學的訓練方法輕則效果不明顯,耽誤身為手球運動員的黃金時間,重則對手球運動員的身體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會直接斷送手球運動員的職業生涯。
3.3 忽視體能訓練
從目前我國現有的手球運動訓練的課程來看,多數教練一味在教學以及訓練中強調競技技巧的重要性,忽視手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但現實情況是,很多具備良好競技技巧的手球運動員在實際比賽中由于體能的欠缺,在比賽的中后段就因體力不支難以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因此只有具有良好的體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技術指導才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3.4 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
心理素質在手球運動的比賽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越是在高水平的手球競賽中,參賽的手球運動員間的實力都差不多,此時非實力因素就會起到決定性影響。心理素質好的手球運動員能在比賽中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心理素質欠佳的手球運動員難以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全部實力。因此加強手球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培養,有助于增強手球運動員的比賽信心,形成良好的比賽心理。
3.5 訓練方法單一
據調查,國內的大部分手球運動員在訓練時都是重復單一且枯燥的訓練,容易讓手球運動員產生厭學,棄學等不良心理。
4 對策及建議
4.1 在實戰中培養手球運動員的相關認識水平
教練在訓練過程中要告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只需少量時間用于講解技能要點,多數時間讓手球運動員進行實戰和練習。通過實戰和練習,不僅能讓手球運動員更快更好的掌握技術動作,還能培養其解決比賽中遇到問題的能力,識別復雜手球比賽局面的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有助于手球運動員掌握專業技術,培養比賽思維,促進團隊合作。
4.2 使用科學的訓練方法
科學的手球訓練方法應該從手球運動員的性別、年齡、身體條件、意識能力等因素綜合評價該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并為其量身定做合適其自身的訓練方案。同時制定的訓練方案應該明確且對手球運動員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手球運動員就能在訓練中不斷進步并且體會到完成挑戰的成就感,在心理上會獲得極大滿足。
循序漸進的設置對抗訓練。手球運動在培訓的時候要根據手球運動員的能力以及接受程度不同,循序漸進的設置對抗訓練,讓手球訓動員們一步一步的適應手球訓練,體會到手球運動的獨特魅力。
合理分組,共同進步。在手球訓練時不可避免的會需要分組練習,那么小組成員的設置就尤為重要。科學的分組應該綜合考慮手球運動員的性別,年齡,技術能力,體能水平,參訓時間等因素后進行,并且采用“以老帶新,以大帶小”的合作學習模式。努力將手球運動員的分組最優化,有助于手球運動員信心的樹立以及手球水平的快速提高。
做好總結。手球運動員的每次訓練與比賽數據都包含極大的信息,教練在訓練的時候要注重平時數據的收集,并在原始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工作,從而更加全面,多維的了解手球運動員的特點。同時要善于總結每次訓練或比賽的收獲與不足,幫助手球運動員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并根據其優勢與不足調整之后的訓練方案,使手球運動員的培養方案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注意培養手球運動員的觀察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手球比賽不單單是體力的對抗,同樣也是頭腦的角逐。注意在訓練過程中培養手球運動員用頭腦打球,在進攻時配合當時的時空條件,迅速分析并運用合適的射門技術,提高射門成功率。在防守訓練中,要著重培養手球運動員通過對手行動分析對手意圖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防守策略,提高防守成功率。
4.3 重視體能訓練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運動能力與訓練時長呈正相關關系,因此要想讓手球運動員的體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就要通過對手球運動員進行長時間的反復訓練。通過長時間且難度不斷增加的反復訓練,真正激發手球運動員的身體潛能,從而提升手球運動員的整體水平。
但要注意的是,體能訓練不能單獨進行,需要與技術訓練相互結合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單一的體能訓練不能起到很好的提升體能效果,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起到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效果。具體的做法是在培養方案設計中合理均衡技術和體能部分,根據手球運動的特點,分階段,分強度的制定訓練方案。
4.4 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
訓練的過程中,要對手球運動員提出正面反饋,比如在訓練時對手球運動員給予微笑,言語鼓勵,口頭表揚等,在手球運動員在剛接觸手球時就樹立良好的自信及興趣,從心底喜愛手球。而不是以暴力,言語諷刺來放大手球運動員的不足,讓他們從內心對手球運動不自信,害怕手球運動。
4.5 手球訓練與其他競技相結合
手球訓練與其他競技相結合的訓練方法不僅可以彌補單一手球訓練的不足,促進手球運動員的全面發展,還能增加訓練的多樣性,提升手球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同時教練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可以多參考國外先進的訓練方案并結合手球運動員的自身情況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訓練方案。
5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從手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出發,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與生活經驗,針對我國手球運動訓練中的諸多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的對策及建議,希望對廣大手球愛好者及運動員的訓練提供參考,幫助我國體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省體育局黃村體育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