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湘
小學體育課堂承擔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責任,在當今社會,小學生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有些孩子意志力薄弱、心胸狹窄等等,為了幫助學生們解決這些心理問題,小學體育老師應該擔起身上的教育責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中,讓孩子們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心靈更加健康,實現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茁壯成長。
在體育教學中實現學生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是小學體育教學的方向,體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讓小學生們獲得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1 建立良好關系,營造輕松氛圍
小學體育教學是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過程,老師和學生之間通過手勢、表情和身體的動作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為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塑造,培養他們積極進取的心態,更好的面對環境的變化,老師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應該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優化師生關系,體驗學生的艱辛與歡樂,走到學生們中去,放下自己老師的姿態,傾聽學生的心中所想,從而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合,產生默契。在心理相容的師生關系中,課堂教學氣氛更加輕松快樂,讓小學生們即使遇到一些很艱苦的體育鍛煉中也能下定決心堅持下來,培養他們堅持的意志。另外,在課間休息或是課后總結時,老師要通過幽默的語言、熱情的姿態、微笑的面容感染學生,讓師生在融洽的笑聲中和愉快的教學氛圍中,領悟人生道理。
2 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成就事業與人交往的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塑造。例如:在課堂上展開小先生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與老師轉換角色,嘗試做示范,帶領學生們做操,讓每名學生都能夠獲得自我表現的機會,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膽量,還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另外可以在課堂上采用模擬考試的方法,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有效的訓練。例如:在背越式跳高的模擬考試中,老師先帶領學生們進行模擬演練,經過多次訓練和練習,幫助學生消除自己緊張、恐懼的心理,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再如,在一些往返接力賽中,往往更加激動人心,這樣的體育比賽更能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領先的一方有時可能從優勢變成劣勢,落后的預防可能扭轉乾坤反敗為勝,所有的同學都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從這樣的體育訓練中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的鍛煉和培養。
3 掌握學生心理,樹立學生信心
小學生們年紀較小,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較差,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對學生因勢利導,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體驗到勝利的喜悅,激發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融入到體育訓練中增強自信,享受體育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愉悅感,也能夠在不斷的成功經驗中獲取更多的勇氣,促進學生漸漸樹立自信心,從而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在田徑課上,老師要從學生的身體狀況等等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從自己喜歡的項目入手,有的學生喜歡跑步,而有的學生喜歡跳高,因此老師就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的分配。讓學生的興趣得以滿足,并成為學生努力鍛煉,發揮出個人潛力,發揮出最佳的自我效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4 改變教學方法,加強意志鍛煉
身體鍛煉和強壯體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效果。但是就平常的體育鍛煉來看,有些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看到體育的艱辛和勞累,心理就會受到障礙,產生挫折情緒,難以堅持下去,為了促進學生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堅持下去,強壯體魄,老師就要對學生的意志進行鍛煉,幫助他們克服心中的挫折感,樹立積極向上、敢于挑戰的心態,改善教學方法,從而激勵學生們勇于參與,培養意志品質,讓他們能夠愉悅的接受體育任務,并理解困難與挫折。例如:在一些體育鍛煉中,給學生布置一些跳一跳就能完成的任務,這些任務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易做到,只要多付出一點努力就能夠完成。如,在跑步訓練中要求學生時常跑2000米,這時老師要求學生們跑2400米,通過任務循序漸進的加重,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并用動作和言語鼓勵他們,讓學生學會超越自我。
5 結束語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著強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品質才能夠更好的面對生活,面對未來。小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生力軍,小學體育課堂上應該引導小學生們進行體育活動鍛煉,促進他們身體發育,更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讓他們獲得良好的情緒,堅強的意志。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鎮石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