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濤
在高等院校教育當中,體育課屬于一門基礎課,不分專業面向全校學生開設。而在體育課中,球類項目一直以來受到學生熱捧,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這些課程,都非常熱門,選修情況非常火爆。在這些球類項目的體育教學中,其教學核心就是將相關的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到一定的體育知識。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體育課球類項目教學對學生技巧培養的現狀,然后探討了高校體育教學需要關注到的一些要點,最后提出培養學生球類項目體育技巧的教學措施,以供參考。
從目前高校體育課的教學開展來講,在教學實踐當中,存在一些直觀的問題,這造成整體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學生對體育技巧的掌握不夠理想,熟練度不夠,運用效果不佳。體育課不僅培養學生的體育技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學生體育品格。在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對目前的教學活動展開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有效手段對教學活動展開創新構建,最大程度提高體育課教學的整體效果。
1 當前高校體育課球類項目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不直觀
球類運動包含了很多的技巧,要將這些技巧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熟練掌握,就需要對具體的技術動作詳細分析,將其中的技術要點清楚呈現出來。然而,從目前體育課教學的開展來講,教師對于技術動作的講解,主要方式是口頭講解和示范。一般是教師先進行口頭說明,然后給學生做出示范,讓學生根據理解模仿教師的動作展開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夠直觀,不能對技術動作立體化展示出來,會導致學生的認識局限,不能清楚把握其中的要點,從而導致對技術動作掌握不到位,或者是技術動作走形變樣。
1.2 實踐不足
要想讓學生對球類運動的技術動作熟練掌握,實踐是不可缺少的。很顯然,單純通過理論學習和簡單的練習,并不足以對相關技術形成有效掌握。因為運動實踐和個人練習,存在很大的不同。以籃球項目來講,投籃技術是重要的技術,關系到得分。普通的練習,往往就是定點投籃,既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防守壓力。而實際的籃球比賽,會面對防守球員,還需要在跑動中投籃,這個定點投籃完全不同。如何在跑動和防守下保持技術動作標準規范,這才是關鍵所在。不過,在當前體育教學中,課堂上教師很少組織學生實踐,這樣就會影響到學生的技術掌握。
1.3 評價標準低
從教學活動的基本流程來講,有一個環節需要引起重視,那就是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就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由此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從目前球類項目體育教學來講,教學評價存在評價標準低的問題。評價標準,是學生日常學習的一個導向。如果標準較低,學生很容易達到,那么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自然就不會認真對待,在練習上也不夠用心,這樣對球類項目技巧的掌握就會出現問題。對于這一問題,體育教師應該形成重視,并且予以優化。
2 高校體育球類項目教學培養學生技巧需關注的要點
對學生的體育技巧展開培養,這在球類項目教學中不能忽視,已經成為一大教學任務。要對這方面的教學工作有效落實,不能讓教學活動過于隨意,需要關注到一些要點,以此為準繩創新體育課堂教學,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1 趣味化
高校學生雖然在年紀上已經進入成年人的行列,然而在實際的學習中,其對于學習的認知依然存在局限,不少學生的心理年齡并不成熟。這一現象的存在,就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明朗,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自身興趣,會在很大程度上干擾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球類技巧,那么就需要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進來。
2.2 實踐性
體育運動本身就是實踐性的活動,要親身參與到運動對抗當中,才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而對于技巧的培養,需要通過實踐讓學生在具體的比賽或是對抗中對相關的技巧形成掌握。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要遵循實踐性的原則,在課堂上構建起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給學生創造練習技術的空間環境。
2.3 導向性
體育教學在高等教育中,屬于公共選修課性質,并非學生專業課程,因此不少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往往只是為了拿到學分,這就在學習中表現出隨意性、敷衍性的問題,對待體育學習不認真,顯得盲目。所以,體育教學需要關注到導向性原則,通過學習目標設置,或是評價標準的設置,對學生形成導向作用,讓學生可以明確學習的要點和標準,朝著明確的方向努力。
3 高校體育球類項目培養學生技巧的教學策略
針對目前體育課教學存在的相關問題,在球類項目的技巧培訓中,就需要注意針對性改進,優化球類項目體育課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球類項目體育技巧水平,讓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
3.1 借助多媒體直觀呈現球類項目技術動作
在球類項目教學中,只有對技術動作直觀呈現展示,才能讓學生有效理解。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可以對多媒體予以利用,借助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以籃球項目教學而言,主要的技術動作涉及到運球、傳球和投籃這三個方面,此外防守技巧、進攻戰術技巧,也是需要關注的。針對投籃,又包含了上籃、拋投、勾手、三分球、罰球等不同的投籃動作。比如針對勾手投籃,在教學講解開始前,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勾手投籃的具體籃球比賽視頻,讓學生對整個技術動作流程形成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視頻,對其中的技術要點進行講解。比如勾手投籃需要用肩膀靠住防守球員,并且取得身體壓制,然后要向禁區邁步,轉身面向籃筐,高高跳起,持球手舉過頭頂,跳到最高點時,手腕勾射將球投進籃筐。之后,讓學生結合視頻與教師的要點闡述,展開練習,并和視頻進行對比,糾正技術動作。
3.2 在課堂上設置實踐環節強化學生技術掌握
在教學講解和練習的基礎上,還需要在課堂上構建起具體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相關的技術動作形成實戰練習,加強掌握。首先,可以設置一對一練習,即學生兩人一組,一名學生充當進攻球員,一名學生擔任防守球員,對相關的技術動作進行運用,進行回合制的實戰練習。其次,可以設置三對三比賽,讓學生三人一組,進行小規模半場比賽,以三分鐘或五分鐘為限,進行快速練習。最后,可以設置五對五正式比賽,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比賽小組,進行半場五對五實戰對抗,并且設置一定的獎懲措施,以此刺激學生認真對待比賽,全情參與其中。
3.3 提高評價標準發揮教學評價導向作用
球類項目教學,為了讓學生可以對相關技術動作形成高效掌握,還需要關注到教學評價的優化,要提高評價標準,發揮出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讓學生通過切實有效的練習,使自身的技術水平達到更高層次。比如籃球教學,評測項目一般為投籃命中率、運球過障時間、傳球準確度等。在這些方面,就要設置較高的評價標準。比如對于投籃命中率,一般是定點投籃,在不同距離設置五個投籃點,一共10球,命中4個及格,6個良好,8個優秀。可以看出,及格線較低,可以提高及格線標準,如命中5個或是6個才算及格,這樣能夠讓學生加強投籃練習,從而對技巧更加有效掌握。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課的球類項目教學,需要關注到學生技巧培養。鑒于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體育教師要形成認識,然后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課堂實踐,并提高評價標準,多措并舉優化教學,讓學生球類體育技巧掌握得更好。
(作者單位: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