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青 阮素蓮 黃昭萍 李梅 顧安信


【摘要】目的:研析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患兒采取左卡尼汀治療的療效情況。方法:擇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兒內科診治的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為對象,依據用藥方案的不同將其納入試驗組、基礎組,各組27例;兩組患兒在確診疾病后,均施予常規對癥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用左卡尼汀治療,評比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差異。結果:接受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CK、LDH、CK-MB等心肌酶譜指標水平都顯著低于基礎組(P<0.05);試驗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96.30%)顯著高于基礎組(70.37%),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施予常規治療的前提下增用左卡尼汀的療效良好,可大幅度降低其心肌酶譜指標水平,有利于保護心肌細胞功能。
【關鍵詞】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左卡尼汀;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0)12-040-02
病毒性心肌炎作為兒內科高發疾病之一,其是因病毒感染后誘發的局限性或者彌漫性心肌組織炎癥病變,通常具有發病急促、病情進展迅速、癥狀表現復雜等特征[1]。對于該疾病,臨床一般使用藥物予以治療,但常規藥物難以取得較佳療效,需與其他藥物聯合運用才可顯著改善患兒病情。左卡尼汀在改善人體心肌功能方面具有較強功效,將其使用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治療之中的效果良好。對此,筆者擇取我院兒內科診治的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為對象,主要圍繞常規治療前提下增用左卡尼汀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療效展開探究,詳述內容如下:
1.對象、方法
1.1病例來源
擇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兒內科診治的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為對象,全部患兒滿足中華醫學會發布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排除心臟、腎臟、肝臟等存在器質性病變疾病者及精神異常患兒;所有患兒家長知曉該項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堅持完成全程治療,臨床依從性較好。包括2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2-11歲,平均(6.4±2.15)歲;依據用藥方案的不同將其納入試驗組、基礎組,各組27例;兩組患兒在各項基線資料上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經臨床診斷確診患有病毒性心肌炎后,均予以常規對癥治療,主要包括補充維生素、吸氧、遵醫囑休息等;基礎組患兒使用1,6二磷酸果糖(批準文號:H20150004,產自意大利福斯卡瑪生化制藥公司)治療,將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溶于濃度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實施靜脈滴注,每天1次,持續給藥14天。
試驗組在基礎組方法的基礎上增用左卡尼汀(國藥準字:H20113065,產自回音必集團撫州制藥有限公司)治療,將50mg/(kg·d)左卡尼汀溶于濃度5%的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實施靜脈滴注,每天1次,持續給藥14天。
1.3評估指標及療效標準
通過治療,評比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及心肌酶譜指標水平,心肌酶譜指標包括CK(肌酸激酶)、LDH(乳酸脫氫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療效標準[2]:①在治療之后,患兒心肌病變、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等癥狀表現完全消除或有較大改善,視為顯效;②在治療之后,患兒各項癥狀表現有所減輕,且心肌酶指標趨于正常,視為好轉;③在治療之后,患兒各項癥狀表現均無較大改變或病情進一步惡化,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
1.4數據分析
運用SPSS22.0軟件對該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開展分類計學處理,計量數據以( )來表示,計數數據以(n/%)來表示,計量數據之間比較時通過t檢測,計數數據之間比較時通過x2檢測,如果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即表示為P<0.05。
2.結果
2.1治療后兩組患兒心肌酶譜指標情況
接受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CK、LDH、CK-MB等心肌酶譜指標水平都顯著低于基礎組(P<0.05),詳細數據記于表1:
2.2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情況
試驗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96.30%)顯著高于基礎組(70.37%),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記于表2:
3.討論
一般情況下,病毒性心肌炎患兒多為感染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而致病,這些病毒會對患兒心肌細胞構成直接損害,釋放抗原的整個過程中,極易和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致使患兒心肌細胞遭受損傷。及時采用有效措施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是提高療效及預后的關鍵所在[3]。左卡尼汀屬于抗氧化藥劑,能為心肌組織提供較大能量,具備抗氧化、維持細胞膜穩定性等諸多功效,可顯著清除自由基,幫助修復組織生物膜并增強其抗氧化性,讓細胞抗氧化功能提升,同時保持心肌細胞膜穩固性,最大程度防止心肌細胞受損害,以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將左卡尼丁引入病毒性心肌炎患兒的治療當中,能促進自由基清除,及時修復生物膜,并生成抗氧化屏障,顯著補充細胞能量,使心肌細胞功能受到有效保護[4]。該研究結果指出:接受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CK、LDH、CK-MB等心肌酶譜指標水平都顯著低于基礎組(P<0.05);試驗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據此可知,對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施予常規治療的前提下增用左卡尼汀的效果較好,可使患兒心功能狀況得以有效改善,有利于病情康復。
綜上,將左卡尼汀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兒臨床治療當中的療效良好,可大幅度降低其心肌酶譜指標水平,有效保護心肌細胞功能,該用藥方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霞.黃芪注射液聯合左卡尼汀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性評定[J].中國處方藥,2018,16(06):67-68.
[2]王景萍.左卡尼汀聯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7):84-85.
[3]馬永德,王君霞.左卡尼汀聯合生脈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6):1902-1904.
[4]陳靜靜.小劑量左卡尼汀保護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細胞功能的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