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娟
《稅收征管法》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進行核算。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發票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納稅人使用不符合規定發票特別是沒有填開付款方全稱的發票,不得允許納稅人用于稅前扣除、抵扣稅款、出口退稅和財務報銷。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意見》: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稅前扣除憑據。
《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若干具體措施》:未按規定取得合法有效憑據不得在稅前扣除。納稅人所取得的發票,填寫項目必須齊全,內容必須真實,否則將不得在稅前扣除。
可見,取得符合規定的發票是財務報銷、稅前扣除的重要原始憑證。如何規避不合規發票對企業造成的風險,首先我們要了解虛開發票的情形及取得虛開發票的后果,以及如何防范取得虛開發票和規避虛開發票風險。
一、虛開發票的情形
虛開發票是我國刑法中明令禁止的犯罪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7 號《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第二十二條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并加蓋發票專用章。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虛開發票行為:
(一)為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二)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三)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發票具體分為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兩大類,因此虛開既包括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以騙取出口退稅、虛抵進項稅款等行為,也包括虛開普通發票以虛列成本,少繳企業所得稅等行為。
針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目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文件,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沒有貨物購銷或者沒有提供或接受應稅勞務而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二)有貨物購銷或者提供或接受了應稅勞務但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數量或者金額不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三)進行了實際經營活動,但讓他人為自己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還于2014年出臺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9號),專門明確了不屬于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形:(一)納稅人向受票方納稅人銷售了貨物,或者提供了增值稅應稅勞務、應稅服務;(二)納稅人向受票方納稅人收取了所銷售貨物、所提供應稅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款項,或者取得了索取銷售款項的憑據;(三)納稅人按規定向受票方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內容,與所銷售貨物、所提供應稅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相符,且該增值稅專用發票是納稅人合法取得、并以自己名義開具的。
二、取得虛開發票的后果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134號)文件規定,對納稅人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處理如下:
(一)受票方利用他人虛開的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進行偷稅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有關規定追繳稅款,處以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進項稅金大于銷項稅金的,還應當調減其留抵的進項稅額。利用虛開的專用發票進行騙取出口退稅的,應當依法追繳稅款,處以騙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
(二)在貨物交易中,購貨方從銷售方取得第三方開具的專用發票,或者從銷貨地以外的地區取得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抵扣稅款或者申請出口退稅的,應當按偷稅、騙取出口退稅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有關規定追繳稅款,處以偷稅、騙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款。
(三)納稅人以上述第一條、第二條所列的方式取得專用發票未申報抵扣稅款,或者未申請出口退稅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按所取得專用發票的份數,分別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但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是虛開的專用發票,或者讓他人為自己提供虛開的專用發票的,應當從重處罰。
(四)利用虛開的專用發票進行偷稅、騙稅,構成犯罪的,稅務機關依法進行追繳稅款等行政處理,并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怎樣防范取得虛開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7號),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因此,納稅人取得虛開發票不具有真實性,也不具有合法性,不得作為財務憑證報銷,不得計入成本費用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扣除。納稅人對于不符合規定的發票有權拒收。
四、如何規避虛開發票風險?
針對虛開發票問題,納稅人應當樹立正確的觀念,認識到虛開發票的違法性,依法納稅,筑起法律與思想道德的防線。很多市場上的合法經營者,會在無意中取得虛開發票,因此納稅人需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是仔細核對發票內容,包括貨物內容、開票單位和匯款賬戶等信息,是否與業務實際發生情況與實際銷售單位相符;
二是警惕違法從事虛開發票的“中間人”,主觀上拒絕誘惑,同時對供貨單位以及相關業務聯絡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更細致的了解;
三是及時查驗發票的真實有效性,增值稅專用發票可通過發票認證或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辨認真偽,普通發票則可通過主管稅務機關的官方網站在網上查詢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