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娜
【摘要】音樂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精神上的壓力,但是根據相關的調研報告顯示,我國多數音樂課堂缺乏趣味性,無法有效激發起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為滿足課程改革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需求,教師應在現有教學形式的基礎上,加用創設情景法開展教學工作。本文主要圍繞創設情景法如何應用于教學實踐展開討論。
【關鍵詞】創設情景法;音樂;實踐應用
引言:創設情景法旨在根據教學主題,在課上設置一個和教學主題有關的情景,學生沉浸在情景之中,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對教師而言,創設情景法確實能夠起到增強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但是如何創設有效的情景則是教師研究的重點。對教師而言,深入研究課堂內容和情景之間的聯系,轉變教學觀念,才能有效保障創設情景法的使用效果。
一、結合我國革命精神創設情景
結合我國近代歷史背景創作的歌曲較多,且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飽含作者對革命先烈們的致敬。作為教師而言,就應該充分研究此類歌曲背后的故事,在課堂上創設相應的情景,確保學生能夠觸景生情,內心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偉大。當學生通過故事對所學習歌曲產生興趣之后,就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紅色歌曲的過程中,一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分享一個少年團的故事,講述抗戰時期,年齡只有14-16歲的少年們是如何參加革命,并抵抗外來侵略者的。為了讓學生更有感觸,教師可以借助視頻資源向學生展示,視頻的時長宜控制在3-5分鐘范圍內。在學生們看完視頻之后,心中多少都會產生一定聯想,而教師則要提出問題-如果你生在抗日年代,是否也會像視頻中的少年一樣,為了祖國奉獻出自我?
問題的提出,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沉浸在情景當中,課堂氛圍也會保持在一個活躍的狀態。此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跟唱歌曲,逐句進行教學,學生由于內心產生較大感觸,就會認真的學習歌曲。而在演唱到歌曲高潮部分的時候,整個課堂氛圍的活躍度也會達到頂點,此時教師需要不再領唱,只給到伴奏,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接著往下唱,以求達到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目標。當然,為了升華課堂主題,讓學生對紅色經典形成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還需要利用5-10分鐘左右的的時間進行總結,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在學習完這首歌曲之后的感受,并再次向革命先烈致敬。
二、借助創設情景法營造藝術氛圍
西方音樂作為音樂鑒賞的一個模塊,但是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以及學生年齡的限制,課上大多數時間都無法保障精神集中,完全無法理解歌曲的意義,以及其深層次的內涵,從而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谶@一現狀,教師應當以營造藝術氛圍為目標,借助創設情景法開展教學工作,促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始終被歌曲吸引。
例如,在開展西方古典交響樂的教學工作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情景開展沉浸式教學。課上,教師需要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對西方古典交響樂進行簡要的介紹,以及該樂種的特征。為了讓學生對交響樂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分享幾個和交響樂有關的小故事或者人物。而在鑒賞交響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都閉上眼睛,并告訴學生他們現在就在歐洲著名的音樂劇院,而演奏本場交響樂的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團。在此情境下,教師開始播放交響樂,而學生則可以完全沉浸在交響樂當中,細細品味。為了讓學生對交響樂有更好的理解,課上需要播放兩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第一遍播放完畢之后要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解析,向學生講解歌曲的深層次內涵,而在播放第二遍的時候,要提醒學生結合自己的講解去鑒賞,并要求其在第二遍聽完之后講出自己的感受。由于是帶著問題聽交響樂的,能夠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去探索,思考應該如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再例如,在鑒賞我國國內的交響樂時,同樣可以借助創設情景法開展教學工作。作為教師而言,應當以故事學術為主,詳細的向學生講明交響樂的時代背景、相關人物等內容,促使學生對交響樂有足夠的認識,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被帶入到東方交響樂的情景當中。
三、創設輕松愉快的情景
對學生而言,音樂學科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但更多的是通過音樂促使學生能夠緩解壓力。所以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情景一定要始終保持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狀態。
例如,在學習近代歌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圍繞歌曲內容,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景演藝,促使學生能夠對歌曲形成更好的理解。課上,教師可以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帶領學生一起解讀歌曲,分析歌曲的內容。在學生對歌曲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之后,給每一個學生分配角色,組織學生進行表演。為了讓學生對歌曲有更好的理解,教師可以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給予其必要的引導。而在表演結束后,教師也要立即進行總結,趁著學生還對歌曲的內容有印象,及時引導學生,讓其對歌曲能夠形成更為深刻的記憶。通過創設輕松愉快的情景,不會給學生造成任何心理壓力,而寓教于學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對所鑒賞的歌曲形成更好的理解。
結束語
創設情境法用于音樂教學效果顯著,教師在借助該手段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設置符合教學目標的情景。而在課堂上,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控課堂節奏,促使班級整體教學效果達到預期。
參考文獻:
[1]紀雅真(Ya-ChenChi).美感論與實踐論之音樂教育哲學分析[J].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2019,50(2):47-62.
[2]王雪昆.情境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00(016):83-83.
(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