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敏
摘要:2020年春季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各地,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線上教學準備工作的有關要求,做到“停課不停學”,學院領導和各教研室以及相關部門對疫情期間開展線上課程教學的有關教學事宜進行了研究與安排,從而使線上教學順利進行。
關鍵詞:疫情;線上授課;互聯網+教育
1.線上教學的問題
對于“互聯網+教育”這種純線上模式的教學,在實踐授課中突顯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師授課軟件的不熟悉
在最初的授課過程中,許多老師對于軟件的使用并不完全熟悉,因此在開始的階段,對于建立班級,上課考勤,發布測試,與學生的互動連麥,以及作業的發布等環節,都會出現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例如:有些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會出現說話聲音太小,或者沒有聲音的問題,班級直播如何與學生連麥互動等問題,特別是對于老教師來說,適應線上直播教學的難度要比年輕老師大得多。
(2)直播軟件存在不穩定性
教師在最初的線上教學摸索階段,嘗試了各大直播平臺進行線上授課,這些直播平臺主要包括課堂派、騰訊課堂、QQ 直播、釘釘、雨課堂、抖音等。全國師生在進行網絡直播授課的時間基本上是在白天同一時間段的,因此很容易造成網絡的擁擠及直播平臺的卡頓,影響教學直播的進程與學生聽課的質量。
(3)授課時間過長,學生需要下載多個教學軟件
在疫情期間,學生需要和普通線下教學一致的學習時間,但由于線上教學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者手機進行在線觀看,對學生身心健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由于沒有統一的教學軟件使用要求,不同的老師進行授課軟件存在差異,例如,有的老師使用課堂派進行考勤,使用釘釘進行直播授課,使用課堂派進行作業布置等,這會導致學生面對幾門不同的課程需要下載各種各樣的學習軟件,容易造成學習的不便。
(4)學生缺乏硬件設備,無法實現線上學習
在授課過程中,有些學生由于家庭條件的原因,缺乏聽課的設備而無法與其他學生同步進行聽課與實操,或者由于身處在網絡信號較差的地方,導致聽課學習過程受到影響。
2.線上教學的問題
針對上述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進行處理:
(1)建立線上教學保障群
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面對可能會臨時突發的一些問題,我校建立了線上教學保障群,由學校技術人員對教師進行軟件操作的培訓,及時解答教師操作軟件出現的問題,發布常用教學軟件的使用方法,定期更新教師在線上授課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的文件,保障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2)選擇成熟教學平臺
由于線上教學突然在全國大范圍實行,各大學校并無先例,事先并沒有內部的教學直播軟件,因此只能依賴于外部的直播平臺進行線上教學,各大平臺面對突如其來的使用需求,服務器不堪重負,經常導致直播系統的卡頓甚至奔潰,因此,教師可以選擇比較成熟的直播平臺進行直播授課,例如釘釘以及騰訊會議,同時盡量選擇錯峰上課避開上課高峰期,保證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3)轉換教學模式,統一教學軟件
長時間使用電腦或者手機進行在線學習課程,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可以轉換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前進行課程內容的預習,在課上通過老師引導,進行討論式學習,實現“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另外,在趨向熟練的線上授課過程中,我們體驗了不同直播軟件的優劣,最終趨于統一的認為使用釘釘進行授課直播,其平臺功能較為強大,可以滿足教師建立班級,露臉設置,多群聯播,設置點名發言,直播統計,以及直播回放等多種功能,另外,統一教學軟件可以方便學生進行學習和使用。
(4)增設通訊補貼,提供不同學習途徑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是教學的唯一手段,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等終端聽課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為了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網絡的順暢是教學的重要保障,有時候教師需要使用4G網絡進行教學,因此,學校為線上授課的老師提供通訊補貼,緩解了老師的教學壓力。對于不方便聽課的學生,老師可以提供不同的學習途徑供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提前錄制視頻供學生在以后自主下載觀看,發布與課程相關的拓展知識,增強知識的深度,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結語
隨著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廣,將互聯網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去是以后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次疫情所采取的線上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完成疫情期間特殊的教學任務,是教學模式迎接轉型挑戰的有益實踐。但是在線上教學模式上,我們也應該慢慢實現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完成教育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