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定龍 毛羽銳 肖麗
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羽毛球運動的三大供能系統在進行了分析,通過羽毛球模擬比賽、羽毛球競賽規則、羽毛球比賽回合及羽毛球技術水平等視角,分析了羽毛球供能特點,并進一步闡述了供能系統在羽毛球運動訓練中的具體應用,為在羽毛球訓練中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參考。
隨著羽毛球運動競技水平的提高,運動員的體能與技能的訓練成為訓練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羽毛球運動中體能和技能是相輔相成的,體能好有助于技能的充分發揮,技能好有利于節省體能。因此,通過人體供能系統分析羽毛球運動的供能特點,從而為羽毛球體能訓練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踐應用。
1 人體供能系統
人體的供能系統分別為磷酸原供能系統、糖酵解供能系統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統。人體在短時間內磷酸原供能系統輸出的功率是最大的,它不需要氧氣的參與,也不會產生乳酸,但維持時間在這三大供能系統中最短,只能維持大約7.5秒;糖酵解供能系統與磷酸原供能系統同為無氧供能系統,他們的區別在于糖酵解供能系統會產生乳酸,供能時間比磷酸原供能系統維持的時間長,短時間的輸出功率也比磷酸原的少,但總供能量比磷酸原供能系統多,維持時間也比磷酸原供能系統長,維持時間大約為33秒;在人體中總供能量最大的是有氧氧化供能系統,由于與三大供能物質(糖、脂肪和蛋白質)在氧氣供應充足的條件下徹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會產生乳酸。雖然相比前兩個供能系統,它在短時間內的輸出功率是最小的,但是維持人體運動的時間是最長的。
2 羽毛球運動供能系統分析
多年以來,中國學者對羽毛球訓練、運動及比賽中能量供應的問題爭論不休。多數人贊同羽毛球運動應以有氧供能為主;較多數人贊同有氧供能系統與磷酸原供能系統同等重要,都應該共同發展;較少數人贊同無氧供能系統相對于有氧供能系統來說更重要;國外有學者認為,三個供能系統在羽毛球運動中,都要兼顧,對羽毛球運動的作用都很重要。以下羽毛球模擬比賽、羽毛球競賽規則、羽毛球比賽回合及羽毛球技術水平相近,四個維度來分析羽毛球運動供能系統,從而有針對性的了解羽毛球在不同情況下的供能特點。
2.1羽毛球比賽
羽毛球模擬比賽的能量供應以有氧為主,磷酸原為輔,糖酵解參與有限,前期對羽毛球比賽能量供應特征的認識低估了有氧供能的重要性,高估了糖酵解供能的重要性。羽毛球比賽持續時間,少則30分鐘左右,多則超過120分鐘,而且據統計,一場羽毛球比賽的凈活動時間僅占整個比賽總時間的1/3,間歇時間(死球時間)占2/3,因此從供能的時間上來看,有氧供能系統占的比重相對來說是最大的。
2.2羽毛球競賽規則
從羽毛球規則來看,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是三局二勝制,每局比賽之間裁判員允許運動員有不超過2分鐘的間歇時間。在每一局比賽中,一方先到11分時,允許不超過1分鐘的間歇。當球成死球后,運動員每一次發球前,都有一定的間歇時間。由于羽毛球比賽時間滿足有氧氧化供能特點,在羽毛球比賽過程中間歇時間也較多,所以羽毛球比賽中的能量供應是以有氧供能為主。
2.3羽毛球比賽回合
從羽毛球比賽回合上來看,10秒以內的回合占80%以上,毋庸置疑,磷酸原供能系統在羽毛球運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羽毛球比賽中,以“快”為主是當今羽毛球的主要技術風格,而且隨著羽毛球裝備的不斷改進,球拍更輕,揮拍更快,殺球更猛,促使羽毛球運動員在每一回合中基本上都是在10秒以內得分。
2.4羽毛球技術水平
隨著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如今每個國家的羽毛球水平差距已經不是非常明顯,羽毛球運動員之間的水平也會越來越相近,特別是在羽毛球半決賽和羽毛球決賽時,10秒以上的回合就會有所增多,超過40秒的回合非常的少見。10秒以上40秒以內的供能是以糖酵解供能系統為主,它一旦參與供能,會引起羽毛球運動員乳酸上升的現象。
由此可見,在羽毛球比賽以及運動中,制勝的關鍵在于無氧供能系統,它符合中國羽毛球“快、狠、準、活”的技術風格。
3 供能系統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
在高水平的比賽中,良好的體能狀況是運動員持續發揮技戰術的前提條件,體能狀況的好壞往往能決定了同水平運動員之間的勝負,尤其是在羽毛球單打比賽中良好的體能表現出良好的多拍的能力以及連續的進攻變速的能力。所以在羽毛球訓練中要遵循人體供能系統的客觀規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科學的進行羽毛球訓練,幫助羽毛球運動員高效的提高體能。以下從無氧供能系統和有氧供能系統兩個視角,對羽毛球訓練選擇提供理論指導的方案。
3.1無氧供能系統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
ATP和CP作為磷酸原供能系統的能源物質,雖然體內儲存量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來增加它在人體的容量,從而到達提高人體磷酸原系統供能能力的目的。力量素質是運動的基礎,在羽毛球訓練中,除了要訓練力量素質的訓練外,其速度素質在羽毛球訓練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羽毛球速度素質的訓練包含了提高大腦在運動中的靈活性、發展磷酸原系統的供能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改進羽毛球技術動作。以下主要以發展磷酸原系統的供能能力為主,磷酸原系統在速度素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想達到提高磷酸原供能的能力,練習時間要控制在10秒左右,還需要在最大強度的前提下完成。可以采用無氧低乳酸訓練,最大速度殺上網、網前搶網、平抽擋等爆發性動作的練習,練習時間同樣要控制在10秒左右完成,同時間歇時間30秒到90秒效果更好。最后,還要注意組間的練習不能短于4分鐘,因為還要考慮磷酸原供能系統再合成ATP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磷酸原供能持續時間短,能源物質會很快耗竭,若再合成則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時糖酵解供能系統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人體糖酵解供能能力是有必要的。羽毛球運動員的羽毛球技戰術水平已相當接近,也非常全面,導致雙方運動員在比賽中不能長時間保持高水平的發揮,在后面的比賽中誰緩沖乳酸的能力越強、意志越堅定,則在后面的比賽中取得勝利的幾率就會增大。所以只有在羽毛球訓練中進行耐乳酸鍛煉,才能在高強度的對抗中保持以“快”為主的羽毛球風格。在訓練中可以采用多球訓練與“二一式”訓練。在多球訓練的時間、球數、負荷強度一定要遵循40秒以內完成,心率控制在175次/分鐘左右;提高人體在羽毛球訓練中糖酵解供能系統供能能力可以采用最大乳酸訓練法,結合到羽毛球運動中可以采用羽毛球“二一式”訓練方法,訓練時間在1分值以內,間歇時間為4分鐘。
3.2有氧供能系統在羽毛球訓練中的運用
有氧供能在羽毛球比賽中起著主要的供能作用,所以在羽毛球訓練要適當增加這供能的練習時間,從而提高有氧供能系統的供能能力。發展人體運動有氧供能能力,可以采用持續訓練法、乳酸閥強度訓練法和間歇訓練等方法。如持續訓練法在羽毛球訓練中一般常用是以1對1方式進行練習,持續時間控制在15分鐘到25分鐘,要求在相互對抗的過程中以拉吊為主,減少雙方擊球的失誤,從而才能保證訓練效果;還可以通過5000米耐力跑、15分鐘全場步法訓練等內容提高人體的有氧供能能力,心率應控制在165次/分鐘左右。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