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恩川
足球是高校體育教學中重要課程,做為一項集體運動,足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集體意識,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足球技能,而對于體育足球教學而言,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是教學的重要目的。在傳統的足球教學中,由于有效教學方法的欠缺,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本文作者采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探討了改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的方法。
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由于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足球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為此,本文建議采用支架式教學模式,以改善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教學效果。
1 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支架式教學模式理論最早源自于蘇聯,后來被歐共體所采用,根據歐共體關于“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的文件記述,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應為學習者建構一種對知識理解的概念框架,這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一種框架概念,用以分解較為復雜的學習任務,方便學習者逐步深入的理解知識。
2 “支架式”教學對體育足球教學的重要意義
2.1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當前,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學生正在由課堂教學的旁觀者向課堂的參與者轉變,學生開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始被激發,主體作用被凸顯。這在足球教學中具體表現為學生可以很快掌握足球運動的基本技能。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則主要起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自身足球技能方面的不足,并采取有效辦法自主解決問題,產生追求進步的主動精神。
2.2 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
足球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多用指導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肢體練習,提高學生的運動速度、反應力、耐力和力量等身體素質,為進行更進一步的體育訓練和開展足球運動打下身體和生理基礎,同時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
2.3 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支架式教學模式要求先設計一個符合教學要求的框架,將原本抽象的立體的教學內容、重難點充實進去,使其變得直觀,這就要求課堂教學要有嶄新的形式,在教法上要有創新,在實施過程中要能夠產生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充滿趣味性,學生也因此可以愉悅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更容易學習和理解知識,學習效率也得到提高。
3 “支架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和構建
3.1 構建教學支架
教師在講解足球技術動作時,應在無形中構建起支架式教學的“支架”。如在講解足球射門技術時,教師可在上課之初,先放一段關于足球比賽的視頻。以射門技巧為例,在課堂講解前,教師可以播放球賽內容,在出現射門鏡頭時,借用回放的慢鏡頭,讓學生仔細認真的觀察視頻中運動員的射門動作,分析其射門技術。在學生觀察與分析的同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進行動作分解。教師要加強理論傳授,尤其是射門動作中要注意的各項要求,幫助學生掌握射門動作的技巧,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完整的射門框架。
3.2 加強練習
教師要將重點放在加強練習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體會足球的各項動作,并展開實地練習。教師應要求學生暫時不必考慮踢球的力度和角度,只是體會簡單的踢球。同時,在踢球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詳細講解射門的注意事項和相關要求,以及如何將射門動作完成得更好。
3.3 自主探索
高校學生多崇尚個性化,學生間的差異也大,特別是身體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注意學生間的差異,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構建不同的足球教學支架,進行分層教學。可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相互探討、互相交流,對體育運動能力和足球水平較弱的學生,加強動作要領的訓練。對足球水平較高的學生,增強其技術的熟練度和領悟能力,加深對足球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提高足球技術水平。
3.4 總結反饋
在進行支架式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注意做好總結反饋工作,教學的每一步、每一環節,都應進行總結,尋找問題做好改進工作,為下一步教學的開展做好基礎。教師應詳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進度和效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進度表,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支架。教師還要注意發揮教學評價足球教學的引導激勵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評價,如師生互評、小組評價、自主測評等,形成競爭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果。
4 結語
目前,足球教學引入支架式教學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已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為此,體育教師應加強對支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完善教法,進而更好地發揮出支架式模式的作用。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