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濟技術水平的提高,基礎設施數量和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城市智慧化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智慧城市的建設同樣為居民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在大數據背景下究竟該如何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同樣是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重點問題,大數據對智慧城市的建設有著重大意義,本文就從大數據和智慧城市概念入手,討論二者之間的關系,并對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設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智慧城市;建設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也越來越快,但因城市擴張引發(fā)的各種問題也不斷顯現出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智慧城市的建設可謂是解決城市問題的“良藥”。大數據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礎,同樣也是城市發(fā)展不可缺少的資源信息,本文就對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設進行分析論述,以期為城市建設和管理人員提供有效參考。
1.大數據及智慧城市概念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是指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并獲得巨大價值。簡單來說,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地處理信息,具有信息儲存量大和處理速度快的優(yōu)勢[1]。智慧城市是以人為基礎、以土地為載體、以信息技術微先導、以資本為后盾,簡單來說智慧城市是人腦和電腦的集成,智慧城市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教育、醫(yī)療、交通、安防等,同樣,智慧城市的建設也要從多方面入手。
2.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的關系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基礎,同樣也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慧城市的發(fā)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總體來看,大數據和智慧城市之間的關系是“智慧城市產生大數據、大數據支撐著智慧城市”[2]。(1)智慧城市產生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下數據的產生量呈幾何增長,一方面是人們?yōu)g覽的互聯網數據,另一方面是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產生的數據,比如醫(yī)院掛號、交通上的“一卡通”、學習教學信息等。其實,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數據,智慧城市的建設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更促進了海量信息產生;(2)大數據支撐著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發(fā)展產生海量數據,但數據信息的價值度需要利用大數據來進行篩選,人們可以利用大數據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來處理海量數據,為城市建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在交通、醫(yī)療、教育、旅游多方面都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完成對數據的篩選,提取高價值數據,為城市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3.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的建議
2013年我國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名單,政府也采取了多重措施、投入大量資金來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但是智慧城市的發(fā)展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腳踏實地、依據城市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發(fā)展計劃,要將城市建設與本地的特色產業(yè)結合起來,下面來具體談談智慧城市建設的建議。
3.1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全民參與
城市是人類發(fā)展的產物,人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和根本原因,智慧城市的建設同樣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其目的是為了建設更“智慧”的生活環(huán)境,所以建設智慧城市的前提就是以人為本,要鼓勵全民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可以鼓勵公民提出城市建設的需求,利用大數據技術完成對公民建議的采集、歸納和分析,城市管理者可以結合數據分析結果和城市實際情況,制定出真正符合公民需要的城市建設規(guī)劃[3]。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人的輔助,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儲備,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設者都應不斷學習,掌握大數據技術,真正發(fā)揮其價值,同時建設城市化人才引進方案,吸引更多優(yōu)質人才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
3.2加強數據的收集工作
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數據的收集工作,城市智能化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但城市要想實現智能化,首先要對用戶的需求進行采集和分析,這樣才能做出獲得用戶支持的智能方案。但現實的情況是,當前城市的數據信息收集工作仍有待完善,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和價值性無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建設智慧城市的前提就是要做好數據的收集分析工作,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
3.3共享資源和信息安全
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難點就是“信息孤島”問題,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大多是機構、企業(yè)有自身的機密信息,且行業(yè)標準也不同,這都導致信息在傳遞過程中融合不當,制約了智慧城市的發(fā)展。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要消滅這只“攔路虎”,充分實現信息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可以加強政府機構之間的溝通,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政府和民眾之間的溝通。“信息孤島”問題的癥結在于部門機密不便外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從法律和管理等多角度出發(fā),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消除信息泄露的安全隱患,調動企業(yè)的參與積極性,協(xié)調企業(yè)之間的關系,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的安全有序推進。
3.4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助力,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利用到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安全技術等。智慧城市本就建立在科技和創(chuàng)新之上,智慧城市的建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科技發(fā)展和城市發(fā)展變革的實際需求而不斷轉變的。因此,建設智慧城市要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從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入手[4]。具體來講,可從兩方面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宏觀調控的角色,制定相應的的扶持政策,從政策、資金方面支持科創(chuàng)工作,給予企業(yè)政策和資金上的優(yōu)惠;另一方面企業(yè)自身也要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提升企業(yè)自身的競爭力,同時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推動其進一步發(fā)展。
4.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城市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大數據背景下背景下更應充分利用各種新興技術,從多方面完善智慧城市建設規(guī)劃,具體可以從堅持以人為本,鼓勵全民參與、加強數據的收集工作、保障共享資源和信息安全、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四方面入手,使智慧城市建設更人性化,從而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高長磊.大數據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探析[J].中國新通信,2020,v.22(08):100-101.
[2]李連勝.基于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研究[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 2020, v.4;No.33(03):93-94+97.
[3]韓夏旖.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8, 000(009):P.194-195.
[4]嚴波,孫斌.大數據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探析[J].前沿,2015,000(012):19-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