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韋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 “廬、瀑、爐、疑”4個生字,會寫“爐”字。
2、有感情朗讀《望廬山瀑布》,并背誦。
3、初步感受夸張、豪放,感受詩句的優美,體會詩人詩歌的詩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詩句、感悟詩句,了解李白詩歌特點,體會詩人的詩歌風格。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夸張、豪放,感受詩句的優美。
教學方法:講授法? ?觀察法? ?想象法
教學準備:課件? ?字卡
教學流程
一、直接揭題
1、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什么?課件出示瀑布圖片? 生:瀑布
2、跟老師讀“瀑布”,拿出字卡,“瀑”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三點水,右邊是暴雨的暴,合起來讀:pu,貼字卡在黑板上。
3、這么美的瀑布就在江西省的廬山上,拿出字卡:廬山,師帶讀,廣字地下一戶人,就是“廬”,讀這個詞語:廬山,貼字卡在黑板上。
4、廬山有聞名遐邇的瀑布,許多文人墨客都去欣賞它,贊美它,尤其以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最為有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千古絕唱:望廬山瀑布
5、板書“望”字,望就是遠遠地看的意思。
6、齊讀課題:望廬山瀑布。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標一、二年級學段目標要求,識字仍然是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所以在開課之時就會運用字卡幫學生搭建一個識字的梯子,既讓學生識了字,還直接揭題。
二、指導讀詩
1、請大家打開課文,讀一讀這首詩,自由讀,反復讀,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生自由讀詩
2、讀得很專心,很投入。讀書要的就是這種狀態。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一生讀,評價
3、誰再來讀一讀?指名一生讀,評價
4、老師告訴你們,古詩是很有韻味的,我們不光要讀準確,還要讀出節奏、韻律。來!我們一起讀,怎么讀呢?每句詩的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你們來讀? ?師生:合作朗讀全詩
5、好!味道出來了,我們再讀一次,現在,前后順序調換一下,你們讀前四字,我來讀后三字。師生:合作朗讀全詩
6、味道更濃了!我們連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注意那個節奏,那個味道。生齊讀古詩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把朗讀古詩、熟讀成誦作為本節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課堂上,采用師生合作讀,前四后三的朗讀方法實際就是在教學生把握詩歌的朗讀節奏,這樣既打到了教學目標又不露痕跡,潤物細無聲。
三、感悟詩情,體會詩風
(一)學習體會前兩句詩
1、剛才我們深情朗誦了這首詩歌,現在讓我們跟隨李白的足跡再一次走進美麗的廬山瀑布。
2、課件出示第一句詩歌,認識“爐”,理解“香爐”,這一句詩里有一個生字,課件描紅:爐,誰來讀?爐與廬山的廬讀音相同,題目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嗎?偏旁不同?;鹱峙缘淖峙c什么有關?火。誰能給它找個詞語朋友?
3、寫“爐”字。請大家仔細觀察,左右結構的字一看寬窄,二看關鍵筆畫,第一筆壓在橫中線上,火字寫在左半格,給戶讓座位。戶字的點與尸字分開,橫寫在橫中線上,撇在右半格起筆,坐半格收筆,書空,在書上寫一遍。姿勢,拿紅筆批改。
4、知道什么是香爐嗎?在這里指什么呢?《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屆第6期里有一個選擇題,課件出示題目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香爐”指的是?
A、焚香用的器具
B、香爐峰
C、香爐殿
如果要你選擇,你會選哪一個呢?
生說,恭喜你答對了。
5、大家看,這就是著名的香爐峰,課件出示香爐峰。因為山上經常有云霧繚繞,在陽光的照耀下有紫色的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爐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
6、此時如果你就是詩人李白,站在香爐峰前,一道瀑布從天而降,你有什么想說的嗎?美。請你讀出你的美,請你讀出你的美,請你讀。我們大家一起美美地讀吧。齊讀詩句,反復讀,讀出感情。評價。
設計意圖:把《中國詩詞大會》比賽中的題目引用到課堂教學之中,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這個題目用在這里恰到好處。
(二)學習體會后兩句詩
1、李白的詩歌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無人能及,關鍵就在于它的后兩句,課件出示后兩句,誰來讀一讀?
2、理解“銀河”、“九天”,學習生字“疑”。
這里有一個生字:疑,組詞,在這里是懷疑、以為的意思。
知道什么是“銀河”嗎?課件出示,就是天上密密麻麻的恒星匯聚在一起,古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就把它想象成是天上的河流。
那“九天”呢?天的最高層,古人認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層是九天,形容很高很高的天空。
3、再次讀詩,指名讀。讀了這兩句詩,你對瀑布有什么感受?
4、感受瀑布的“高”,感悟“三千尺”和“落九天”夸張、豪放的特點。
高:從哪里看出來?“三千尺”板書,李白真的拿尺子去量了嗎?這里的三千并不是真正的三千,古人常用三、六、九、百、千、萬表示很高或者很多,這是一種夸張的手法。
5、你們知道嗎?李白并不滿足用三千尺來表示高,它還把瀑布想象成是從哪里掉下來的?“落九天”,板書,銀河從天上掉下來那是什么感覺?生說,請你讀出這種感覺,生帶著自己的感覺讀詩。
6、有人說李白的詩歌很豪放,很霸氣,我們帶著這種感覺來讀。齊讀。
設計意圖:在悟詩情這塊,我選擇了圖文對照,圖畫推進,引導學生邊看邊讀邊想象來感受“夸張”的手法,符合二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
(三)再次體會夸張的手法
以后再也沒有人寫廬山瀑布了,李白特別擅長用百、千來表達他要表達的意思。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他的另外三首詩歌
1、 指名讀: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 指名讀:
《贈汪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指名讀:
《秋浦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4、 你從這三首詩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李白的豪放?
生自由說
4、有一句話叫“文如其人”,從這里也能感受到李白其實是個很豪爽的人。
設計意圖:李白的夸張手法在他的其他詩作中還又很多,老師出示另外三首李白的夸張詩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感受夸張的浪漫手法。
四、總結
1、我們就要離開廬山瀑布了,讓我們再深情地凝望它一眼,把美麗的廬山瀑布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心中。? ?齊讀,配樂。
2、中國是個詩歌的國度,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多讀詩詞,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
板書:
望廬山瀑布
三千尺
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