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紅芳 李永紅
摘 要:由于近些年我國經濟社會日漸發展,公路建設事業越發進步,極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然而公路路面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當中,卻時常出現因為施工技術不佳而帶來系列質量問題,嚴重降低公路的使用時長。對此,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在施工前對施工技術加強研究,唯有精準把握有關的施工技術,才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質量。基于此,文章重點探究了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希望對提高公路路面基層施工質量有益。
關鍵詞: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416.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經濟的發展推進了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公路通車路程也由此增多,公路上集裝箱運輸與超載超限運輸現象也開始增多,所以對公路路面基層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施工建設當中,路面結構施工質量控制是公路工程建設施工質量控制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當中路面基層處于路面結構墊層和面層間,其會把從面層接收到的不均勻負荷均勻的傳遞到墊層,由公路路面基層對公路結構所起到的作用可知,假如公路路面施工質量不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將會對路面基層下的公路結構的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從而對公路施工工程總體質量造成影響。所以,對高質量公路建設而言,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十分重要。
1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質量標準
1.1 人員安排要求
施工活動需要依靠人的創造性,唯有有效做好人員配置和選擇工作,才可以保證施工順利推進,公路路面施工現場要求有較多的作業人員,需要嚴格依照施工要求來合理安排人員。在挑選和安排人員時,應依照項目需求和施工合同權利及義務要求來組織安排,保證每個崗位的人員都相對專業,針對一些關鍵性崗位,需要做好技術考核,確保熟練業務,可以依照崗位需求來分配專業性人員,讓專業人才進入重要崗位,確保施工質量可以得到提升。
1.2 機械設備要求
現代工程施工建設不僅需要施工人員作為支撐,還需要良好的機械設備,假如機械設備選擇合理,能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因此,應該重視機械設備的挑選,從而確保施工進度順利推進。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對于機械設備選擇角度重點有所不同,不僅需要合理控制設備運行費用成本,還需要考慮到生產能力和性能,施工單位在施工當中,應合理選擇與實際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的機械設備,依照不同工程量與施工進度需求,合理應用機械設備,施工人員應該根據工程情況與工期選擇適合的機械設備,保證機械設備作業能力與基本條件相符。在具體使用當中,應該加強做好設備保養和維護,不可以為了加速完工而無限制使用機械設備,從而無法有效發揮機械設備的最大效能。
1.3 材料有關要求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材料選擇非常廣泛,原則是因地制宜,降低運輸成本,有效控制施工質量。對此,需要對本地地質進行檢測,確保施工材料達到施工設計需求。我們在施工當中,級配碎石材料還是目前效果好、硬度高的材料,這種材料需科學配置,不可以隨意選擇碎石,需要嚴格控制材料,唯有保證碎石質量,才能確保建設出高等級的公路。對此,需要對碎石進行檢驗,通過對級配碎石進行多次檢測,直至與施工標準相符后,才可以使用到公路建設當中,為整個工程質量控制打下重要的基礎保證。可以先投入到部分公路中,確保質量合格才可以大面積的投入使用,需要做好路槽碾壓、攤鋪、整體灑水以及養護等環節工作,保障級配碎石施工與標準規范要求相符,防止出現松散及開裂等問題。
2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要點
首先,做好下基層的前期籌備工作。在進行具體施工前,需要先了解施工路段的地質條件與氣候環境,依照本地氣溫和地質條件設計公路路面基層各單層鋪筑層數和厚度。由于地質條件、路段路面基層厚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這大幅度加大了作業人員的施工難度。此外,一些公路的修建是基于之前公路上展開的,以往的公路并未嚴重損壞,所以挖補后無法采用機械進行鋪筑,而采用人工方式鋪筑又耽誤工程施工進度,所以需要把原本路面全部挖掉,之后對基底層的橫坡度、調和、表面清潔度、平面位置等加以確定,一旦出現不符合施工要求,就應在第一時間進行改進,直到項目所有環節都與施工要求相符,才可以進行下道施工工序。
其次,運輸和拌合混合料。路面基層多用水泥穩定碎石,開工后先施工試驗路段,確定施工當中的主要材料,混合料主要由粗骨料、細骨料、水泥、粉煤灰形成,在混合料拌合時,一般是需要進行持續性的攪拌設備來實現。這是由于構成混合料的材料含水量降低,假如不連續攪拌就會變干變硬。路面基層施工速度較快,并且對混合料的需求量也較大,為了防止混合料在運送當中出現水分揮發和流失問題,最好采用大噸位自卸車這種運送工具。此外其也需要安裝防護罩,同時盡可能縮短運輸時間,最好是把混合料在半小時內運輸到施工現場,并在拌合之后的兩小時內實現碾實作業,時間越久越容易降低其性能,進而降低施工質量。攤鋪和碾壓環節中,混合料容易出現水分流失情況,為了避免此環節中混合料水分損失,需要依照施工現場環境與溫度來調節。采用攤鋪機施工機械,獲得較好的壓實效果和平整效果。攤鋪之前需要先明確松鋪厚度,依照有關要求的壓實厚度來展開松鋪厚度實驗,從而明確不同路段最佳的松鋪厚度。因為分層攤鋪容易出現結合問題,所以假如路面基層設計厚度低于30 cm,就應該采取全鋪全厚方式來攤鋪。
再次,重視碾壓環節。碾壓是在攤鋪環節完工后的混合料施加壓力,使其結構壓實的過程。通過試驗路段合理掌握碾壓時間和次數,對于公路路面基層質量控制極為重要,碾壓工作需要在攤鋪實現之后立即進行,不然混合料會由于水分損失過度而加大粘稠度,從而使碾壓工序難度加大,對碾壓質量造成一定影響。一般情況下,攤鋪層下部的碾壓壓力是小于上部。想要攤鋪層下部混合料同樣可以壓實,就必須進行多次壓實工作,然而壓實次數過多就會延長壓實時間,從而導致基層表面發生波浪和裂紋。要想使壓實質量提升,需要經過壓實實驗才可以明確壓實次數。碾壓設備應該選擇振動壓路機或雙輪鋼筒式壓路機這類大噸位壓路機,在經過首壓、多次壓、最后一次壓之后壓實路面基層。而為了確保碾壓質量,就需要在碾壓完成之后,對路面基層指標包括縱斷高程、壓實程度、平整程度、寬度、橫坡等在內加以檢測,符合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最后,接縫和養護。接縫分為干接縫和濕接縫兩種方式。后者就是新料和老料的接縫連接。在新老料交接位置30 cm~50 cm處,在攤鋪了新料后在碾壓,接縫位置的平整程度和壓實程度與有關規定相符。路面基層施工竣工后,需要進行為期一周的保養,防止由于路面基層水分大量流失出現細微裂縫,在路面上覆蓋土工布,之后通過霧狀灑水、低壓澆水兩種方式來保持土工布濕潤,同時養護期間要封鎖路段的交通。
3 結語
綜上,當前,國內公路路面基層建設日益成熟,并形成了相對專業化的體系,施工人員的施工工藝不斷提高,對公路建設起到了重大作用。路面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出行與人身安全,所以,必須要保證其施工質量。在實際施工當中,施工人員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維護好公路安全與自身安全,切實保障公路施工質量,從而推進我國公路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冠虎.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全文版):140.
[2]李淼.淺談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01):150.
[3]王新林.淺談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2):692.
[4]張秀振.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探析[J].門窗,2018(18):73.